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一朝成名,只有百鍊成鋼!中國女排締造的輝煌,必將經典永存!
|作者:二水
十戰十勝,中國女排奪冠!
就在剛才,女排姑娘們以25比14、25比21、25比16輕取塞爾維亞,提前一輪蟬聯2019年女排世界盃冠軍!
圖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14天前,女排姑娘們高歌猛進,過關斬將。冠軍,無疑是對這所有的辛勞最好的報答。
9月14日,3-0戰勝韓國;
9月15日,3-0戰勝喀麥隆;
9月16日,3-0戰勝俄羅斯;
9月18日,3-0戰勝多米尼加;
9月19日,3-0戰勝東道主日本;
9月22日,3-2戰勝勁敵巴西;
9月23日,3-0戰勝美國;
9月24日,3-0戰勝肯亞;
9月27日,3-1戰勝荷蘭;
9月28日,3-0戰勝塞爾維亞!
中國女排成為了歷史上第一個女排世界盃五冠王!
郎平和姑娘們用汗水和淚水再一次捍衛了中國女排的地位!郎平也拿到了自己排球生涯的第四座世界盃冠軍,同樣創造了歷史。
更值得驕傲的是,中國女排也捧起了三大賽中的第十個桂冠,追平古巴隊。
不久前,郎平在採訪中說「每一次身披國家隊戰袍,中國女排的目標都是:升國旗、奏國歌!」這一次,姑娘們再一次做到了!為你們驕傲!
賽後,這群可愛的姑娘們還發了一支MV,為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上祝福。
大家都對自己狠點
從9月10日出發踏上世界盃征程到現在,中國女排已經在日本度過了半個多月的時間。這半個多月無疑是艱辛的。
本次世界盃,女排姑娘們一路奮勇前行,又一次讓人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精神的力量。
她們堪稱見過大風大浪、經驗豐富、心理素質過硬,但除朱婷、顏妮和丁霞外,袁心玥、龔翔宇和張常寧等人還是因年輕略顯經驗及抗壓能力不足。坐在賽場邊的郎平指導,要不時地暫停比賽,為姑娘們解壓,擺脫心理壓力。
9月23日,姑娘們3-0戰勝美國獲得七連勝,「冠軍」的字眼也從那時起被人們一次次提起。
而面對赫赫戰績,扛著隊伍拿下七連勝的朱婷輕描淡寫地說:「中美之戰只是過程中的一戰,我們還要努力!」到了晚上,郎平帶著隊伍,一如之前備戰的每一天,看錄像、開會,不被冠軍的呼聲所沖昏頭腦。
直到27日,姑娘們拿下荷蘭,豪取九連勝,「冠軍」的呼聲越來越高。可比賽結束後,球隊迅速回到酒店,進行賽後恢復和針對塞爾維亞的錄像學習。
郎平和教練組也不敢放鬆,依然是在錄像學習會之後繼續進行比賽的戰術準備,一直忙到夜裡12點才休息。
今天對陣塞爾維亞,郎平派出了朱婷、袁心玥、張常寧、顏妮、龔翔宇、丁霞、王夢潔,延續最強首發陣容。比賽過程中,她的那句「大家都對自己狠點,該摔就摔,該保護就保護」,讓人印象深刻,更讓人心疼……
整個大賽期間都在公眾面前不苟言笑的郎平,一直到冠軍落袋的一刻,臉上才露出了一絲笑容,但心裡還是念叨著下一場收官戰,「雖然還剩一次比賽,明天還要集中精力把它打好,但首先還是要恭喜團隊,恭喜我們的隊員在比賽中能夠堅持到底。」
從骨幹隊員到主教練,多年來,郎平一直辛勤工作在第一線,是中國女排的歷史傳承人。而幾代中國女排隊員以她們團結一致、頑強拼搏、永不放棄的女排精神,影響了幾代中國人。
全民偶像的誕生
38年前,21歲的郎平與隊友們7戰7勝,獲得1981年第三屆女排世界盃冠軍。那是女排的第一個世界冠軍,實現了中國三大球歷史性突破。
來之不易的冠軍,點燃了人們對女排的狂熱之情。也是從那時起,女排精神成了這支球隊的一個代名詞。
奪冠當晚,人們聚在天安門廣場,徹夜高呼:「中國萬歲!女排萬歲!」中國女排收到的賀信、賀電和各種紀念品達3萬件,其中有3000多件都是「點名」送給郎平的。她在最後關鍵時刻的跳扣動作,甚至被製成了郵票。人們親切地稱她「鐵榔頭」,是當之無愧的「全民偶像」!
