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期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探究

2019-08-05   愛農者言



摘 要:集體經濟是公有制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體現著共同致富的原則, 對緩解就業壓力, 增加公共財富和國家稅收發揮著重要作用。而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對於改善村集體財政狀況、增強村兩委班子公信力、精準扶貧落實等有著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將從村集體經濟發展現實意義、當前困境以及新時期如何發展集體經濟三個方面探討新時期農村集體經濟發展。

一、發展集體經濟的現實意義

集體經濟發展將為鄉村全面脫貧、人居環境整治和精神文明建設提供物質保障。農民有了可期待的穩定收入, 就會選擇留在鄉村, 這樣的農村才會充滿生機與活力。這裡的集體經濟發展包括引進外來資金入股投資設廠, 也包括農民集資根據地域特色建立農業合作社。此外, 集體經濟的發展對於農業農村現代化, 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發揮著重要作用, 集體經濟的集約化、規模化帶動下的農產品品牌化將有力推動農業產業鏈的延伸。

發展集體經濟是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重要手段。筆者曾走訪調研山西、陝西、重慶等地的村集體經濟發展現狀。在回答農村黨支部如何在群眾中有力量、有威望這一問題時, 陝西省延安市安塞區茶坊村黨支部書記白光榮同志給出的答案是在村裡因地制宜的建立產業, 讓村民得到實實在在的利潤, 讓村民腰包鼓起來, 群眾自然就擁護和支持我們的工作。白書記說因為忙於村上的工作, 自己家的蘋果收成是村裡最差的一家, 但他不後悔, 他一個人富了不算富, 村民富了就算他窮, 借村民錢也好借。從上一任書記那裡接下了村支書這份重擔, 剛開始也擔心自己做不好, 怕辜負了村民的信任, 沒想到這一做就是20多年, 不能說做的很好, 但他做到了問心無愧。現階段, 中央提出供給側改革, 白光榮準備帶領大家調整山地蘋果品種, 增加櫻桃種植面積, 壯大產業發展規模, 推廣現代農業生產技術, 打造光榮牌山地蘋果, 走「一村一品」發展道路, 將山地蘋果賣得更好、銷得更遠。用他自己的話說, 「只要我們自己動手, 勤勞致富, 就有決心把茶坊村建設的更加美好。」因此, 我們說可變現的產業投入才能減少農村的人才流失, 實現農民在家門口的就業, 讓鄉村充滿活力與生機。

二、目前村集體經濟發展的困境

發展集體經濟的資金短缺。政府支持性資金的全局性考慮與基層迫切需要資金支持的矛盾。集體經濟啟動要考慮諸多因素, 資金來源、租地用地、利潤分配等每一個環節相比私營經濟要更為謹慎和複雜。村級集體經濟以相對封閉的社區經濟為主, 產業規模較小。大多數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受制於自有資金、資產和資源, 沒能走出社區尋找開發項目, 或參股到其他市場主體中進行投資經營, 集體經濟單線作戰, 未能形成合力, 因而在市場經濟中缺乏競爭能力。由於承擔著保障農村基層組織正常運轉以及提供農村公共服務等政府職能延伸的角色, 導致集體經濟回本周期長, 對投資者吸引力不足, 社會資本進入意向不夠。

群眾對於集體經濟的認同感和關切度不夠, 部分群眾對於集體經濟發展的長遠意義認識不夠, 部分幹部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意識淡薄。同時, 由於村級組織換屆周期短, 幹部變動較為頻繁, 使得村幹部對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長期規劃和設想執行和落實力度差, 導致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缺乏內生動力。

鄉村人才特別是集體經濟經營管理人才匱乏。一是經營管理人才隊伍業務能力較差。大多數村級集體經濟組織未設置獨立管理者, 董事會成員既是決策者又是經營者, 「既當裁判員, 又當運動員」容易造成決策上出現「一言堂」, 極大地影響了村級集體經濟的發展。同時, 村級財務人員專業素養較低, 多數不具備會計從業人員資格、沒有經過專業培訓, 對集體資產管理能力有待加強。

三、如何發展集體經濟的思考

黨建引領全局工作, 自力更生謀發展。充分發揮黨支部、黨員在集體經濟發展的引領作用, 築牢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基地。注重示範引領, 發揮「帶動」效應。兩委班子帶頭學習不同基礎、不同類型、不同模式的集體經濟發展示範村發展路徑, 注重總結提煉經驗。村兩委班子要仔細研讀中央及地方的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最新政策, 積極尋求政府產業扶持資金支持。充分利用地區產業優勢、人文環境開展產業規劃布局。充分發揮盤活項目資金、集體資產和招商融資的優勢, 積極引進龍頭企業和優質資源, 通過參股、聯營、合資、合作等方式加以開發利用, 激活社區集體產業發展鏈。

