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山所的焦家山,你知道在哪嗎?

2019-08-08     青島城市記憶


焦家山概貌(攝於2013年5月)

焦家山也稱「浮山所北山」,距青島市南區浮山所有一華里之遙,東西有2華里(東自南京路西到山東路),系浮山余脈。

《浮山所志》記載:從今江西路沿南京路北行200米處西側,有一呈西南東北走向的高嶺,這就是過去的焦家山。該山山勢從最高處分別向西南向東北漸次低下,海拔42米,山頂上曾矗立著一塊高約6米的大石頭,人稱「將軍石」。有的石頭宛如舊時農家火炕,石炕面平且方正,這裡還有形似古代烏紗帽的「紗帽石」,這些奇岩異石於1938年被日軍採石時炸毀。

焦家山在18世紀前曾是灌木林叢生。據傳,建所時焦姓浮山所始祖受封,該山被冠名焦家山。隨著青島市區的擴大,昔日的山坡山頂被櫛比鱗次的樓房占據。自1977年至1993年,北航後勤部、省海洋水產研究所、國家水產總局漁業工程研究所、省海洋經濟研究所、化工學院、市公安局科研所、市消防分局等單位,相繼在此建築辦公樓、寫字樓、研究所。


金湖路(原焦家山一角

據史書記載,洪武二十一年(即公元1388年)朝廷在浮山之陽,黃海之濱,浮山灣畔建立了「浮山備御千戶所」,由此成為現青島市區建制最早的海防重鎮。浮山所實行軍民分治,軍歸衛所,民屬州縣。兵為世襲,父死子繼,兄亡弟承,有警則戰,無戰則耕。焦氏始祖是奉詔而來,手執御卷最早入籍浮山所的正五品武德將軍,由於焦氏祖先到浮山所管理軍務入籍最早,因此,焦家山系朝廷為焦姓所賜,至今焦家山已有600年的名稱和歷史。

上世紀四十年代前,「焦家山」長滿了薄羅(boluo)樹和槐樹,到了秋天,就割樹供冬天做飯和取暖之用。薄羅樹葉還可以在過年做發糕托底之用。

焦家山周圍大多為焦氏族人土地,焦氏一支先塋也在焦家山之陽。山頂上有紗帽石、脖脖石、泉子崖等景點。焦家山北的條條大溝長滿高大刺槐樹,綠樹成蔭,是焦氏族人打柴做飯,取暖生活所需主要來源,這也是浮山所焦姓之特權。

金湖小區一角(攝於2013年5月)

焦家山這塊風水寶地,焦氏族人一輩又一輩耕種採摘,受益匪淺。至1958年,政府號召成立人民公社,土地國有化,這片土地也就歸了公。

進入二十一世紀,隨著青島市東部開發建設,焦家山進行了統一規劃,徐州路、金湖路、如東路、沛縣支路環繞周邊,縱橫其中。焦家山區域建設了以市政府宿舍為主的金湖小區。

提起青島的焦家山,或許很多青島人也不知道在哪。本文作者焦立章,曾任浮山所小學校長,編寫發表過《浮山所焦氏族譜》、《漫漫人生路》等史料文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Ik5KeGwBvvf6VcSZ5FAU.html





黃島路的記憶

2020-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