在那個特別有榮譽感的年代,為了球迷的期盼、國家的光榮與夢想,每個女排運動員幾乎都是一身傷病,骨折、膝蓋磨損都是輕的。作為主攻手,郎平每天對著牆練球。傳球100次一組,她至少做10組,絲毫不懈怠,練到暈倒也是家常便飯。郎平的姐姐說,她身上沒有一處關節是好的,兩隻手的小指經常斷掉。
不僅郎平,所有的女排姑娘們都是在這種高強度的訓練中持續努力著。當然,她們的付出也迎來了開掛的戰績:1982年獲世界女排錦標賽冠軍、1984年獲洛杉磯奧運會女排冠軍……
她們一步一個腳印,鑄印「女排精神」。
1984年國慶35周年遊行時,女排姑娘們在遊行的花車中接受人們排山倒海式的歡呼。在國家的大門忽然向世界敞開的年代,郎平率先享受了「偶像」的感覺。此後,再無運動員享受這般榮耀。
然而,傳說還在繼續。
短短5年間,中國女排實現了五連冠的壯舉,而郎平自己則包攬了三大賽(1982世錦賽,1984奧運會,1985世界盃)的冠軍MVP。
當時,國家隊的仕途已在腳下,郎平卻選擇去讀書。她先是在北京師範大學外語系攻讀英語專業,後來拿著奪冠時發的7000塊獎金,遠赴美國自費留學。
為錢打球
在美國,郎平一開始因為簽證問題只能「吃老本」。後來,她好不容易拿到「工作簽證」,做了一個艱難的抉擇:為錢打球。
為此,遠離球場多年的她開始重操舊業,到義大利打球。她成了義大利排壇第一個中國隊員,又是第一個以世界冠軍隊員資格去打球的運動員。
可長時間的起跳動作訓練,讓郎平的右膝關節磨損嚴重,骨膜出水導致膝蓋大面積腫脹。為了球隊成績,她不得不一邊吃止疼片一邊繼續打球,最嚴重時,只能讓隊醫先抽出積液,再接著練球。
1989年,由於傷病困擾,郎平退役了,但她無法割捨心中對排球的熱愛,以教練身份出現在排球館。
1994年,中國女排成績下滑到世界第八。拿著20萬美元年薪的郎平,因為一句「郎平,祖國真的很需要你」,毅然回國擔任年薪只有6000元的女排主教練。這點錢連給女兒打越洋電話都不夠,但她說:「執教中國女排我從未後悔過」。
郎平的回歸,為中國女排帶來了希望。她帶著女排姑娘們從低谷一點點往上爬:1994年獲得世界盃女子排球賽第三名,1996奪得亞特蘭大奧運會銀牌,1997年獲第九屆亞洲女排錦標賽冠軍,1998年奪得第13屆世界女排錦標賽亞軍……她個人更被國際排聯評為1996年的最佳教練。
女排的好成績可以說是郎平用身體健康換回來的。她每天24小時不間斷地工作,甚至半夜一點睡下了也要爬起來研究比賽錄像,好幾次暈倒在訓練場邊。「鐵榔頭」的身體因勞累成疾亮起了紅燈。
女排重回世界第三,郎平急流勇退,選擇辭職。
「失去的一切,我都要拿回來」
之後,郎平開始了國際「打工族」的生活。她先是在義大利職業排球聯賽上,分別將摩迪納和諾瓦臘兩支球隊送上了冠軍寶座,又在2005年受邀擔任美國女排總教練。有郎平的地方,就有奇蹟上演。美國女排2007年獲排球世界盃第三名、2008年北京奧運會首次獲得銀牌,震驚了世界。
有網友戲稱,2008年北京奧運會成了郎平教練成果展。「郎平一隊(中國隊)」擊敗了「郎平三隊(義大利隊)」,又要和「郎平二隊(美國隊)」爭奪冠軍。這三支球隊,都帶有郎平的痕跡。不得不承認,能夠在當今左右排球界格局的人,當屬郎平。
當時的人們,對她的心態是很複雜的,有些人抓住郎平做美國主教練的事情不放,為什麼曾被樹立成榜樣的郎平要帶著外國球隊打中國?
