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美國人目前的家庭狀況,這幾天出現了兩條看似非常「矛盾」的報告,而且都是權威機構發布。
央視網9月19日報道,美國密西根大學發布的數據顯示,美國9月消費者信心指數初值為78.9,這一數字已經連續6個月低於80,遠不及疫情暴發前的水平。另外,一項由美國多方機構進行的聯合調查顯示,美國家庭財務狀況仍不容樂觀,全美有46%的家庭稱其在疫情期間面臨嚴重的財務危機。在紐約、洛杉磯、芝加哥和休斯敦這四大城市,以及拉美裔和非洲裔家庭中,這一問題尤為嚴重。
這條新聞簡單說就是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不足,近半數家庭財務面臨嚴重危機。
再來看看另一個報告。
當地時間9月21日,美聯儲了最新一期的美國家庭財務資產報告,顯示在第二季度美國家庭凈資產增加了7.6萬億美元,至119萬億美元,增長率6.8%,是自1952年以來的季度最高記錄。
所謂家庭凈資產,是由資產(比如銀行存款、股票投資和房地產)減去負債(如抵押貸款餘額和消費債務)之間的差額組成。
很顯然,這一報告中告訴大夥的信息是,美國人現在家庭財力狀況達到了歷史巔峰。
一邊說陷入家庭財務危機,一邊又說凈資產為歷史新高,那究竟哪個才是真實的美國家庭現狀呢?
首先,從信息來源來看,我們姑且相信兩份報告都是基於現實調查上的結論分析。那麼,如果兩份報告都是真實的,則會延伸出一種可能性,那就是出現了基尼係數(貧富差距)的進一步擴大。也就是說,確實有近一半的人存在家庭財務危機,但是有一部分的中產階級或者富人在2020年第二季度的時候凈資產得到了大幅增長。
關於這種可能性,有以下幾方面的依據:
1、根據美聯儲本次的報告,凈資產出現大幅度增長的主要貢獻力量為股票和房地產。在7.6萬億美元的增加額中,股票增值占了5.7萬億美元,貢獻率高達75%,另外房地產增值讓美國家庭凈資產增加了4580億美元,貢獻率為6%左右。這意味著其他收入增加僅僅為家庭凈資產的增加貢獻了19%。
股票和房地產是美國中產階級或者富人階層最常見的資產持有方式,而那些低收入人群則很難涉及。蓋洛普(Gallup)於2020年6月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美國約有45%的人口不擁有股票,約有三分之一的家庭沒有自有產權住房,而且這兩類人群全部屬於在美國收入較低的50%。
2、疫情影響出現了停工停產和中小企業倒閉潮的情況,由此產生的結果是減薪和裁員增加,以第二季度時美國失業保障金申請人數以及失業率數據可以看出,不少美國人的生活來源確實出現了問題。儘管美聯儲的數據顯示,近三四個月,失業率在逐步下降,最新一期還跌到了10%以內(8.4%),但是之前幾個月的收入中斷並不會馬上得以恢復,特別是對於低收入群體來說。
彭博彙編數據顯示,美國消費者信貸(不包括抵押債務)在第二季度減少了690億美元,這是四年來的首次下降,下降的原因是信貸批款率下降和信用卡透支使用減少。
一方面壞帳率(美國四大行第二季度壞帳率平均增長了26%)增加使得美國金融機構對信用類借貸收緊,另一方面逾期讓更多美國人失去了信貸資格。
很顯然,在疫情中需要透支信用卡和信貸借款的,不會是凈資產增加的那群人。
3、哈佛大學在上月中旬發布了一份關於美國基尼係數的研究報告,該報告顯示每次經濟困境(或危機)之後,美國基尼係數的增長要比平常時高出2到3倍。另外,在分層抽樣隨機調查顯示,家庭年收入低於10萬美元的家庭中,有54%的家庭存在嚴重的財務問題,而年收入高於10萬美元的家庭,只有20%存在這一問題。
綜上所述,消費信心不足是因為近半數家庭現有的財務狀況需要不允許,這在很大程度上拉低了消費者指數。而家庭凈資產的急劇增加是疫情過後「報復性」投資對股市拉升帶來的收入,但是這類凈資產並非屬於財務危機的家庭,而且具有較大的不穩定性。
本文就跟大家分享到這裡,歡迎點擊關注!
「戲說金融」原創作品,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