離新賽季的開幕越來越近,CBA球隊也越來越瘋狂,前一段時間,那些CBA的「老熟人」紛紛與球隊續約,這幾天,越來越多的驚喜出現,或者說是驚嚇,前湖人隊球員史蒂芬森以1年400萬美元的價格簽約遼寧隊,這則消息引起了CBA的地震,因為在此之前,遼寧隊從未有過如此大的手筆,CBA中也從未有過如此大的手筆,遼寧隊之前給人的印象是「窮」,是「摳」,是「一分錢掰成兩半花」,他們為何會在今年不計成本地投入呢?
首先,在CBA之中,很多球隊已經用事實證明了一分錢一分貨的道理,就比如說廣東隊,一整個賽季一共輸了4場比賽,季後賽更是全勝,他靠的是什麼?杜鋒正確的建隊思路?沒錯,新人和老將的給力?沒錯,但是最重要的是外援的出色發揮,與往年不同,今年廣東隊在外援上的投入非常大,德萊尼雖然合適,但是能力不足,攻堅時刻往往掉鏈子,那怎麼辦?一個字,換,馬尚是NBA的邊緣人物,比斯利曾是NBA球隊里的重要輪換,這兩個頂級外援加上廣東隊優秀的國內球員陣容,想輸真的很難,再想想之前幾個賽季的廣東隊,總是捨不得在外援身上花錢,結果是什麼呢?累壞了易建聯,球隊也經常翻船,但是今年不一樣,有了頂級外援的保駕護航,廣東隊這艘大船行駛得非常穩。在CBA中,外援是球隊最重要的環節之一,廣東隊的成功就是各支球隊的榜樣,遼寧隊今天加大投入不能說是跟著廣東隊學吧,至少是受到啟發了。
其次,遼寧隊在過去的5年之中,年年都是季後賽4強,其中3次打進總決賽,1次獲得總冠軍,依靠的是什麼?外援的重要性不必多說,哈德森這幾年在遼寧隊的表現被譽為「哈神」,這可以說明一些問題,但是,除了「哈神」之外,遼寧隊國內球員的崛起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數一數遼寧隊這幾年培養出來的國字號球員吧,韓德君、李曉旭、賀天舉、郭艾倫、趙繼偉和劉志軒等等,放眼整個CBA,這種成材率除了遼寧隊,也就是廣東隊了,遼寧隊正是因為這一波優秀球員的出現才改變球隊的命運,現在,這波球員也出現了下滑的跡象,尤其是傷病,幾乎毀掉了賀天舉,李曉旭大傷後的能力也大打折扣,未來,隨著年齡的增加,他倆甚至包括韓德君,他們的競技狀態肯定會下滑,那麼,如何利用好這波球員巔峰的尾巴呢?除了細水長流,儘可能延續他們的職業生涯之外,還得在新人上加大培養力度,在外援上找個能力出眾的,這樣才能分擔老將們身上的壓力,儘可能延續他們的巔峰,所以,遼寧隊今年甚至今後幾年肯定會在外援上不惜一切代價的,因為奪冠的窗口期一旦關閉,想要再培養出一批優秀球員那可是非常難的。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遼寧隊通過這幾年的努力,他們創造了非常好的成績,甚至成為CBA人氣最旺的球隊之一,這給遼寧省甚至是東北都帶來了巨大的正面影響,隨之而來的是什麼呢?政府的扶持,廣告商的合作,贊助商的投資,球迷的關注,也就是說遼寧隊通過自己的努力給自己賺到了錢,正是因為手裡有錢了,心裡才有底了,所以他們才敢花錢,才有錢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