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愚伯的自留地
圖文:愚伯的自留地
我不知道「吃大席」是不是蘇魯豫皖交界處,那些鄉村的獨有稱謂,我聽同事說,他們當地叫「吃桌」、「喝老酒」、「吃喜宴」、「喝喜酒」等等,總之,對每一個前去慶賀的親朋而言,也是一次最值得回憶的盛宴。
時隔多年,如今蘇北鄉村裡還是一如既往。如有一戶人家辦喜事,大半個村子在家的男女老幼都集體出動,紛紛趕來幫忙。還有請來的喇叭班,響亮的嗩吶吹得震天響,也給喜慶的婚禮增加了更喜慶的氣氛。
在鄉村吃大席,上禮是一種祝福,親朋好友高興而來,開心享受歡樂的氣氛。
事主邀請多才多藝的民間藝術團,獻歌獻藝助興。
吃大席之前,德高望重的大老執(知),會宣告一些注意事項。
前來慶賀的親戚們,在新郎和新娘拜堂之後,就開始等待吃大席的時刻。。
一道道菜兒,紛紛呈現,真的是讓人目不暇接。
油炸小雜魚,那味道槓槓的。
負責後勤的大姐們,正忙著洗菜,一刻也沒有停歇的機會。
這邊,廚師們正在緊張的配菜。今天所有的忙碌,都有價值有意義,這些,都將被新郎和新娘銘記。
吃大席,是鄉村不曾凋謝的別樣風情,尤其今天在莊稼地旁邊,那種趕集愈發顯得與眾不同。
霸王別姬(雞),這在鄉村絕對是一道響噹噹的硬菜。
紅燒肘子,酥軟可口,在幾米之外,就能聞到一股醉人的香氣。
紅燒泥鰍,我嘗了一下,沒有任何腥味,味道棒極了,待會要向大廚學下這道菜的做法。
羊肉白菜,在初冬的季節食用,讓人回味無窮。
感謝前來幫忙的豐王村的老少爺們。
在戶外吃大席,既能感受陽光下的撫慰,又能品嘗至尊的美味佳肴,一舉兩得。
大家一邊品嘗,一邊議論著彼此感興趣的話題。
這面,溫潤眼目,是農村長大的小夥伴們最幸福的回憶!
眼前的一幕幕,將老家的淳樸、敦厚、鄉音、鄉情、鄉憶,全部收入我們鄉村婚禮的字典里。
農村吃大席,看上去雖然簡陋,卻是溫情滿滿。過去,吃完大席後,事主會把折好的菜,在第二天依次給鄉鄰們送過去,那些「大雜燴」,再放進鍋里熱一下,別提有多好吃了。現在這些年,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飯後剩餘的菜,都是讓前來的客人們直接「打包」帶走。
如今,再也沒有人為吃一頓大席而渴盼很久的事了。但當看到上面實拍的吃大席的場面,就一下子把我帶回到小時候吃大席的那些歲月,幸福著,也暖暖著。
吃大席,是一種鄉愁,也是一種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