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石芫鄉,有這樣一位老師,他18歲站上三尺講台,一直堅守在鄉村學校教學,這一守就是39年。今天我們就走進這位老師,陳新生。
上午十一點多,陳新生正在給廣教寺小學的孩子們上數學課。這所座落在山坳里的小學,只有兩棟教學樓,四個年級,38個學生和6個老師,這並不是陳新生教過的最差的教學環境。1980年,陳新生剛參加工作,分在距家要步行兩個多小時的石芫鄉廣教寺藤原教學點教學,當時只有他一個老師,既是40多個孩子的老師,也是炊事員,還要自己種菜,窗戶漏風、黑板是掛著的一塊木板,老師的宿舍和教室共用……而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陳新生一呆就是5年。
上完數學課,接近十二點,陳新生趕緊到宿舍給自己注射胰島素。因為糖尿病,陳新生每天早晚都要自己注射胰島素。
陳新生幾次因為沒有控制好血糖,暈倒在講台上。
雖然有慢性腸胃炎和糖尿病,但陳新生從來沒有因為自己的病請過一天假耽誤一節課。考慮到陳新生的身體情況,鄉里多次提出把他調到條件更好的中心小學,但是他都拒絕了,依然堅守在這個小山坳里。
丁慧是廣教寺小學四年級的學生,爸爸和奶奶患有肺氣腫,媽媽早年因為家境貧寒離家,18歲的姐姐在家照顧生活,還有個妹妹上幼兒園。陳新生一直在為丁慧的教育問題奔走,終於找到願意資助她一直到上大學的愛心機構。
以前的山村小學,孩子們文娛活動很少,基本全是語文、數學課。陳新生注重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讓他們全面發展,增設音樂課、體育課,教孩子們詩朗誦,在節日還組織大家文藝匯演,參加比賽。
今年已經56歲的陳新生,一直堅持著以校為家,每天住在學校宿舍。課堂上的他活力四射,而課堂後,經常可以看到他在學校「溜達」,這裡鼓搗那裡拾掇,他對學校和孩子的愛感動著身邊的每一個人。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39年來,陳新生曾被評為贛州市道德模範,獲得「贛州好人」、「江西好人」等榮譽稱號,2019年更是被評為「全國模範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