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惡不作的村霸、涉黑犯罪、婦女被迫賣Y、政商勾結、保護傘……
我從未想過還有一天能在大銀幕看到如此敢拍的國產電影——
《掃黑·決戰》
這是國內首部以「掃黑除惡」行動為題材的電影。
憑《隱秘的角落》火出圈的張頌文,和演技派姜武同台飆戲,令人賞心悅目。
金世佳再度飾演反派,跋扈囂張暴戾,貢獻了全場最具藝術感的一場戲:
橋上撒冥幣。
不少觀眾看完的第一感受是:
敢拍,真實。
《掃黑·決戰》涉及的案件,原型來自全國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的部分真實案件。
掃黑除惡,現實比電影更加魔幻。
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電影背後的四大原型:
01 村霸連任村支書12年
電影開篇是魏河縣趙家村暴力強拆導致村民死亡的案件。
村中惡霸趙氏父子,隻手遮天,行賄牟利欺壓村民,儼然把自己當成了土皇帝。
村霸趙氏的原型,是洛陽市興華鎮董寺村狄治民。
在村民的眼裡,他有著兩張面孔:
一張是農村基層組織的帶頭人;
另一張是涉黑組織的帶頭大哥。
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狄治民以家族成員為主,在董寺村成立了「十八兄弟會」。
藉助家族勢力成為村中一霸。
2005年村裡舉行換屆選舉村主任,狄治民不滿投票結果,帶人大鬧選舉現場。
在場兩百多村民沒有人敢吱聲。
當上村委會主任的狄治民,揚言統治鄉里,並放話自己死了,兒子繼續當,兒子死了孫子繼續當。
董寺村本是國家重點扶貧對象,中央每年會撥款給董寺村的村民。
狄治民利用手中的權力剋扣扶貧款,並以此來威脅村民免費幫他們家族辦事。
當選之後的狄治民,暴力和權力並用。
任人唯親,改組村委會,基層組織逐漸變成了狄治民的一言堂。
所有監督對他形同虛設。
長年冒領國家下發的各項惠農扶貧資金。
就這樣,狄治民和其家族勢力統治控制董寺村長達12年。
隨著掃黑除惡的號角在全國吹響,狄治民統治全村100年的霸業美夢被掃黑鐵拳砸得粉碎。
02 三年超6029億涉黑資產被查
看完電影我們知道,張頌文飾演的曹志遠就是那個雙面人。
表面是為民請命的父母官,背後卻一再縱容同父異母的弟弟孫志彪為非作歹。
曹志遠的原型是原遼寧省莊河市市長徐長元。
徐長元一共有七個兄弟姐妹。
家族式犯罪,全員參與。
徐長元的官位越大,他的家族勢力滲透得就越廣。
一個拆遷項目,只要徐長遠稍作干預,家族就能空手套白狼地賺到5億補償款。
在電影里,濱河集團林巧兒乾的就是這種事。
拿到項目之後,再低價轉給承包商,而且還拖欠承包商的工程款,逼得承包商走投無路後,讓他們去找孫志彪借高利貸。
只要你欠債不還,孫志彪等人就開始暴力討債。
在現實中,徐長遠家族乾的可比孫志彪要狠得多:
有的被害人被挑斷了腳筋,有人被逼砍斷自己的手指,還有人被非法拘禁,你逃跑他就用車把你碾壓致死。
以官養商,以黑護商。
徐氏家族涉黑資產高達百億。
他的企業幾乎覆蓋了當地所有的領域。
經過20多年的經營,黑白不在分明,所有對他有利的人都被他腐蝕分化,為他所用。
隨著掃黑除惡的號角在全國吹響。
徐氏家族樹倒猢猻散,像徐氏家族的涉黑勢力在全國還有不少。
三年來,全國共查封、扣押、凍結涉黑惡犯罪資產6029億。
03 雲南黑老大強迫婦女賣Y
電影里孫志彪的夜總會,利用女色俘虜當地公職人員。
泳池選秀讓人大開眼界。
還開發出「一百塊錢一根火柴棍選美女」的特殊服務。
對於不服從自己的女性,強迫對方XD,用DP控制對方,讓對方無條件服從自己。
全然不把女性當作人來對待。
孫志彪的原型是雲南大理多家娛樂場所老闆鄧利勇。
長相看上去清秀斯文,實際上是當地特大涉黑組織的「黑老大」。
鄧利勇通過暴力、威脅、敲詐勒索控制住了大理市多家酒吧、KTV等娛樂場所。
組織200多名女性從事S情服務(其中還包括未成年少女),並對這些女性工作者制定嚴苛的規矩。
完不成KPI就扣錢,不聽話就打,即便真的打死,也沒有人敢吱聲,就是這麼囂張。
通過組織賣Y,鄧利勇獲利超過3000多萬。
在鄧利勇的糖衣炮彈下,執法人員收下黑金淪為「保護傘」。
接受賄賂的公職人員多達130多名。
他所持有的娛樂場所每一次都能從「掃黃打非」中被摘乾淨,全在於執法人員暗中提前通風報信。
以前不懂事看都市黑道小說會感慨:「寫得太假太誇張了」。
然而現實比小說還離譜。
04 三任公安局長成為「保護傘」
電影里的公安局長魏大勇對孫志彪的違法行為視而不見,多次不配合掃黑專案組的調查工作,甘願淪為黑惡勢力的「保護傘」。
現實中比較有名的一個案子,是海南「黑老大」黃鴻發案。
作惡30年,三任公安局長成為「保護傘」。
黃鴻發身後的黃氏家族,從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以開設地下賭場起家,壯大之後把黑手伸向砂石場、娛樂場所、農貿市場等十多個行業領域。
正因為有公安局局長在撐腰,黃鴻發猖獗了30多年還安然無恙。
光一個公安局局長就收受賄賂522萬。
對於不受誘惑的公職人員,黃鴻發也有自己的辦法,通過迂迴戰術,先套關係,再慢慢地走近,慢慢地再拉攏你,誰跟你好,馬上就靠上去,把你身邊所有的人都變成他的人。
就剩你一個,你說你能怎麼辦?
End
看完原型才發現,《掃黑·決戰》的尺度只有原型的十分之一。
尺度從來不是這部電影的賣點。
近年來,國家掃黑除惡力度不斷加大,我們有幸能在大熒幕上看見這類題材的電影,其實也反映了國家掃黑的決心。
陽光之下,必有陰影。
但只有看見,我們才能進一步掃除。
因此,能夠看見,就是很大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