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生物醫藥產業園區運營模式、發展痛點及破解建議分析

2019-10-24     飆馬商業地產

生物醫藥園區憑藉其在產業聚集方面的獨特優勢,逐步成為我國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重要依託,但我國醫藥產業還處於規模小、企業分散、創新不足、附加值不高的發展狀態,如何掌握最新全球生物醫藥產業創新資源的分布情況,實現創新要素的全球連結,幫助園區內企業提升創新效能、降低創新成本是亟需解決的問題。

生物醫藥產業鏈

完整的生物醫藥產業鏈包括上游的產品研究和開發(R&D),中游的產品生產和流通,以及下游的服務與產品消費。生物醫藥產業鏈上中下游鏈條中,每個環節都由具體的組織去完成。

圖1 生物醫藥產業鏈示意圖

生物醫藥產業鏈中各環節互相依存、密不可分,因此,產業鏈上下游間通過空間上的積聚,相互協調、互為補充,從而降低因空間距離造成的市場交易費用的消耗,實現一定範圍內的經濟效應。

我國生物醫藥產業園區概況

生物醫藥產業園區是產業集聚的表現形式。美國波士頓、聖地亞哥等生物醫藥產業集群的成功表明集群發展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當地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進程。

以園區形式聚集,可幫助生物醫藥企業快速獲取技術、資金、人才等資源,從而促進其成長。生物醫藥園區憑藉其在產業聚集方面的獨特優勢,在匯聚技術、資本、人才資源,促進成果轉移轉化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並逐步成為我國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重要依託。

表1 我國生物醫藥產業園發展歷程

《科學技術部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中心》顯示,目前我國一共批准成立了169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其中將生物醫藥(含醫療器械)作為主導行業的國家級產業園區有67個,我國省級以上的生物產業園有近500個。

在國家頂層設計戰略的要求與指導下,我國生物醫藥產業逐漸呈現集聚發展態勢。從區域分布上,我國生物醫藥產業園區主要集中在自然資源豐富、科技水平高、人才聚集度高的地區,形成了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東三省等幾大產業集聚區。

我國生物醫藥產業園區運營模式

我國的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管理模式可分為政府主導和企業投資開發兩種類型。政府主導型模式由專門成立的園區委員會來管理,大多採用「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企業投資開發型模式獨立建園較少,主要以「園中園」的形式存在,大多採取「政」、「園」分開形式,其特點為市場化程度高、運營機制靈活。

在我國500多個生物醫藥產業園中,具有研發功能的不足 1/10,大多數園區的醫藥產業還處於規模小、企業分散、創新不足、附加值不高的發展狀態。國內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的幾個主要特點有:區域集中度高、運營模式以政府主導型為主、同質化程度較高。

表2 我國不同生物醫藥產業園區運營模式差異比較

我國生物醫藥產業園發展普遍存在的痛點

我國的生物醫藥在短短几十年時間裡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綜觀我國生物醫藥產業園的發展,還存在很多痛點:

1、頂層缺乏統籌規劃,重複建設的同質化現象嚴重。

國家層面缺乏統籌的空間布局規劃,導致全國範圍內出現大量重複建設的同質化生物醫藥產業園區。

地方層面缺乏區域空間布局規劃,園區數量多、散、小,缺乏園區產業定位、發展方向和發展模式的明確區分,與周邊區域在招商引資、引進人才低水平重複、導致惡性競爭等。

2、園區產業創新機制不完善,產業創新不足。

我國生物醫藥園區普遍缺乏明確的產業審核機制,導致園區招商方向與園區產業定位不符;缺乏明確的退出期限與退出條件;政府在對園區考核是以園區產值、稅收貢獻等指標為導向,缺乏對產業創新能力、服務能力、產城融合效果等指標的考量。而生物醫藥產業企業的創新來自大量中小企業,中小企業在孵化階段對產值和稅收的貢獻極小。

