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河風光:拍攝天津地標「天津之眼」有很多角度,但是我最喜歡的經典角度還是這個位置。畫面里涵蓋了海河上的三座橋樑,由近及遠分別是獅子林橋、金剛橋和永樂橋。
這組天津照片,
凝聚了攝影師近四年的創作心血。
攝影師從地面拍攝開始,
第一次手持全畫幅單反拍攝大沽橋,
為藍調入夜時刻的燈光打動,
此後逐步轉向無人機高空攝影。
從五大道的洋樓建築群,
拍到北方最大的綜合性港口天津港;
從恆隆廣場、南京路的繁華夜景,
再到世紀鐘、解放橋等津門地標;
……
在攝影師的鏡頭裡,
你能認識這座城市的無限可能。
撰文、攝影:甄琦
中西交融
天津古文化街 南門
南開區東門外的津門十景之一
「故里尋蹤」天津古文化街,
南北街口各有牌坊一座,
「津門故里」「沽上藝苑」。
過年張燈結彩,年味十足。
今年春節期間的楊柳青如意大街
全國有不少鼓樓,
天津的這一座鼓樓
修建於明朝永樂二年(公元1404年),
天津設衛築城,
當時這座"衛城"只是土圍子
經歷了大約九十年,
弘治六、七年才砌成磚城。
天津鼓樓(由南向北正視)
在天津市中心城區南部,
東、西向並列著五條街道,
以常德、重慶、大理、
睦南、馬場命名,
是迄今天津乃至中國
保留最為完整的洋樓建築群,
天津人把它稱作 「五大道」。
五大道全貌
本圖航拍於大理道。正值閒暇的午後時光,每年4月初海棠盛開,會吸引大批遊客前往。
交通要道
天津港
天津港,
是中國北方最大的綜合性港口;
是世界上等級最高的人工深水港;
是首都北京的海上門戶;
亞歐大陸橋最短的東端起點。
游在海河:每逢節假日,海河上的遊船川流不息。
近些年海河的水質越來越好,每到冬天,都會吸引成百上千隻紅嘴鷗到天津過冬。碧水藍天,海鷗飛翔,給市民們在冬日裡增添了一處休閒景觀。
天津站
夕陽下的天津站
與海河的碧水形成顏色呼應。
高空俯瞰天津站的前後廣場,
蜿蜒錯綜的軌道伸向遠方。
從天津站南出口出來後,映入眼帘的就是津灣廣場。
津灣廣場冬景:這個角度拍攝的津灣廣場很有特點,就像一座海上城堡,矗立在母親河之上。
(滑動查看完整圖片)
京津塘高速天津收費站:駕車從外地駛回天津,恰巧雨後,臨近收費站,停車拍到了這張倒影中的天津。
畫面中恆隆廣場的異形建築,更加凸顯了科幻城市的感覺。
很多司機最不願意途經早晚高峰的南京路。
八里台立交橋緊鄰南開大學,是天津第一座三層互通式城市高架立交橋。
垂直90度俯瞰北辰區的南倉橋,優美的曲線線條在夕陽中的餘暉中盡顯其獨特的味道。
緊鄰天津的堆山公園,這個角度拍賓悅橋,造型就像一把剪刀。
津門地標
這座 世紀鐘為全金屬材料,
是天津最具關注度的地標之一,
地處天津站西側
鐘錶盤周圍是12星座的浮雕
畫面都是根據神話故事創作。
中新天津生態城國家海洋博物館
解放橋
天津的另一標誌性建築物,
全鋼結構可開啟的 解放橋,
連接了天津站和津灣廣場,
逢重要日子會從中間開啟。
遠看大沽橋,兩條曲線交相呼應,「日月拱」的設計構思,預示天津美好的未來與日月同輝。
海河大沽橋段:拍攝於大雨過後,雲層的造型就像遠處的山巒一樣。
保定橋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西岸橋頭的「風帆」形主塔,它寓意國際港口大都市——天津正乘風破浪、日益繁榮。
北安橋橋頭雕塑採用西洋古典表現形式,吸取中國傳統,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寓意東南西北四方平安,橋墩雕像為青銅正面裝飾盤龍,橋欄柱基上為四尊舞姿各異的樂女、金光閃閃,造型高貴典雅。
2018年的最後一天,
天津又多了個地標性建築。
周大福金融中心被點亮,
樓高530米,
享有「北方之鑽」的美譽;
更有更有意思的名字——
「津沽棒」。
天津周大福金融中心(津沽棒)
天津廣播電視塔地處天塔湖中央,就像待發射的火箭,隨時準備衝上雲霄。
濱海站的貝殼形狀網殼穹頂結構,是世界上最大的單層網殼結構。
天津麗思卡爾頓酒店位於和平區大沽北路,乃是津城地標式的五星級酒店。近景的紅磚與酒店的立面顏色高度融合,華燈初上之時,酒店就像一座歐式城堡一樣隱匿在森林之中。
小白樓區域的建築群在夕陽餘暉的映襯下,就像曼哈頓一般。
一年之中,只有幾天時間,日出的光芒正好在凱旋門中間縫隙透出。
小船在水上公園的水面上游弋,城市中的綠肺。
拍攝於2017年的全運會期間,天津奧體中心的三個場館以及周邊的高樓都做了夜景燈光亮化,從高空中俯瞰場館,猶如三艘飛船一般,美輪美奐。
奧城晚霞:天津作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協辦城市,奧體中心被列為重要建設項目。
天津,
東臨渤海,北依燕山。
兼平原之秀美,得山水之滋潤。
以海河為軸線,
水拍河岸,潮起潮落,
中西合璧,古今相融。
點擊下圖購買
《華夏地理》2018/2019年典藏版
進入《國家地理》官方微店盡情選購
如果你看了這篇文章,
就點一下「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