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應該如何定義「博物館」?

2019-09-12     當代油畫

「博物館」這個詞我們都認識,但很少有人能說出來它的定義。

1979年6月,國家文物局頒發的《省、市、自治區博物館工作條例》是指導博物館全面工作的法規性文件。

《條例》明確:博物館「是文物和標本的主要收藏機構,宣傳教育機構和科學研究機構」,「博物館通過徵集收藏文物、標本,進行科學研究,舉辦陳列展覽,傳播歷史和科學文化知識,對人民群眾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社會主義教育,為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水平,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貢獻」。

現在看來,40年前的這個定義已經無法滿足21世紀人們的精神需求了。

【請用「博物館是____」造句】

國際博物館協會(簡稱ICOM)也一直在關注這個問題,並在前幾個月向協會的會員國及其他相關組織發布了一項徵集——為「博物館」(Museum)重新下定義。

根據國際博物館協會官網公布的信息,從今年四月開始,截至目前,已經收到來自世界各地的269條提議。

這裡我們先看中國和其中幾個平時較為熟悉的國家是如何思考並重新定義「博物館」的:【中國】博物館是通過物的搜集,研究,教學以理解人和世界發展的社會機構。【西班牙】博物館是保護、保存、文獻、研究、展覽、傳播和保護對人類有重大意義的文化遺產的機構,無論是物質的還是非物質的。博物館擁有一個致力於社區社會發展的透明組織。【德國】博物館是為公共福利服務的機構,是為了長久存在而建立的。為了未來,它保存了物證(關於自然,關於一種文化,關於文化),並創造了關於這些對象的內部和外部知識。【義大利】博物館是服務型社會發展過程中的一個永久的非營利機構,用來交換思想的向公眾開放的地方,在這裡可以獲取、保存、研究、交流和展示有形和無形的人類遺產,同時還是起到教育、研究和娛樂目的的一種環境。【美國】博物館是文化的管理者。它不是定義文化,而是試圖將文化描述為由選民社區制定的,並為多元文化的實踐提供聚集場所和支持的平台。博物館是由公眾委託保管他們所保管的物品的,並有責任使這些物品向公眾開放。【英國】博物館通過展覽和展示來收集、保護和傳播遺產。它們是公共機構,使文化遺產呈現在世人面前並為所有人所接受。博物館是教育和娛樂的代理人,通過研究和展示,具有領導社會、文化和智力變化,造福人類發展的力量。

提議實在太多,這裡我們就不一一列舉。語言能力強大的網友,可以自行在ICOM官網看看這269個條目的原文。

【一個提議引發的爭論】

圖片來自ICOM官網

從1946年國際博物館協會創立以來,博物館定義一直都對博物館和博物館專業人員發揮了核心作用,並成為國際博物館界的參考。

2016年,國際博物館協會米蘭大會之後,一個新的常務委員會(The Committee on Museum Definition, Prospects and Potentials,簡稱MDPP)被任命來研究博物館定義。MDPP探討了在多樣化和快速變化的社會中,博物館的共同條件、價值和實踐存在著深刻的差異。委員會將各成員之間的廣泛對話與專門的專家論壇結合起來,處理社會中模稜兩可和常常相互矛盾的趨勢,以及隨後博物館的新條件、義務和可能性。

主導此次新定義項目的丹麥策展人耶特·桑達爾(Jette Sandahl)認為當前的定義忽視了「文化民主」的要求,「沒有講21世紀的語言」。所以她提出了一個新定義的擬議:博物館是針對過去和未來進行批判式對話的民主的、包容的、多重語境的空間。博物館能夠意識及應對當前的衝突和挑戰,為社會保管文物和標本,為子孫後代維護多樣化的記憶,確保所有人享有平等靠近遺產的權利和機會。博物館不是為了盈利。它們具有供人分享的性質和透明度,並與不同社區在收集、保護、研究、解釋、展示和增進人們對世界的理解方面進行協作,旨在為人類尊嚴和社會正義、全球平等和全球福祉作出貢獻。