即便背負罵名,郎平內心依舊坦蕩。「我是中國人。我感到很驕傲,因為這顯示中國排球受到了認可和尊重。」但依然有不少人,把中國女排未能成功衛冕的怨氣撒到她頭上。這些人或許忘記了,在美國生活了那麼久的郎平,始終保留著中國國籍。
2012年倫敦奧運會,郎平在演播室解說女排中日八強戰。那一場,中國隊2-3輸給了日本,每局都只輸2分。比分刺痛了國人的心,更刺痛了郎平的心。眼淚一直在眼眶裡打轉,她憋到演播室外才敢流下。
咱不能連日本都打不贏啊!
2013年,中國女排在國際排聯公布的世界排名中僅列第五位。中國排協決定主教練競聘上崗,郎平在最後時刻決定參加競聘。身邊的不少朋友都勸她不要接,但她說:「接!為何不接!30年前我可以,30年後依然沒問題!」
最終,霸氣依在的郎平,不僅時隔15年再度執掌中國女排帥印,還提出了3個「三年走」的階段性目標——一是奪取亞洲冠軍,二是重返世界頂級舞台,三是奧運會爭奪好成績。
重回久違的排球館,郎平語重心長地對姑娘們說:「我們等了這麼久,就是要等一個機會,我要爭一口氣,不是想證明我了不起,我是要告訴人家,我們失去的東西一定要拿回來!」
18米長9米寬的排球場地就此成了煉獄場。教動作前,郎平會親自示範,哪怕訓練結束後,要做至少半個小時的理療。
在細節上,郎平也下足了功夫。隊員哪怕回到各自的俱樂部,她都會細緻地安排訓練計劃,甚至給她們配上視頻。每天訓練前,她會提前到場,檢查地膠是否有隱患,會不會導致球員受傷。
沒有人知道她們花了多少時間修煉內功,只知道郎平回來了,中國女排也慢慢回來了。
2014年世錦賽,亞軍;
2015年亞錦賽,冠軍;
2015年女排世界盃,冠軍;
2016年里約奧運會,冠軍……
時隔12年,中國女排再次問鼎奧運冠軍獎台,郎平激動地擁抱了每個姑娘。她真的做到了「失去的一切,我都要拿回來」!
可冠軍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本次世界盃每場比賽下來,中國隊球員最常說的話就是「我們為這場比賽做了很多的準備」。十連勝就是對郎平和隊員們在賽前精細準備最好的回報和證明。
雖然女排在本次世界盃上打得勢如破竹,但在勝利面前,郎平依然保持冷靜。對於明天最後一場比賽對陣實力相對較弱的阿根廷隊,她則表示,中國女排並不會掉以輕心,「尊重對手、尊重自己,把最後一場比賽打好。」
的確,沒有一朝成名,只有百鍊成鋼!中國女排締造的輝煌,必將經典永存!
明晚,繼續升國旗,奏國歌!
想對女排姑娘們說啥?留言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