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不及防!網上課堂來了!無錫學區房要死了

2020-02-13     錫樓

文/吳婷婷


疫情當前,全國延期開學。延期開學後,孩子們的學習怎麼辦?


1月29日,教育部一句「停課不停學、不停教」,把全民網上課堂徹底拉上了歷史舞台。


有人說,如果是17年前的SARS讓電商有了顛覆實體店鋪的機會,那麼,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的爆發或許會成為網上課堂顛覆學區房的關鍵點


對此觀點,你怎麼看?



1


無錫的網上課堂是2月10日上線的。


全市學生可以通過「江蘇省名師空中學堂」和「錫慧在線」兩個平台上課,有直播有點播,梁溪區的孩子還可以選擇在「梁溪名師在線」聽課,部分年級的學生還可以邊聽課邊和老師互動。


雖然有吐槽說「直播有點卡」、「操作有點複雜」、「聲音大小不一」,但總體算是一次不錯的嘗試。


早在網絡課堂開課前幾天,我們錫樓房產交流群的群友就已經熱烈的討論開了。


有人說,「知識的獲取本來就不應該分階層,『讓知識無階層流動,讓中國處處都是學區房』才是正確的做法!這次網絡課堂的嘗試就是在打破教育資源的不均衡性,此劍出鞘,學區房必將進入降價通道。」


雖是宏觀層面的討論,但年前剛剛在無錫高價買了學區房的朋友可聽不得一丁點兒的風吹草動,光速私信我:「學區房會不會因為這個事情降價?還好我還沒過戶,交的定金能退麼?!」


那緊迫感,仿佛學區房已經是個行將就木的老人,馬上就要崩了。


可是,學區房價格的漲跌真的和在線課堂的普及有關係嗎?學區房的價值僅僅是由在什麼地方上課決定的嗎?


2


這並不是學區房價值第一次遭受網課的攻擊。


時間拉回1年多前。


一群原本生活在貧困鄉鎮里的中學生,本應該遵循著上完高中就去沿海務工,重複當年父母親走過的老路,卻通過觀看「中國最前列的高中」——成都七中的網絡直播課程,創造了奇蹟,考上了原本根本不敢想的知名高校。


以雲南祿勸第一中學為例,參加直播課程前,一年僅有20多個學生考上一本,參加直播課程後,一本人數接近150人,且30年來第一有學生考上了清華北大


原本兩條不會有任何交集的平行線,在網絡課堂的催動下,居然出現了相交的可能。


有人因此評價,是網絡課堂拯救了如同井底之蛙的孩子。說網課給孩子們的感覺「就像往井下打了光,丟下繩子,井裡的人看到了天空,才會拚命向上爬。」


2年多來,共有7.2萬名螢幕那一端的學生跟隨螢幕這一端的成都七中走完了高中三年,其中88人考上了清北,大多數成功考取了本科。


算一下,這些貧困縣市的窮娃娃光光靠聽網絡課程居然就有0.12%的清北錄取率,比全國24省市任何一個都高,堪稱奇蹟。隨後就有人趁勢打壓學區房,大推網絡課,把名校網絡課奉上了神壇。


這是學區房價值第一次遭受網絡課堂的正面打擊。


可是,那些孩子真的僅僅只是通過學習網絡課程就由「麻雀」變成了「鳳凰」嗎?


3


討論上面幾個問題前,我想請大家先一起來看下無錫這次的網課。


我女兒是在梁溪區上的小學,上的是「梁溪名師在線」的網絡課。


上課前兩天,班主任老師在QQ群里通知2月10日起上網課。


家長們一開始有點慌亂,問了一堆問題:


  1. 誰上?(我們自己的老師還是別的地方的老師?上課的老師好不好?)
  2. 怎麼上?(有的家長10號開始就復工了,家裡只有老人,怕操作太煩老人搞不定)
  3. 孩子會不會好好聽課?(在家好好做作業就是個大難題了,現在還要聽課,難上加難了哇)
  4. 孩子聽不懂、作業不會做怎麼辦?(這個問題在學校上課就是個問題,現在網課就更突出了)


隨後,老師把詳細的上課步驟、課程內容、上課老師的介紹發到了群里。第1、2個問題當場被解決。


講真,看到這份課程安排和老師名單時,我心裡有點點小驚喜。


梁溪本就是優質教育資源比較集中的一個區,從連元到崇寧路,再從揚名到南長,還有五愛、積余、通德橋,每個學校都不差,這次等於是集各校之力,把不錯的老師都派出來講課了,有點資源均衡化的感覺,我也可以趁此機會看看各校老師代表的水平。


但我女兒看到這份名單後稍微有點失望,她說她還是想要自己的老師講課,語文老師講課生動,數學老師很溫柔。她怕「新老師」太嚴肅,太兇,她不習慣。


網課開始前一天,我女兒的班主任老師在群里發了一長段話。


這一大段話里,強調了學習習慣:自律,今日事今日畢,等等,還講了一些學習方法。


我把這大段話讀給我女兒聽,沒讀幾句就被她打斷,她嫌我讀的太平淡,沒感情。她告訴我,平時班主任說話是繪聲繪色的,「你要是老師,肯定不是一個好老師,我們會聽睡著的!」