3、園區創新要素聯繫不緊密,研發與產業化脫節。

我國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發展不均衡,大部分園區創新能力不強,園區內企業、科研機構、高校、醫療機構以及中介服務機構之間缺乏有效的合作交流,創新要素聯繫不夠;企業存在科研投入不夠、創新認識不足、創新能力不強等問題,產學研合作機制尚未健全,常出現實驗室里的科研成果難以產業化,或產業化成本很高而無經濟價值。

4、投入嚴重不足,自主智慧財產權過少,競爭能力有限。

我國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所需的重要儀器、設備、試劑等支撐技術與裝備方面十分落後,主要依靠國外進口。生物技術產業的支撐技術與裝備涉及多學科、多技術領域的交叉,且絕大多數生產經營專用儀器、裝備的公司都擁有國際市場,只有占有國際市場才能在國際競爭中生存和發展。目前我國尚不具備自主研製和生產並占有國際市場的能力。

有關我國生物醫藥產業園區運營的幾點建議

1、頂層統籌規劃,差異化布局產業園區建設。

從國家層面統籌空間布局規劃,實現產業鏈空間合理布局。而從地方層面細化區域空間布局規劃,使區域產業園區往細分領域精細化布局,突出地區比較優勢和特色,要因地制宜,發揮地方優勢,形成各具特色的產業布局。

2、建設一站式生物醫藥創新服務平台,實現資源虛擬集聚。

建議圍繞生物醫藥產業鏈建設在線數字化平台,根據各產業園區特色,通過在線平台實現本區域內資源實時共享,同時利用網際網路技術幫助企業走出去,也能快速吸引優質資源服務區內企業。構建區域生物醫藥創新要素和創新實力,同時能掌握全球生物醫藥產業創新資源的最新分布,實現創新要素的全球連結,通過創新資源的虛擬集聚,幫助園區內企業提升創新效能,降低創新成本。

3、建立科學評價體系,構建多層次科技金融支撐體系。

生物醫藥產業的特點是高投入、高風險和高回報,是資金密集型產業,創業者資金短缺問題必須首先得到解決。而目前我國企業融資渠道有限,政府應該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構建多層次科技金融支撐體系,幫助生物醫藥創新型企業快速獲取研發資金,例如科技金融、創新券等政策。

4、重視運營,引入專業第三方運營公司優勢互補。

生物醫藥園區運營不僅要更智能化、配套設施更全、園區服務更合理,還包括與園區經營和企業成長相關的多種要素相融合所形成的多維度服務。因此,園區運營主體需要重視運營的重要性,要從園區內企業經營內容深入分析,了解他們處在什麼節點,需要什麼服務、有哪些產品需求。根據企業需求,快速幫助他們對接所需要的服務。而一般的園區運營公司基本不具備對接全流程創新要素的專業能力,需要引入專業的第三方運營公司優勢互補,提升服務企業能力。

文章來源:火石創造

特色地產諸葛亮-飆馬中國,20餘年專業、專心、專注為地市縣房地產企業轉型特色小鎮、商業地產&產業地產項目提供全程保姆化菜單式服務:

1、拿地顧問,聯合國際國內機器人、科創名校、智慧醫院、文化創意、養老產業資源,為特色小鎮、特色商業街等特色地產項目戰略策劃頂層設計;

2、策劃設計一體化,攜手國家甲級建築設計院,為房地產企業轉型商業地產如綜合體、購物中心、商業街、專業市場、社區商業;產業地產如商旅、文創、科創、農創、大健康、運動休閒、養老教育、新經濟園區開發,提供定位策劃、概念規劃、建築設計方案;

3、租售代理,攜20餘年千萬方地市縣菜單服務經驗,為商貿物流地產、特色商業街等產業地產&商業地產項目招商銷售;

4、項目診斷,為地市縣問題項目提供解決之道;

5、全程顧問,以20餘年積累的菜單服務經驗為項目全程保駕護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IOd-_G0BMH2_cNUg7qz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