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難之役後成吉思汗後裔東征復國,明成祖為此一度擱置遷都北京

2020-10-07     新車測評

原標題:靖難之役後成吉思汗後裔東征復國,明成祖為此一度擱置遷都北京

1399年時為燕王的朱棣發動「靖難之役」,集結10萬大軍自北京出發,直奔明朝都城南京而來,經過3年的征戰,1402年朱棣攻占了南京城,建文帝落荒而逃。1403年朱棣在南京稱帝,改年號「永樂」,並著手遷都北京。可是就在這個時候,西方一國強勢崛起,讓剛剛經歷政變洗禮的朱棣措手不及,為此他暫停了遷都一事,開始糾集人馬準備迎戰。究竟是哪個國家,讓後世尊稱雄才大略的永樂帝竟這般慌了?

它就是14世紀末崛起的帖木兒帝國,其大汗名曰帖木兒,自稱是成吉思汗孫子撒班(察合台之子)的後裔。1336年帖木兒生於西察合台汗國治下的撒馬爾罕以南的謁石,由於家族和王室的姻親關係,帖木兒便在軍中任職參贊。1362年西察合台汗國發生內亂,帖木兒因為擁戴王子塞因被政敵打斷了腿,因而此後他又被稱為跛子帖木兒。幸運的是最終帖木兒幫助塞因擊敗了政敵,1370年帖木兒便除掉了塞因,自立為王,從此開始了他一生的對外擴張生涯。

1375年揮軍東向歷經4年滅掉了東察合台汗國,此戰雖然勝了但帖木兒深感國力不支,至此他止戈為武大力發展生產組織經濟建設。1388年經過10年的休養生息帖木兒一舉征服了西方強國花拉子模。緊接著1393年,又著手向西南擴張版圖,吞併阿富汗,逼迫伊爾汗國納歲上貢,襲擾金帳汗國。1398年帖木兒開啟了新一輪西征,他先是侵占印度,繼而進犯小亞細亞,1402年在裏海海域大敗鄂圖曼土耳其帝國,俘虜土耳其國王蘇丹拜牙(即巴耶塞特一世)。

1404年在擊敗鄂圖曼土耳其後,帖木兒並沒有一路向西滅掉已經奄奄一息的拜占庭帝國,他選擇揮軍向東進攻大明朝(由於帖木兒打擊了鄂圖曼土耳其帝國,就這樣拜占庭帝國得以喘息幾十年,不過後來帖木兒死後它還是被土耳其滅亡了),妄圖恢復當年成吉思汗時期蒙古帝國的版圖。此時,大明王朝剛剛歷經一場叔侄奪位的餓「靖難之役「,元氣大傷,剛剛即位的明成祖還沉浸在初登大寶的喜悅中,此時他正在督促六部加緊籌備遷都北京事宜。可是西線戰報突然傳來:帖木兒親率110萬大軍進犯邊關。

據史料記載,當時聽到這個消息的明成祖朱棣著實嚇了一跳。根據明朝實力也可以在短時間內召集七八十萬大軍,只是自己剛剛竊奪江山,四海還未完全降服,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開戰,難免那些覬覦皇位的人趁機發難,裡應外合。朱棣越想越明白事情的輕重與緊迫,據悉當時他立即叫停了遷都一事,南京城進入警備狀態,並傳召各地,迅速調集大軍集合。

大概是上天眷顧朱棣吧,讓他在奪位成功後又將這場災難消弭於無形。1404年11月,帖木兒親率110萬大軍叩關(除去後勤軍備和新兵實際上只有50萬),然而就在這個時候,69歲的帖木兒因為馬上飲酒過度,失足跌死在馬下。50萬大軍瞬間群龍無首,最後經最高軍事會議決定,遣使明廷罷兵議和;朱棣此時政權新立,內患未平,當時不想妄動兵戈。最後兩國各自退兵,明成祖躲過劫難後,迅速清理朝中鼴鼠,經過幾十年的勵精圖治,終於讓大明王朝迎來了永樂盛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IB_jAXUBeElxlkkas3L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