成立集體經濟發展領導小組, 協調創新經濟體建設中的重大問題, 監督公開實施進展情況, 適時對經濟體發展趨勢進行規劃和中期評估, 確保經濟目標任務有計劃、有步驟地落實。同時, 充分利用各種媒體資源, 加強規劃實施宣傳, 讓群眾通過多種渠道參與集體經濟規劃實施的決策和監督, 保障群眾參與規劃實施的知情權和參與權。

做好前期集體產業初步規劃, 以紮實行動爭取政府資金支持。在著力爭取政府資金幫扶的同時, 做好集體經濟產業布局前期鋪墊工作。比如外部投資資金支持、基本設施的初步規劃、村民的思想動員、產業布局的規劃、外出學習等。把腦海中的構想轉化為發展集體經濟的鄉村振興構建的有血有肉的規劃圖。

幹部深入群眾, 做好思想動員。針對社區集體經濟薄弱, 以及部分村幹部、村民不願發展、不會發展、不敢發展集體經濟的現狀, 村兩委班子成員要深入農戶家中, 找准思想問題, 研究思路。組織召開發展社區集體經濟現場會, 表明兩委班子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決心和態度, 引導村幹部除「等、靠、要」思想, 解決畏難情緒, 樹立敢闖、敢試的新觀念, 增強主動擔當、主動發展的意識, 不斷破除思想壁壘。

創新融資方式, 多渠道擴大集體經濟收入來源。通過資源變股權、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民等市場化運作的辦法和手段, 參與收益分配, 激活資源要素、盤活土地資源。通過全面清查農村集體土地資源, 按照「盤活要素、開發資源、增加收益」的原則, 將閒置的荒田、荒林、荒塘、荒坡等集體資產, 通過依法出租、承包、股份合作等形式, 實現集體存量資產增值。挖掘村集體資產、資金、資源潛力, 尤其是閒置的鄉村小學校舍等固定資產, 以公開招標承包、對外租賃或投資入股等形式, 促進閒置資產利用。採取「能人投資+村集體資金入股+村集體土地入股」的模式, 由返鄉人才投資冷庫、物流站等、農家樂等, 不斷延伸集體經濟產業鏈。

謀求合力聯營, 以合作謀發展。多個村合力發展集體經濟是解決村級集體經濟發展中一村單打獨鬥面臨的產業規模小、發展資金匱乏、成本高、增收途徑少等問題的有效途徑。如針對城中村等連片村莊可聯合發展物業經濟。一些城中村、城郊村由於受規劃和用地指標的限制, 存在老舊小區物業管理市場不願介入的情況, 但是群眾對於改善人居環境又有著迫切需求。為此, 各相關村集體可聯合投資, 共同建設物業項目, 組建聯營經濟實體。鼓勵由多個村級集體經濟組織共同出資組建經濟聯合體, 按照現代企業經營理念共同發展集體經濟。

加強人才引進, 提供智力支撐。選拔和引進高素質的集體經濟經營管理人才。把帶領群眾共同致富能力強、人品好、群眾信賴的致富帶頭人選進村級集體經濟組織領導班子。開展業務培訓及外出學習, 著重對村級集體經濟組織領導班子成員, 開展農業先進技術、市場營銷、工商管理、電子商務等方面的公共培訓, 以提高村級集體經濟經營管理隊伍的整體素質和經營管理能力。組織到集體經濟發展示範點參觀學習, 開拓帶頭人的視野, 提高他們把握市場、識別市場風險的能力。尤其要注重培養後備隊伍和青年農民, 鼓勵本村畢業大學生返鄉創業或工作, 將有管理能力、有開闊視野的年輕人充實到村級集體經濟組織的隊伍中去。

四、總結

我國農業人口眾多, 只有不斷壯大集體經濟, 讓廣大農民切實富裕起來, 我們國家才能不斷從富裕走向富強。在《擺脫貧困》一文中明確指出, 發展集體經濟是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保證, 是振興貧困地區農業發展的必由之路, 是促進農村商品經濟發展的推動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 發展集體經濟將是鄉村振興戰略實現的必由之路。

作者:楊澤明 華中科技大學人文學院哲學系

來源:智庫時代2019年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