我一臉懵,回神過來的時候,她已經拿著手機自己去看了,邊看還邊點頭,還拿出了貼紙做筆記,我有點驚訝。


看著女兒在做的各種準備,我突然覺得家長們有些多慮了,上面大家擔心的第3、4個問題或許並不是什麼大問題。


上課第一天。最近一段時間一直8點才起床的女兒,居然7點多就就起了,在房間裡按照老師說的要求做上課準備,還把前一天晚上預習的課文又拿出來看了一下,8點30分準時聽課。


聽完課做作業,中午的時候我把作業發給了老師。我隨口說了句:「老師說已經有其他同學交作業啦!要表揚!」女兒在旁邊聽了,沒說話。


上課第二天。女兒起得比起前一天更早了。但倒騰了半天沒把視頻開出來,就來找我幫忙。我說「你那麼早幹嘛,才7點多」。


她說,「昨天作業交晚了,今天早點聽課早點交作業,我要做第一!」


我噗嗤一聲笑了,眼睛卻紅了。


在老師面前的女兒,和在我面前的女兒,仿佛是兩個人,一個乖巧聽話有責任心,一個調皮搗蛋整天闖禍。


還是老師有辦法。


上課第三天,也就是今天,我也聽了下視頻課。女兒偷偷跟我說:這兩天的老師講的都很好,不過她還是喜歡學校里的老師講。


「有些地方我聽一次記不住,在學校里,老師會給我反覆說,你說老師是不是很神奇,我們什麼都沒說,她怎麼就知道我們哪些地方不懂?」


我聽的有些恍惚,想起了我高三時的英語老師。


她帶的班雖然都是快班,但兩個班的強項和弱項不太一樣。一個完形填空比較弱,一個閱讀理解比較弱。我看過她的備課筆記,都是分開備的。上課的時候講著講著發現學生的眼神飄忽了,就知道前面講快了,大部分沒聽懂,這時候應該穿插一個習題或者提問,要有這樣的臨場調控——但這,恰恰是網課最大的缺陷。


和學校課堂相比,網上課堂沒有和學生的交流,只能按既定程序走,再好的老師來教,效果也會打折扣。


以上就是這幾天網課給我的感受。


在哪裡上課、怎麼上課、不重要。重要的是老師


老師根據孩子學習能力的高低、根據孩子學習時實時的反應而制定的教學方法,才是教學效果的關鍵。


而這個關鍵,很難存在於網絡課堂里,卻深耕在線下的學校里,這也是學區房趨之若鶩的真正原因。


4


一直以來,在錫樓的學區房交流群里,關於學區房價值的討論一直都只圍繞一個點:資源。


很多人認為,是學校資源的高低優劣在影響著對口學區房的需求高低和價格走勢,搶學區房其實就是搶資源。那麼問題來了,無錫哪個或者哪些學校的資源更好?更值得搶?


喜歡連小的看不上錫師的,喜歡崇寧路的看不上揚名的,買了陽光的看上太新的,買了太新的看不上尚賢的,上了尚賢的又看不上和暢的……各種鄙視鏈。


有一次快吵炸了,一個群友跳出來說了一句:都別爭了!學區房就是用來投資,用來炒的!和教學質量有啥關係!


乍一聽,此話頗有道破天機的感覺:確實啊,現在買學區房的,哪怕是自己孩子要用的學區房,也是帶著投資的目的的,大家一起把學校炒上去,轉手的時候大家都受益。


但再細想,這話有毛病,有大毛病。


學區房的價格確實是炒出來的,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料,怎麼炒?!


而這個料,就是老師們的教學成果。


學區房價值的源泉,本質是各校老師教學成果的PK


有了比較,就有了傾斜,也有了買賣。


成果好成效快的,自然更搶手更容易升值;成果少成效慢的,自然無人問津。


此刻再來回答本文第二部分提出的問題:


那些貧困縣市的窮娃娃真的僅僅只是通過學習網絡課程就創下了升學率之最嗎?


隱藏的真相是:這幫孩子本就通過篩選,只有尖子生才能跟著視頻學習,而且是從高一就開始學,完全同步成都七中的教學方式和節奏,基本就是成都七中教學的復刻版。


以雲南祿勸一中1300多位高三學生為例,只有兩個網絡班的學生可以看視頻。


本質上,這兩個班的孩子和花大幾百萬買學區房的沒什麼區別,都是教育資源傾斜的受益者,區別是,一個靠智力入選,一個靠錢包進門。


5


最後再來說說無錫學區房接下來的走勢。


個人認為,網課延續下去,學區房非但不會死,還是利大於弊。


之前有一種傳言,說買得起學區房的不一定消受得起那些好學校的節奏,因為好學校需要家長在孩子身上花更多的時間,配合學校一起教孩子——這就讓一些家長很為難。


一來,學校的內容越來越深,自己不一定能教;二來,就算自己會教,但自己的方法和學校的方法可能完全不同,無從教起(比如低年級的應用題,家長用方程式三兩步就做出來了,但是孩子並不能用方程式),怎麼辦?


有了網課之後,可以教但不知道怎麼教更好的家長完全可以從網課里學方法,先了解學校的教學方式,再去教孩子。而那些不會教的家長,也能讓孩子通過網課加深鞏固學校里的知識,壓力減了大半。


至於最有可能影響今年無錫學區房價的,我認為是即將公布的「公民同招」細則,屆時我們會做詳細解讀。


末了,做個小調研:

你的孩子在上網課嗎?你覺得無錫的網課做的如何?你最看好哪個學校老師做的網課?

歡迎留言告訴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II0gQXABjYh_GJGVn6t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