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雙商都很高的人,才能看懂這11本諾貝爾獲獎者的經典著作

2019-10-18     中信書院

不得了,不得了,村上今年又陪跑。

儘管去年得獎的書還在桌子上吃灰,但一點兒不耽誤小編對諾獎關注的熱情。不過,你以為只有諾貝爾文學獎值得期待嗎?

諾貝爾當年富得流油,大筆一揮立了五個獎項。但這麼多年下來,被討論最多的永遠都是文學獎。雖然小編是個理科白痴,但我敢拍胸脯講一句,如果只盯著文學獎的書看,真的會錯過太多好東西!

這些獲獎人寫的論文的確專業又難懂,但他們的科普書卻非常好讀。我社一向品味高級,出過很多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書。不過昨天小編一頓暴查,發現好多都已經賣沒貨了(開心不!四捨五入省下一套房!)

本期精選11位全場半價,讓你一次看懂時代最強大腦的頂級思維!

201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201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阿比吉特巴納吉(Abhijit Banerjee)、埃絲特迪弗洛(Esther Duflo)和麥可克雷默(Michael Kremer),以表彰他們「在減輕全球貧困方面的實驗性做法」。



《貧窮的本質》

阿比吉特·班納吉 埃斯特·迪弗洛 著

中信出版集團

2018年8月


可能是史上最關心我生活的諾貝爾獎得主了!

貧窮的感受我們都被安排得明明白白,貧窮的本質還是有必要好好了解。15年以來,阿比吉特班納吉深入五大洲、四大洋,走過18個國家,就是為了弄清「貧窮陷阱」這個怪圈。

想知道自己為什麼越努力,越吃土,一定要讀讀這本書。

192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獎勵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對理論物理學的成就,特別是光電效應定律的發現。」



《我的世界觀》+《物理學的進化》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著

中信出版集團

2018年10月


本以為這輩子看物理都是霧裡看花,沒想到愛因斯坦這兩本書又重燃了我的信心。

《我的世界觀》據說是最受清華大學學生歡迎的十本書之一。上不了清華,但是和清華人有一樣的讀書偏好還是挺容易的。愛因斯坦從高高在上的金字塔尖走出來,講自己,也講自己的大明星朋友,講愛情、講生活、講人性,談工作、談奮鬥,也關心世界和平。

《物理學的進化》是愛因斯坦給理科困難戶開的小灶。他把物理學的進化寫成了偵探小說。全書沒有一個數學公式,但是講清了伽利略、牛頓,也講明白了相對論、量子論(我也差不多聽明白了)(不信你看我真摯的眼神)。

197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73年康拉德·洛倫茨、卡爾·馮·費舍爾和尼古拉斯·廷伯格共享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獎勵「他在個體和社會行為的構成和激發方面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所羅門王的指環》(精裝全5冊)

康拉德·洛倫茨 著

中信出版集團

2017年1月


在山的那邊海的那邊有一個所羅門王,他能夠和鳥獸蟲魚交談,他只需要藉助一枚指環。而得獎的洛倫茨就更厲害了,他不用戒指就可以和動物交談,是「動物精神的愛因斯坦」

這不是騙小孩的童話故事。研究表明,動物不僅會講話,還是生來就會。

看似和平的魚缸里,其實隱藏著暴行。看似被限制在動物園的動物,其實非常享受這樣的生活。打鬥中的狼不會咬斷同伴的脖子,烏鴉不會去啄同類的眼睛……

洛倫茨告訴你:事實比任何貧瘠的想像都更出人意料、妙趣橫生。

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理察·塞勒將心理學上的現實假設用於對經濟決策進行分析。通過探究有限理性、社會偏好以及自我控制的缺失,他演示出這些人類特性如何系統性地影響了個人決定以及市場結果。」

《贏家的詛咒》+《助推》+《錯誤的行為》

理察·塞勒 著

中信出版集團

2018年3月

塞勒被稱為把經濟學拉下神壇的人。

通常情況下的經濟學研究,都是建立在「理性人」假設基礎上的——認為作為經濟主體的我們既不會感情用事,也不會盲從。

但是,一看直播就衝動下單的你,一逛商場就買個不停的你,一到打折就停不下手的你,真的是理性人嗎?