然而,這個擬議的博物館新定義卻並不是從269個新提議中挑選出來的,而是由桑達爾領銜的委員會在內部挑選出來的。

都說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關於「博物館」的新定義,恐怕可不止一千個。國際間關於這個事情的討論也越來越火花四射。

桑達爾擬議的博物館新定義在剛剛提出時就很快遭到了反對。

圖片來自ICOM官網

國際博物館協會法國方面的負責人朱麗葉·拉烏爾-杜瓦爾(Juliette Raoul-Duval)譴責稱,這是一份「意識形態」宣言,「未經徵詢」博物館協會的其他各國分支機構的意見就發表了。上世紀70年代「新博物館學」運動的早期支持者Hugues de Varine,此前也是國際博物館協會的一位主管,他也注意到了「新定義」這個事情。根據外媒的報道稱,他對這個「意識形態導言」的「誇大其辭」感到驚訝,認為它沒有把博物館與文化中心、圖書館或實驗室區分開來。

也有媒體報道稱,早在今年6月,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內部的不同「利益」團體之間就已經開始出現不和。當時,由於桑達爾的提議,巴黎第三大學(也被稱為新索邦大學)教授、國際博物館學委員會(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Museology)主席François Mairesse選擇了辭職,因為他認為這與過去兩年一直在討論的內容相違背。

圖片來自ICOM官網

「『定義』應該是針對一個對象標的的簡單而精確的描述,(桑達爾提出的)不是一個『定義』,而是一種對流行價值的陳述,它過於複雜,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偏離了常規」,Mairesse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道。

「大多數法國博物館——從羅浮宮開始——很難符合這一定義,認為自己是『多重語境的空間』」。結果波及可能會很嚴重。國際博物館協會的這個聲明可以列入國家或國際立法,而法學家是不可能複製這一文案的。」

圖片來自ICOM官網

很多批評家也贊同Mairesse的觀點,認為這個新定義太過政治化、對博物館的定義也太過模糊。而且儘管兩段內容的描述看似很寬泛,但卻有社交媒體的用戶在回應國際博物館協會提議的這段導言文本時指出,它沒有特別提到博物館作為一個教育空間的存在意義。

圖片來自ICOM官網

【21世紀應該如何定義「博物館」?

8月1日,博物館聯盟(Museums Association)在Twitter上面發起了一個投票,想知道人們對於新定義的看法,是否準確捕捉到了博物館在21世紀的準確定義,但是226位參與受訪的人中,62%的人群的回答是否定的。

圖片來自ICOM官網

9月2日,第25屆國際博物館協會大會在日本國立京都國際會館開幕,來自全球100多個國家的數千位博物館館長、專家學者及相關文博人員參會。

此次國際博物館協會大會以「傳承文化的博物館——立足傳統走向未來」為主題,旨在提供一個思考博物館應該如何在社會發揮關鍵作用的論壇,將博物館作為文化中心,創造新功能,在豐富未來的同時,擁抱傳統。此次大會將從全球話題與博物館、當地社區與博物館、博物館定義及系統三個方面進行討論。原定於大會最後一天,也就是9月7日要進行的關於博物館新定義的投票表決,最終還是被推遲了,而且會上也沒有確定何時再投票,甚至也沒有提出關於新定義這個事情的後續進程。

圖片來自ICOM官網

國際博物館協會在會議之後的新聞稿中寫道,「協會成員之間進行了深入而健康的辯論之後,大會決定推遲對新博物館定義的投票。這個決定獲得了70.41%的贊成票。」

協會主席Suay Aksoy表示:「這已經是國際博物館協會有史以來最民主的一次會議進程,後續的討論仍會繼續」。他同時還表示,協會成員將會與所有國家和國際委員會進行互動,討論這些新概念的可實施性和人們對新概念的吸收消化能力,新定義將是此前提出的擬議的補充和修正。

「這不是結束,這只是重新定義過程中的另一個開始」,Suay Aksoy說道。

來源:雅昌藝術網

-END-

我們尊重原創,所推內容若涉及版權問題,

敬請原作者告知,我們會立即處理。

聯繫我們

地址:北京市宋莊國際藝術區龍吟雅風

官網:http://www.art579.com

投稿郵箱:art579@163.com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I7IIOG0BJleJMoPM0KR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