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7月的西安,書香氤氳,滿城芬芳;7月的西安,以書為媒,以書結緣,以書相約。
書博會開幕在即,文化底蘊深厚的西安將向全國奉上一場獨具特色、與眾不同、極具魅力的文化盛宴。書博會不僅是出版業的盛會,書迷們的盛會,同時也是作家們的盛會,關於在家門口舉行的這場文化盛宴,聽聽名家們怎麼說!
1
陝西省作家協會副主席、《延河》雜誌執行主編閻安
在著名作家、詩人閻安看來,讀書是排遣孤寂的良好方式:書籍可以引導人們仰望星空,書籍更能滋養人們的心靈。在閻安早年的閱讀經歷中,讀書支撐起了一位少年的精神世界,是書的陪伴,讓作家少年時期的心靈增添了更多色彩,讓他度過了一段人生中的孤獨歲月。第29屆全國圖書交易博覽會開幕在即,閻安對此充滿期待,期待圖書的海洋能給西安的大小讀者們,帶來精神的滋養。
書是精氣神的象徵,一個文明的耐力、創造力、更新力歸根到底就在於它的書典文明。現代書典文化的中心首先在城市,圖書館、書店以及圖書節的等次、布局,是衡量一座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標。
閻安表示,西安這次有實力承辦第29屆全國圖書交易博覽會,做一個具有國際化視野的圖書盛會,是這座城市現代化追求、現代性覺醒和成長的重要標誌,意義可謂重大。期待人們通過閱讀發現並賦予生活以新的意義,這也是全民閱讀的最終目的。
2
著名文化學者肖雲儒
談到七月底西安即將召開的全國圖書博覽會,肖雲儒說,因書結緣,它是出書人、寫書人、讀書人、賣書人共同的節日,是文化向社會亮「肌肉」的時候。在書博會,大家能看到最新的文化信息,它是文化向民眾普及的重要舞台。
肖雲儒表示,西安舉辦書博會是我們民族在書籍領域最光彩的一部分,可以擴大西安文化影響力,西安的學者、作家、讀者都將因此受惠。肖雲儒說:「西安擁有中國第一個國家圖書館——西漢的石渠閣,還有世界唯一的石質博物館——碑林,所以在西安舉辦書博會實至名歸,是文化的一次有力地亮肌肉。」全國書博會也給他一個思路,他建議,西安可以牽頭組織絲路書博會,「在絲綢之路上的幾大古都輪流辦圖書博覽會,那將呈現出怎樣的文化交流盛況!」
3
中國作家協會報告文學委員會副主任、著名作家白描
白描坦言,自己成長的精神營養主要是讀書,「很多書都對我產生了重要影響,它們或啟迪我的智慧,或在我思想上留下烙印,或左右價值維度的形成,或培育對真善美的嚮往,或對審美趣味的形成有薰陶等,這些影響有的是綜合性的,有的是在某個方面表現得更強烈一些。」
他說讀書不光是一種需要,也是一種生活方式,喜歡讀書的人,才是懂得享受的人,所以古人才有了「得好友來如對月,有奇書讀勝看花」的感慨。有些書是要正襟危坐來讀的;有些書要做筆記,也要坐在案前讀看。
4
陝西省作家協會副主席,著名作家冷夢
著名作家冷夢回憶了自己讀書寫作經歷,鼓勵孩子們在青少年時期就養成讀書的習慣。雖年過六旬,但冷夢的創作從未中斷過。本月她剛剛出版了《西遷人》,還將出版長篇小說《易俗風雲》。講的都是大時代的風雲,一群人的精神。「《西遷人》是一部知識分子愛國報國的精神史。」她希望每一部作品都能承載一種時代精神。她現在覺得,人要為興趣和愛好,為精神的富有,為自己的靈魂去讀書。她推薦大家去讀《人類簡史》,還有《瓦爾登湖》。
書博會召開在即,冷夢回憶起21年前,第九屆書博會在西安召開,她作為「陝西四才女」之一簽售的場景。當時愛書人云集,她希望今年會帶來更豐富的文化盛宴,也希望職業作家能夠寫出更多好作品,給愛書的人提供更有養分的精神食糧。
5
陝西省作家協會副主席,著名作家高建群
「這些年來,我也應邀參加過好多屆書博會,」在高建群看來,「書博會對讀書人、愛書人、寫書人來說,是最盛大的一個節日,是一個讓人激動的文化盛會。」