作為行為經濟學之父,塞勒的職業生涯就是在努力告訴我們:誰都不是明白人。

《錯誤的行為》和《贏者的詛咒》舉了很多經濟生活中的反常現象,《助推》則是幫助我們學會真正的理性思考。

201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為了設計出能夠促進福利和減少貧困的經濟政策,需先了解個人的消費選擇,迪頓的研究強化了這一認識。通過連結詳細的個人選擇和聚合的結果,他的研究改變了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和發展經濟學。」

《逃離不平等》

安格斯·迪頓 著

中信出版集團

2014年8月


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逃亡,是掙脫貧困和死亡的逃亡。

與原始人相比,我們更富裕、也更健康了。但是,人和人之間的差距,有時候也變得比人和豬的差距還要大。

發展導致了不平等,但不平等又時不時促進了發展。安格斯·迪頓從健康和財富入手,分析不平等與幸福生活之間的關係。

201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獎勵羅伯特·席勒「對資產價格的實證分析。」

《動物精神》

喬治·阿克洛夫、羅伯特·席勒 著

中信出版集團

2016年3月


想跳槽又怕一家不如一家,想買房又怕買虧了(不我買不起),想買股票又怕血本無歸……每天都在糾結中混吃等死,每天都在羨慕別人賺錢比吃飯還容易。

想要看透經濟形勢,「動物精神」了解一下。

它會告訴你為什麼經濟會陷入蕭條、為什麼有人會失業、為什麼房地產會有周期、為什麼股票價格和公司投資如此多變……這是本宏觀經濟學的顛覆之作,也是普通人看懂經濟生活的救命書。

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把心理學分析法與經濟學研究結合在一起,為創立一個新的經濟學研究領域奠定了基礎。」

《思考,快與慢》

丹尼爾·卡尼曼 著

中信出版集團

2012年7月


小時候覺得自己能征服世界,長大了才知道自己連想什麼都控制不了。

我們常常被許多看不見的因素影響。

比起盲從他人,我們選擇相信自己,但其實,自己的感知和記憶也不可靠,對於自己心理狀態的感知和記憶尤其不可靠。我們身處生活這場遊戲之中,卻對遊戲機制一知半解,偏見又經常導致我們追求錯誤的東西。

到底什麼才是可靠的?我們又應該如何正確思考?這本書給你答案。

199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道格拉斯·諾思由於建立了包括產權理論、國家理論和意識形態理論在內的「制度變遷理論」,與福格爾一起獲得了當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

《暴力的陰影》

道格拉斯·諾思 著

中信出版集團

2018年5月


諾斯的獨特之處在於他會從經濟角度分析政治問題。

他將《暴力與社會秩序》一書中的分析框架應用於九個發展中國家,探索它們的轉型之道。他認為,不應該一刀切地分析國家的發展問題,是政治控制與經濟特權之間的互動、平衡,決定了每個國家不同的發展走向。

套用托爾斯泰一句話,成功的國家都是相似的,落後的國家各有各的不幸。


199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揭示並澄清了經濟制度結構和函數中交易費用和產權的重要性。」



《變革中國》

羅納德·科斯 著

中信出版集團

2012年12月

經濟學版的《論中國》。

短短三十年,從一窮二白到GDP全球第二,中國故事實在值得太多思考和探究。科斯從旁觀者角度客觀分析了中國這三十年來的市場化歷程,也為中國經濟的未來提出了診斷和預測。

生於斯,長於斯,我們比世界上其他國家的人更需要了解「中國特色」到底是什麼。

2015年諾貝爾文學獎

「她的復調書寫,是對我們時代的苦難和勇氣的紀念。」



《車諾比的祭禱》

阿列克謝耶維奇 著

中信出版集團

2018年7月



《二手時間》

阿列克謝耶維奇 著

中信出版集團

2016年1月


她只記錄真相。那些人們不願意看到、不願意接受的真相。《車諾比的祭禱》是核災難倖存者口述實錄,《二手時間》是蘇聯解體後普通人的生活訪談。

再重大的歷史瞬間,也是由無數個小人物經歷的。透過這些最底層的聲音,我們可以聽到更真實的人性。

1954年諾貝爾文學獎

「他精通於敘事藝術,突出地表現在他的近著《老人與海》之中。」


《老人與海》

歐內斯特·海明威 著

中信出版集團

2018年11月


一個看似失敗者的故事,卻能在任何被提到的時候,給予無數人力量。

無論怎樣努力,人生都會有遺憾。

海明威想要傳遞的內核很簡單,努力過、奮鬥過,但沒有後悔過,這才是我們每個人應該追求的人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IbIv4G0BMH2_cNUgwGW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