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城蘇州網訊(記者 熊曙光)作為實事工程,老舊小區陽台改造本是一件利民大好事,然而到了婁門新村只能按下「暫停鍵」。實事工程卡在哪裡,居民們為什麼抵制陽台改造,他們有哪些訴求,施工方和主管部門有何回應?今天,記者走進婁江新村了解情況。
東園社區書記趙夢月介紹,婁門新村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長風廠的職工宿舍,這個老舊小區的建築不像其他小區那樣整齊劃一,陽台東南西北方向都有,部分樓房南面不是沒有陽台,就是陽台面積容不下一台洗衣機。
目前,婁門新村總共有18幢居民單元樓,3幢筒子樓,5幢、6幢是同一個戶型,7幢、8幢是同一個戶型,其它都是各式各樣的戶型。
一位居民反映,南面陽台放洗衣機的很少,沒有污水排放,所以不需要排管。放洗衣機比較多的是東面和西面的陽台,而北面的陽台在前些年老新村改造時,已經有雨污分流的管道了。
然而記者發現,好多居民住戶的陽台排水管道不是就近接入樓房雨水立管,就是私排管道接入小區道路上的雨水井,因此這裡的陽台污水收集工程勢在必行。
「大家不是抵制陽台改造,而是因為這個小區情況特殊,需要施工方根據實際情況,設計符合婁江新村陽台改造的具體方案。」趙夢月說。
針對婁門新村陽台位置不統一的情況,施工單位正在尋求解決方案。據工作人員趙詣說,一方面正在重新選擇陽台污水收集管路的走向,同時也在請相關設計單位正在設計徹底解決方案,在整個小區雨水管道的末端加裝雨污分流設施。目前,婁門新村南陽台污水收集小區地埋管工程已經完工。
據介紹,平江片區住宅樓南陽台污水收集工程總共涉及154個小區489幢樓房,目前完成340幢,占總量的70%多。預計到年底,可以完成到總量的80%,把居民同意實施的區域全部完成。
(責編:熊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