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語裡有這麼一句諺語:「 流れるソーメンのすべてはすくえない」,字面意思是「吃不到全部的流水素麵」,寓意做人不能太貪婪。
但其實,就是天生吃相貪婪的人,也未必能吃到全部的流水素麵,因為吃流水面拼的是手速。
流水素麵最開始大概源自日本九州島高千惠峽的原住民,農夫們夏天在山間勞作時,會劈開竹子做容器,將煮好的麵條放進山泉水中過一遍,不僅口感更勁道,還沁涼解暑。這種吃法一直到昭和34年左右才在全日本風行起來,之後便成了夏季的定番美食。
最早記載這種吃法可以追溯到江戶時代的沖繩地區,在《東恩納寛惇全集5》中,薩摩藩接待駐外機構的在番奉行官員時,在那霸灣的一個小懸崖的一角,從懸崖上落下的一小股清流中放入麵條,官員在中途攔截食用,是在番奉行官員們夏日活動中最大的樂趣。
流水面另外一個發源地則是位於鹿兒島指宿市的唐船峽。
唐船峽的水力資源豐富,從草木繁茂的溪谷中湧出的清流,全年都保持著13度的冰涼水溫,也被認定為「日本名水百選」之一。 這樣的水質自然是素麵的最佳拍檔。
而不停流轉的「旋轉式」素麵吃法正是發祥於唐船峽,不需要用電力來推動水流,單憑水壓就可以運作。在特質餐桌上的圓形器皿中,細細白白的素麵歡快地暢遊,家人朋友圍坐而食,十分愜意。
唐船峽水多自然魚也多,所以與清淡素麵相配的是各種魚類料理,標配就是撒上食鹽烤制的「鱒魚鹽燒」。此外,還有將鯉魚放在味噌中燉煮而成的「鯉濃」,以及將鯉魚刺身放在冰水中讓魚肉緊實的「鯉洗」,都是這裡的招牌菜。
日本各地都有吃流水素麵的地方,最出名的當屬京都近郊的貴船。
據說京都的「潛規則」就是冬天凍到瑟瑟發抖,夏天熱得堪比火爐。自古以來京都近郊有三處避暑川床(納涼床),分別是鴨川、貴船及高雄。而貴船川床最大的魅力就在於相當接近溪流,借流水帶走暑熱,坐在榻榻米上仿佛有天然冷氣。
潺潺的水聲、沿岸山林的盎然綠意,還有蟲鳴鳥語的背景樂,在此用餐又風雅又舒適,被譽為視覺與味覺雙重享受的「川床料理」便是這裡獨有的夏日風情。
貴船川兩側的川床料亭里做流水素麵最有名的,則是位於貴船神社結緣社正下游的「ひろ文(hirobun)」。
每年5月初到9月末,這家店就會開放流水素麵席位(遇雨暫停),每天從上午11點開餐到下午4點,每場素麵大約在20分鐘左右,人氣極旺且不接受電話訂位。
隨著開席一聲鑼響,食客面前的竹道就會隨冰冰涼涼的流水漂過一團團素麵,速度很快,如果你不放下手機,很容易就被下家截胡。
專注起來吧吃貨,此時還拍照發朋友圈你一定會餓肚子的!快狠准地夾起一筷子素麵,浸入醬油、蔥花調製好的的蘸汁,然後大大地吸溜上一口,真是沁涼透心,冰爽Q彈!
等紅色的面漂過來,就表示這一場接近尾聲了。你吃飽沒?
面就是面,不見得多美味,但是過程真的超級有趣了。《蠟筆小新》有一集就是講流水素麵的,歡樂中還帶點哲理,值得一看。
圖片來源
日本旅遊局 / 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贊那度兼職編輯招募中
如果你酷愛旅行/專職美食家/愛好潮流美妝
如果你才思雋永,信手拈來都是美文
贊那度旅行人生就會為你提供一個施展才華的舞台
你還在等什麼?
速度把你漂亮的簡歷和好文章發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