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大氣層中,雲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現象,無論是寒冷的北極還是浩瀚的海洋或是乾燥的沙漠和高寒的高原,都會有雲。正因為雲在大氣層中的普遍性,它也有各種各樣的形態,比如人們可以在地面上將雲看成浮腫的球、巨大的蘑菇、細細的帶子或長的條紋等等,不同的雲也代表著不同的天氣特徵。
2020年1月29日,當美國宇航局(NASA)的Aqua衛星飛過澳大利亞西部海岸附近時,衛星記錄下了這裡大氣層的情況,一些怪異的景象引發了NASA科學家們的關注——在這裡,一系列怪異的雲層像是在大氣層中綻放的花朵,又像是一個個的小「旋風」,看上去非常的獨特。
這是什麼雲?事實上,科學家們並非首次發現這種雲,早在上世紀60年代,在衛星觀測技術還不發達的時候,科學家們就注意到了大氣層中這種特殊雲系的存在,但它在地面上卻無法觀測,因為雖然它看起來袖珍,但實際上尺寸可達100千米以上,只能從太空中才能一睹它的真容。科學家們稱其為放線形雲(actinoform clouds)」,這個名字源自希臘語中的「射線」一詞,用以描述這一類具有獨特的放射狀結構組的雲層。這一類的雲系統有時以葉狀結構或輪輻式結構出現,在大氣層中形成特別的景觀。
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的雲研究員麥可·加雷說:「放線形雲在形式上雖然略有不同,但是總體結構是一致的。」根據目前科學家們對全球大氣的觀測,大致歸納了放線形雲經常出現的區域,其大致出現在赤道到南北緯30度的海上,而南半球海域是這種雲出現的高發地帶。
根據觀測,這種雲層可持續長達72小時,當它出現的時候,經常伴隨著毛毛雨。據NASA研究者的說法,這種怪異雲團的形成機制尚未得到很好的解釋,一些研究表明這種雲層的出現可能和大氣中的氣溶膠有關。然而,因為這種雲的出現非常隨機而且往往遠離大陸,因此比較難具體的觀測氣溶膠如何在這些雲層的發展中起到了什麼作用。
這種雲下會下起毛毛雨
NASA還指出,這些雲出現的位置有些不尋常,放線形雲傾向於在層積雲中形成,比如南半球的中低緯度海域,就會經常出現海洋性積雲,因此成為這种放線形雲經常出現的區域。不過,2020年1月29日衛星觀測到的這些放線形雲比較有趣,因為它出現的位置其實位於典型的層積雲區域以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