高建群表示:「西安是個有著歷史文化的古城,我接觸和看到的所有的人,包括計程車司機,城牆根唱秦腔的老者,曬太陽的人群……都給我們一個感覺,咱們西安人對文化有著一種敬畏,這是別的很多城市做不到的。不僅是我,很多外邊來的朋友都因為西安人對文化的敬畏而驚呆了,他們為這座文化古城,為在這座古城生活著的、對文化有著深切敬畏的西安人而震驚。祝願第29屆書博會圓滿成功,也把西安人對讀書的熱愛、對文化的敬畏都很好地表現出來,推動我們的文化自信吧。」
6
陝西省作家協會副主席、西安市作協主席吳克敬
談及自己的讀書經歷,吳克敬很有感觸地說:「我感恩閱讀,正是閱讀,讓我在失望中發現希望,在絕望中看到未來。」吳克敬認為,閱讀就是要閱讀經典,因為經典經歷過時間的沉澱,被時間篩選過:「閱讀當然是創作的起步,沒有深刻的閱讀,就沒有創作。但閱讀經典是對常識的積累,現代人有知識,但缺乏常識,但不知,常識就像肥沃的土地,而知識只是土地上的莊稼。所以不能閱讀得太淺薄,太隨便,一定要閱讀經典。」
此次書博會在西安舉行,吳克敬說這是西安人的福氣,因為不僅能借書博會之際博覽群書,更主要的是精神上的滋養。而四家出版社將分別舉行活動,推薦他的新書,包括他的長篇新作《新娘》。採訪結束之際,吳克敬告訴記者:「不要把閱讀理解得太狹隘,捧著書叫閱讀,生活也叫閱讀,旅行也是閱讀,熟悉中國歷史也叫閱讀,全面理解閱讀,站得高度會更高。」
7
陝西省作家協會副主席,著名作家朱鴻
在朱鴻看來:「讀書對一個人的生存和發展至關重要。在現代社會,只有你是一個讀書的人,或者曾經是一個堅持讀書的人,才能更好地融入生活之中。讀書可以帶來快樂,而不同類別的圖書,帶給我們的快樂也是不一樣的。比如讀文學,我們的情操會得到改變,可以直接產生愉悅感;讀歷史,可以看到以前不曾了解的秘密,這種揭示性也會使我們得到快樂;讀哲學的書,會使我們得到更大的智慧,因為哲學是使人聰明的學問。
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會使我們變得更有修養、更風雅、更有風度。讀書甚至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容顏,可以讓人年輕。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讀書可以開闊視野,可以讓人的心靈靜下來,可以養成一種靜氣,會讓整個人的容顏顯得平靜、寧靜。」
談及即將開幕的第29屆書博會,朱鴻表示,書博會必將提升西安市民對讀書的興趣,激發他們對圖書的熱愛,同時還將提高西安在中國乃至世界的影響。他說:「西安再次舉辦書博會,我作為一個西安市民,感到自豪。」
8
陝西省作家協會副主席、延安大學文學院院長厚夫
「我養成喜歡讀書的習慣,有兩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厚夫說一個原因是當語文教師父親的啟迪,另一個原因是許多北京知青插隊離開後留下了許多書滋養了他。
厚夫總結自己的讀書單大體分為幾類:一類是對專業圖書的閱讀。「這些年,我的學術研究由當代散文轉向延安文藝與路遙研究,這樣我的閱讀重點也不斷轉移。」他說另一類是休閒性閱讀。因為少年時期養成喜歡歷史書的習慣,這些年更加痴迷。
厚夫借本屆書博會召開之際,向讀者推薦幾本歷史書——黃仁宇的《萬曆十五年》,陳旭麓的《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蔣廷黻的《中國近代史》。厚夫說這些書能拓展視野、激發思維。他的理解,歷史的存在是客觀的也是真實的,而對於歷史的敘述卻具有主觀性。「我認為閱讀史學著作,可以打開一扇扇重新認知世界的窗戶。」
9
西安市作家協會副主席、《美文》雜誌常務副主編穆濤
談及讀書,穆濤表示,讀書和吃飯是一個道理,「吃飯長身體,讀書長腦力,長精神。有人說讀書是雅事,我覺著是苦事,是實在事,需要辛苦紮實去做的一件事。一說雅,就虛了,弄虛就會有假。」
