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失去500萬個就業崗位?新華社用數據給出答案

2019-07-31     中國發展50人智庫

就在美方代表30日抵達上海參加第十二輪中美經貿高級別磋商之際,又有一些美方人士唱衰中國經濟的論調跨洋飄來,儼然成為中美重啟經貿磋商關鍵時刻的「不和諧聲音」。中國經濟表現如何,從來不是外人說不好就不好的,在事實真相面前,蒼白無力的唱衰老調總是 「不攻自破」。

當美方高舉關稅「大棒」,一些人嘴裡喊著「中國的情況非常糟糕」,甚至炮製「中國失去500萬個就業崗位」虛假言論,這些只不過是長期以來一些國外機構或人士戴著有色眼鏡看中國經濟的一個縮影。這些人要麼片面誇大中國經濟發展中遇到的困難,要麼熟視無睹中國經濟發展的潛力和韌性。因此他們的錯誤言論,總是被事實證明是站不住腳的。

事實勝於雄辯。面對國內外風險挑戰明顯增多的複雜局面,中共中央政治局30日召開會議,在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時給出了明確判斷——上半年經濟運行延續了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主要宏觀經濟指標保持在合理區間。

觀察大國經濟要看全局、辨大勢,既要準確看待短期數據升降之「形」,也要準確把握經濟長期向好之「勢」,方能明晰方向,堅定信心。

那些質疑中國經濟增速放緩之聲,顯然還是基於「以速度論英雄」的老調。實際上,中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上半年,中國GDP同比增長6.3%,城鎮新增就業737萬人,日均新設企業1.94萬戶,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60.1%,第三產業增長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0.3%……可以說,中國經濟「穩」的格局依然牢固,「進」的態勢更加鮮明。

回望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中國發展歷經風風雨雨,有過不少質疑,也不乏各種唱衰的論調。但最終,中國交出一份份令世界驚艷的發展答卷,讓不看好中國的人重新打量並尊重中國,根本原因就是始終堅信腳下的路,堅定辦好自己的事。

正如此次中央政治局會議向世界釋放的積極信號,即便當前發展面臨新的風險挑戰,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中國始終保持戰略定力,不強調短期刺激政策,而是把結構調整和改革開放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彰顯有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決心和信心。

同樣,也希望那些一遍遍重彈唱衰老調的美方人士早點認清現實,理性看待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根本大勢,把握來之不易的中美經貿磋商重啟契機,拿出足夠誠意和行動落實兩國元首大阪會晤共識,與中方相向而行,這才是以對話而非對抗方式解決問題、攜手實現合作共贏應有的姿態。


中國發展50人智庫官方頭條號

原標題:真相面前,唱衰之聲「不攻自破」

本文源自:新華社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IO_NRmwB8g2yegND9Mi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