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真愛你的女兒,就別讓她毀在無知手裡

2019-11-24     學樂幫資訊頻道

01

五年前參加單位組織的交流會時,認識了一位姑娘。


後來因為工作交集,我和她相處了大半年,彼此很聊得來,經常一起約飯。

姑娘南方小鎮出身,家境一般,只是年將三十,還沒有婚嫁。

公司組織的聯誼會,姑娘每回都藉口不去,平常也總是宅在家,只要有任何牽線可能的約會都一律拒絕,似乎是在有意避開什麼。

一次聚餐,我小心開口,問她為什麼沒有談個男朋友的打算。

她看我一眼,放下筷子:「因為我不懂,不會,不敢。」

我皺眉,姑娘給我講了自己的經歷。

她父母都是普通的公職人員,媽媽溫柔賢惠,爸爸嚴肅認真,典型的中國式家長。

作為家中獨女,姑娘從小就屬於被管得密不透風的那一派。

平常上下學都是父母接送,不被允許單獨和同學吃飯,跟異性更沒有說過幾句話。

於是小女孩對愛情的幻想,都來自於傻白甜的偶像劇,以及女生之間傳閱的無腦校園小說。

考上大學後,姑娘才算是第一次擁有自己的圈子,也遇見了自以為「對的人」。

寢室樓下擺的心形蠟燭讓她感動得稀里嘩啦,映著燭光的一束玫瑰就讓她熱淚盈眶,周圍女生的哄鬧和艷羨的目光讓她以為自己遇到了真愛。

一個點頭,姑娘開始了初戀。

一個學期的時間,男孩子的渣男屬性暴露得徹徹底底:搞曖昧,冷暴力,不上進,還作踐人。在朋友圈炫耀姑娘有多倒貼自己;不允許姑娘有自己的社交圈;總是明里暗裡地嘲諷她的進取心和努力......

姑娘被折磨得患得患失,整天自我懷疑,吃不好睡不穩,在寢室暈了過去。醫生診斷:極度營養不良+中度抑鬱。

姑娘說:「我花了幾年的時候才走出來,可現在仍心有餘悸。後來想想,是我被父母保護的太好了,他們教我要善良,卻從沒教過我人心險惡。

被玻璃罩隔離起來的玫瑰花,風吹不到,雨淋不著,一直單純無憂地生長。

當有一天花匠撤掉這個玻璃罩,蟲子會啃食花的枝葉,風雨會吹打脆弱的花瓣,就連小到可憐的螞蟻,都會成為花的致命威脅。

把一切的未知,不論好壞都從孩子身邊隔離,這樣家庭養大的孩子,不叫單純,叫無知。

無知的對面,是不清醒,不睿智,不懂得如何修煉自己的內心,去變得成熟。

剛走出家門就被騙,無知才是最大的原罪。

02

《奇葩說》第六季里有一期,節目組請了新褲子樂隊的主唱彭磊來當嘉賓。

當期的辯題是「大學必修戀愛課,你支持嗎?」,馬東問他希不希望女兒多接觸戀愛,彭磊表示非常支持。

平時有適合的演出,彭磊都會儘量帶著女兒去,雖然她年紀小,但多看一些社會上亂七八糟的人是好的。

他說:「一般女孩都是因為無知才上當的,讓我女兒先接觸這些東西,以後她長大了,就不會被這些東西騙了。」

我一位博導朋友,在發現讀高二的女兒接受了學校里某個男生的表白後,沒有任何呵斥和責罵,而是帶著她去了兩個地方。

先是帶女兒去酒吧門口站了一會,耳邊聲色犬馬,眼前燈光旖旎,見女兒一直皺著眉頭,眼神鄙夷,朋友才開口:

「這些人里,有你不屑的社交男女,但也有為了生存主動灌自己酒的職場白領。有的人來這裡只是為了放鬆,有的人只是迫於無奈要和生活拚命。」

然後又帶著女兒去了大學的圖書館,他說:

「坐在這裡的男孩,並不都是為了學習。有的只是找了個最舒服的地方玩手機,有的甚至把這裡當作獵艷聖地。因為出入圖書館的女孩子,大多乖巧,天真無邪。她們最大的缺點,是不知世故,看不透人心,而這,恰好成了某些男孩子的制勝把柄。」

待女兒消化掉這些後,父女倆坐下來,徹徹底底地談了一次:

「我希望你有識別人心的能力,想清楚自己到底在幹什麼,我的傻孩子。別指望我會支持你,有些話我一定要說。你做的每個決定,都有可能改變你人生的軌跡。

我帶你去這兩個地方,就是想要你知道,你遇到的每一個人都有兩面性,你得按兵不動,你要閉上眼睛,用心去看。

有些人像甘蔗,剛入口時超級甜,可嚼到後面會越來越渣;

有些人像檳榔,容易讓人上癮,還暗藏毒性;

有些人像楊桃,外面看著十分好看,但不好吃,中看不中用的典型;

但凡你有一絲一毫的不確定性,那就先算了,因為你以後還有大把的時間。」

我是真的很佩服我這位朋友,如果說愛情和人心是女孩的必修課,為什麼不應該由最親近的人用最安全最溫和的方式來幫她們打開書本的第一頁呢?

在女兒身邊築起一道高牆,以為這樣所有的傷害都能遠離她。

可這種「保護」更像是沙灘上用沙子築起來的城堡,一個浪花拍過來,瞬間就會分崩離析。

03

微博博主@陳大力大力陳說過一段話,很有道理:「多認識一點人,你才不會被你狹隘的生活圈子所拖累,不會覺得普普通通認識的一個男生,也能成了你的『非他不可』。
你不會覺得當男生向你吹噓『月入過萬』的時候多麼了不起,你知道更好的人是什麼樣的,所以你不會被誰的高傲,死死地吃住。

多看幾本書,在書里找到適用自己的哲學,體驗它的遼遠和深刻,你便不再覺得『他突然對我冷淡了』是什麼無法消解的難處。

你見過書中人,也仿佛經歷過他們的人生,你知道了真正需要的是什麼,是善良,真誠,敬畏與勇氣,所以你存留著自己的圓融,不會因為周遭的一點幾毛蒜皮而變得尖利。

多去一些地方,了解那裡的生態,那裡的風土人情,看看世界各地的人們都在怎樣活著,你會發現你平時憂心的事兒實在太不值一提。」

耳邊也總是聽見各種各樣的聲音在說:要讓你的女兒多見世面,見多了世面,才能飛往更大的世界。

可我覺得不僅要讓女孩兒見向上的世面,還要見向下的世面。

往上看的是自我成長要具備的修養、眼界、格局,往下看的是不公的社會,難測的人心。

這樣,她才能不會被某個男生的假意關懷打動,不會被CHANEL香水LV包這些閃著光的奢侈品收買。

她會有一雙看透壞人拙劣演技的眼睛,還有一顆在認清生活的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的心。

在飛往更大的世界時,她有最堅韌的翅膀,幫助自己安全著陸。

04

郭德綱在家書里寫過一句話:「知因果,懂善惡,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別再認為保護女兒就是給她築起一圈牆壁,請把牆壁鑿開透光,讓她看清楚周遭發生的一切,有自己的判斷和取捨。

三歲的時候,無知是可愛,可等她再長大一些,無知就變成了傻和蠢,那些社會上難以逃脫的圈套和陷阱,都在等著這樣的女孩往下跳。

在不同的年齡段,就向女兒展示不同的世界。

如果她本性良善,就要提前告知善良的分寸和尺度,不要被人利用;

如果她心無城府,就要提醒她行事謹慎,對陌生的人和事要提高警惕;

一個女孩最好的生活狀態,一定是知世故而不世故,歷世事而存天真,懂得判斷並規避險惡。


信息來源 | 女兒派 ,作者豆媽

如有侵權,請聯繫後台及時刪除。

-----------------------------------------------

看知識視頻、下學習資料、讀教育資訊、找機構、請家教、上「學樂幫」 APP
各大應用市場搜索「學樂幫」即可下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viknW4BMH2_cNUgpYU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