而談到讀書傳統,穆濤書桌上各種摘抄的書卡不得不提。「我的讀書習慣是個很笨的方法,當編輯有很多具體的事務。我喜歡漢代歷史,相關書看得比較多,比如《史記》《漢書》,還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賈誼的《新書》、劉向的《新序》等,就專心致志讀這幾本。但是讀書怎麼能靜心?我的方法就是抄書,我有讀書卡,一張一張抄,再裝訂起來。《史記》《漢書》都抄了。」
博覽群書,這大概是很多愛書人的追求,但是穆濤對此的見解有所不同:「我認為博覽群書是害人的。什麼都讀一點又淺嘗輒止,它就好像地溝油,這個酒店弄一點,那個飯店弄一點,回去一煉就成你的了?中國人的讀書傳統是讀精、讀透,『半部論語治天下』。經典的東西有一兩本能下工夫吃透就很了不起了。一個人活著要踏實,寫作更要踏實。」
10
《延河》雜誌副主編弋舟
弋舟說,讀書不僅是鞭策自己的驅動力,更是創作的基礎,「它就像汽油對汽車的作用,沒有了閱讀,這車肯定是跑不了的。」不過工作和文化活動繁忙,讀書時間變得更少了。弋舟說:「我正常的閱讀字數總量,一個月看上三五百萬字應該是沒有問題。那現在從頭到尾、認認真真一個月能讀完一本二三十萬字的書都不錯了。特別希望哪一天安安靜靜回到讀書的生活。」
對在家鄉舉行的此次書博會,弋舟表示非常期待:「因為在西安舉行書博會,與城市的氣韻相合,對於普通市民來說,能在家門口迎來眾多知名作家,還有大批量的優秀圖書展銷,是一次非常難得的機會」。本屆書博會,弋舟會參加好幾個活動,被他戲稱「吆喝賣書」,「春風文藝出版社出版的《碎瓷》收了我的兩部中篇小說,讀者見面會上和大家聊一聊城市愛情與哀愁。作家出版社出過我很多短篇小說集,我也會到讀者見面會與大家談創作。」
11
著名評論家邢小利
邢小利認為,讀書對讀書人來說,是一生的喜好,也是終生的事業,而對於普通人而言,讀書同樣該是生活的一部分,「通過讀書,我們會解除許多疑惑和迷惑,變得事理通達、心平氣和、視野開闊、心明眼亮,進而問道、求道,知道我們要走向哪裡,走好我們的人生之路。」
對於即將在西安舉行的第29屆全國圖書交易博覽會,邢小利非常期待,「我也做好了去書博會淘好書的準備。」他說:「西安是歷史文化名城,讀書人特別多,書博會在西安舉辦,對西安書香氛圍的營造一定會有更大的促進,也讓更多西安市民有機會看到更多好書,讓更多人愛上閱讀。」
邢小利表示書博會是一個特別好的交流平台。「前幾年的書博會,我的作品《陳忠實畫傳》《陳忠實傳》作為主要推廣作品也參與了。書博會上,出版社會把最好的書拿來展銷。讀書讀得再多的人也有盲區,所以我們可以去書博會上開闊眼界。」
12
資深報人,著名作家商子雍
這些年,商子雍去過很多國家,其中日本和歐洲許多國家的國民對閱讀的鐘情,讓他印象非常深刻,「日本所有的便利店和超市,都有圖書雜誌售賣專區,在日本的公交地鐵上,很少有人看手機,大家都在看書。咖啡廳甚至也和書店連在一起,所有顧客幾乎都是人手一本書,沒有人說話。」商子雍認為,對閱讀的態度,可以看出一個人,一個城市,甚至一個國家的姿態,「 生活理念要更加正確,生活方式要更加健康,生活形態要更加和諧——要達到這樣的境界,讀書和思考是必不可少的過程。」
也正因此,他非常高興第29屆全國圖書交易博覽會能落地西安舉行,「這對於西安這座歷史文化名城,是一件大好事。書博會對愛讀書的人最有吸引力的一點,是已經有一批專家,替我們做了一次選擇,把大量的好書集中在這裡進行展示。讀者可以在這個基礎上,再精挑細選,尋找心頭好。」
為本屆書博會「打CALL」,商子雍希望市民都能在本月底書博會開幕後,去現場轉一轉。「書博會不會總在西安開,這次難得的機會,希望大家一定要珍惜,忙裡偷閒去轉一轉,去看一看,去感受一下那裡的書香,去選擇幾本自己喜愛的書,讓它們成為你的朋友,幫助你的人生更好進步。」
【投稿說明】
投稿請發郵件至:
愛文學愛生活,歡迎投稿!
【關注我們】
文學陝軍新媒體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