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會直擊 | 有序恢復市場化 確保農民售糧順暢

2020-02-19   龍廣電新聞

2月19日,省政府新聞辦舉行「黑龍江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聯防聯控進展情況」第二十場新聞發布會。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副廳長賴曉峰,省農業農村廳一級巡視員李世潤,省糧食局副局長王大明,省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楊景波,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醫政醫管處二級調研員趙昱輝介紹有關情況,並回答媒體和公眾關心的問題。

省糧食局副局長 王大明

對群眾關注問題的回應

當前全省秋糧購銷的基本情況:

2019/2020收購期,全省各級糧食部門切實履行秋糧購銷的牽頭責任,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和省里的工作部署,主動擔當作為、積極攻堅克難,採取紮實有效措施,著力推進糧食市場化購銷工作和政策性糧食收儲工作。截至春節前,全省秋糧購銷總體平穩運行。

春節後因疫情防控的需要,糧食收購暫時停止。據2月15日統計,全省入統企業累計收購新糧821億斤,占全省糧食總產量1501億斤的55%,同比減少121億斤。

三大品種:

稻穀累計收購442億斤,占產量533億斤的83%,同比減90億斤。監測顯示,全省圓粒稻穀收購均價接近國家最低收購價格1.32元,同比降0.01元;中長粒稻穀收購均價1.50元,同比降0.1元。

玉米累計收購330億斤,占產量788億斤的42%,同比減34億斤。全省收購均價0.83元,同比漲0.02元。

大豆累計收購44億斤,占產量156億斤的28%,同比增3.6億斤。全省收購均價1.80元,同比漲0.09元。

減少的主要原因:

一是政策性糧食收購庫點沒有啟動收儲工作;

二是保障國家糧油供給的重點企業雖然開工,但原料多是年前收儲的存貨;

三是多數糧油經營加工企業剛剛復工或即將準備復工;

四是糧食貿易企業暫停了收購。與往年相比,糧食購銷工作停滯半個月有餘,這是收購同比減少的主要原因。也可以看出農民反映的賣糧問題與傳統意義的「賣糧難」有很大區別。

按照中央要求,要切實抓好主副食品生產、流通、供應組織。在確保做好防疫工作的前提下,分類指導,有序推動央企、國企等各類企業復工復產。省委省政府也做出了一系列具體安排,省糧食局都在認真地貫徹執行中。近日省糧食局與省農業農村廳又聯合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糧食保管銷售工作的通知》,進一步指導各地因地制宜推進市場主體儘快恢復收購加工,避免出現區域性「賣糧難」和「壞糧」問題。

本收購期,按照國家發改委等八部委制定的收購方案,省糧食局積極推進玉米、大豆、水稻的市場化購銷工作,紮實推進水稻最低保護價的政策性收購工作。春節前,雖然面臨秋糧上市晚、開庫時間短、南方稻穀豐收等多重衝擊,但各級糧食部門精心謀劃、合理安排、高效調度,市場主體積極響應,主動入市,秋糧購銷實現了階段性目標。

目前,黑龍江省糧食局與中儲糧黑龍江分公司、省農發行聯合下發《關於有序恢復秋糧收購工作的通知》(黑糧調控聯【2020】16號),要求各級糧食行政管理部門、中儲糧直屬企業、農發行分支機構會同相關部門(單位),在落實當地黨委、政府全面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有關要求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統籌安排好各類糧食企業復工復產,組織域內售糧農民與收購企業進行有效對接,有序恢復我省糧食市場化購銷和稻穀最低收購價收購。

具體是:要求各地以縣為單位,按照糧食安全黨政主要領導責任制相關要求,落實好秋糧購銷工作主體責任,組織政策性收儲庫點和其他各類糧食經營者按照當地疫情防控指揮部要求,完備具體的疫情防控和收購工作方案。經疫情防控指揮部批覆同意後,依程序復工復產,切實做到疫情防控和秋糧收購兩不誤。要切實維護糧食市場秩序,督導各類糧食經營者依法依規組織開展市場化購銷。各級糧食行政管理部門、中儲糧直屬企業、農發行分支機構要督導各收儲庫點嚴格落實國家收購政策和質價政策,對符合國家預案規定質量要求的稻穀敞開收購,不限收、不拒收。

同時,要求各地全面摸清轄區內農民待售餘糧實際情況和農民售糧需求,準確分析掌握秋糧購銷狀況,科學研判後續發展形勢;要加強與鄉鎮村屯的溝通協調,因地制宜採取有效措施促進農民餘糧有序流通;要強化技術指導、政策宣傳和信息發布等服務,指導農民做好科學儲糧、提質減損,引導農民適時適價理性售糧。各地要妥善應對、處置各類情況和問題,在第一時間發現和化解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堅決避免出現區域性農民「賣糧難」和「壞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