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人當心!微信群轉發這種信息,會被抓!

2019-10-10   清朗天空

清朗天空

感受法治新生態

微信群里看到血腥視頻

不經意地轉發到另一個微信

殊不知,這種行為已觸犯法律

近日,廣西南寧有3名網友

就因此攤上大事了

轉發血腥視頻到微信群 3人被逮捕

2019年7月15日,南寧的鄧某在微信群里看到一段視頻:一男子近距離使用槍枝對著他人頭部進行射擊,內容相當血腥。

隨後,鄧某就隨手將該視頻轉發到另一個微信群里,該視頻又被雷某、施某先後轉發到其他的微信群。

經南寧市公安局反恐怖偵察支隊審查認為,該視頻內容含有暴力、恐怖畫面,極易引起甚至扭曲觀看人群的心理和行為走向,影響惡劣。

事後,南寧市青秀區檢察院依法批捕犯罪嫌疑人鄧某、雷某等三人。

這些信息不可任意轉發

據檢察官介紹,該案件看似是網民一個不經意的轉發行為,但卻反映出當前網民在上網過程中的隨意性、不規範性和違法性。

就此,檢察官提醒廣大網民,網絡空間不是法外之地,面對暴力、血腥及謠言等內容,不要亂髮、不傳播、不宣揚。

網民在看到暴力、血腥及謠言等內容後,要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配合網監部門調查,查清源頭,最大限度防止擴散及其他不良後果的產生。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二十條:

【宣揚恐怖主義、極端主義、煽動實施恐怖活動罪】以製作、散發宣揚恐怖主義、極端主義的圖書、音頻視頻資料或者其他物品,或者通過講授、發布信息等方式宣揚恐怖主義、極端主義的,或者煽動實施恐怖活動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並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非法持有宣揚恐怖主義、極端主義物品罪】明知是宣揚恐怖主義、極端主義的圖書、音頻視頻資料或者其他物品而非法持有,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

微信群里

不是什麼都能轉發,

也不是什麼群都能進!

發「早安」圖會被盜取個人信息?謠言!

微信群中

經常會有網友轉發分享

一些問候、祝福的圖片或視頻

不過,最近一條「專家提醒」

讓網友不淡定了

據這條「專家提醒」稱:「請不要再傳早安、晚安或節慶之類的圖片、視頻,在上海已經有好多人報案!國外的反華勢力組建網絡軍團,利用黑客設計精美的圖片、視頻,暗藏釣魚程序,發到網上讓大家轉,竊取個人信息和資料」。

有網友看到這樣的消息,聯想到剛過去的國慶、中秋自己發了很多祝福圖片,難道個人信息已經被扒得皮都不剩了?!

對此,有網警請教了計算機安全業內人士,專家稱:在圖片和視頻里嵌入釣魚程序,在技術上並不容易實現。

如果該文件非上述後綴,那麼微信則有可能以文件傳送的形式或者「浮層」(見下圖)來提醒用戶。

一般情況下,惡意連結需「畫皮」偽裝。點開偽裝成圖片、網址、二維碼形式的惡意連結會有「浮層」,也就是一個透明度較低的對話框,提示用戶進行下一步操作。

所以,正常的表情、圖片、視頻和紅包,還是其它可能有危險的文件,並不難分辨。

據悉,自2015年起,我國有些地區就出現了類似的謠言,隨後被添油加醋改編為多個版本。當時警方也對此進行了澄清。

養成良好的安全上網習慣

想要辨別這類謠言並不困難,大家可通過網絡搜索,或向相關權威部門了解情況再進行鑑別。

對於正常的交流和溝通,大家無須恐慌;只要你養成良好的安全上網習慣:不點擊不明連結和文件,不隨意安裝軟體,不隨意打開手機權限,就可規避一定風險。

遇上這種微信群快退!

緊急提醒!有這種群的趕緊退出!近期,有部分帳號在微信群內實施「民族資產解凍」類詐騙行為 已有人中招!

今年以來,公安部部署全國公安機關對「民族資產解凍」類詐騙犯罪持續保持高壓嚴打態勢。此類詐騙犯罪通過假借國家政策方針,偽造政府公文、證件、印章等方式,編造「民族大業」「精準扶貧」「養老幫扶」「慈善富民」「中華崛起」等項目,並以高額回報為誘餌,對受害人進行洗腦、詐騙。近期,微信團隊收到用戶投訴,有部分帳號在微信群內實施「民族資產解凍」類詐騙行為。

「民族資產解凍」類詐騙犯罪活動侵害微信用戶的財產權益,破壞平台綠色健康的生態環境,微信對此類違法違規行為一直堅決處理,絕不姑息。依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及《騰訊微信軟體許可及服務協議》《微信個人帳號使用規範》,並在公安部指導下,根據用戶投訴提交的證據,對相關個人帳號以及聊天群組進行了專項清理:

截至目前,微信安全團隊共計對4萬多個涉嫌「民族資產解凍」欺詐群進行限制處理,並對3000多個微信帳號進行限制功能使用或封停帳號等階梯式處罰。後續微信安全團隊將根據用戶投訴提交證據,繼續加強處理,並向公安機關提交違法違規證據線索。

「民族資產解凍」詐騙由來已久且不斷進化,這種欺詐牟利模式,藉助微信群、QQ群等社交軟體的產品功能發展下線,通過微信、支付寶、網銀等方式收單、轉移贓款,嚴重損害用戶利益,國家對此類行為已明令禁止。

在此提醒廣大用戶,按照法律規定,轉發、鼓動、宣傳民族資產解凍類的相關信息,或者組建相關的社交群組、招募會員、收取費用,均涉嫌違法犯罪,公安機關將依法查處,微信將積極配合執法機關進行案件查處。

同時,微信也會加大打擊力度,針對不同類型的欺詐進行專項處理,不僅對確認的直接欺詐行為帳號進行封禁處理,還會挖掘作惡團伙,根據社交及支付行為,鎖定惡意拉人組織欺詐騙局號及惡意收款號,進行一攬子打擊處理。

當前,我國沒有任何民族資產解凍類的項目,廣大用戶要有足夠的防範意識,謹記「四個凡是」識別民資詐騙手法:

1.凡是打著類似民族資產解凍旗號進行斂財的,讓你交錢的,不管錢多錢少,均是詐騙;

2.凡是自稱黨中央、國務院領導幹部,通過電話微信、電子郵件、QQ等方式進行所謂的「委託」「授權」「任命」的,均是詐騙;

3.凡是聲稱繳納數十元、上百元會費就能獲利數萬元、數十萬甚至數百萬的各類基金會、項目、APP,均是詐騙;

4.凡是轉發鼓動、宣傳所謂民族資產解凍類相關信息或組建相關微信群、QQ群招募會員、收取費用、進京聚集的均涉嫌違法犯罪,公安機關將依法查處。

如果你在微信平台上發現欺詐行為時,可通過客戶端和小程序騰訊110進行舉報,微信安全團隊核實證據後將及時進行處理。

來源:微信安全中心 東南網 澎湃新聞 廣州日報

編輯:方琮 高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