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萬確診,死亡數暴增!對抗疫情,英國人開始試用百年前的古老疫苗

2020-04-01     英國那些事兒

截至2020年3月31日上午9點,英國確診人數達到25150人。

過去24小時新觀患者死亡人數新增381人,共計患有新冠的死亡人數1789人

英國的新冠確診人數仍在急劇增加中......

但是,在昨天的新聞發布會上,英國首席科學官派屈克·瓦蘭斯教授(Patrick Vallance)卻表示,英國的疫情增長放緩了!

英國控制措施初見成效

瓦蘭斯教授表示,英國的「社交疏遠」措施似乎已經初見成效,疫情已經開始逐漸放緩。

之所以有如此判斷,瓦蘭斯教授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

1、公共運輸客流量大幅下降

相比於2月份,英國各類公共運輸客流量均出現了大幅下降。

目前,倫敦地鐵的客流量僅為2月底的8%左右,公交不到25%,而這些都有助於阻止病毒的傳播。

2、確診的人數預計放緩

雖然,目前的檢測人數與實際感染人數之間有差異,但近兩日,英國每日確診人數卻出現了下降,預計,隨著隔離政策效果的顯現,預計未來確診數字的增長還會進一步放緩。

3、重症患者增速放緩

現在全英國大概有8,000多位重症患者,而過去幾天內,英國重症患者的增長速度幾乎是一致的。

這也意味著英國重症患者數正在勻速上漲,而未加速上漲,換句話也就是,重症患者的增加呈線性增長而非指數增長。

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應出,英國的隔離措施還是很有效果的。

這重症的8000人里,大概一半在倫敦。但是其他地區的人數也在上漲。因此,大家一起宅在家, 這是整個英國都要遵守的規則。才能戰勝這一切。

4、英國死亡數增長放緩

目前,英國死亡人數增速也出現了放緩的跡象,大致跟法國相同,而義大利和西班牙的增速都大於英國。

而且,這些隔離措施效果的體現具有一定的滯後性,所以,在未來幾周內,英國疫情放緩的跡象可能會更加明顯......

雖然,有首席科學官出來給大家吃定心丸,但今天,英國國家統計局(ONS)公布的一組數字卻顯示,英國的實際死亡人數似乎遠遠多於官方公布的數據。

而且,從已統計的數據來看,英國新冠實際死亡人數可能比官方數據要多24%!

總之,總結一下首席科學官的觀點,他做出英國目前隔離措施有效的判斷,是基於重症入院的人數,而非確診人數。

因為目前,英國的確診人數受到檢測能力的制約。所以確診人數不能反映全國上下病毒傳播的速度。

所以,做出判斷主要是依據重症入院的人數。因為目前英國醫院還沒有滿,只要有符合條件的重症患者,就會及時收治。

同時,因為重症人數占總確診人數的比例,基本在一個確定的範圍內。 所以重症入院人數的趨勢,基本可以推導到全國感染者數量的趨勢。

如果重症人數沒有指數級增長,那說明實際感染也沒有按指數增長。 那就說明控制措施有效,放緩了。

實際死亡人數多於官方數據

一般而言,英國國家統計局(ONS)會定期統計並公布英國各地的死亡人數。

而ONS最新數據顯示,英國新冠肺炎的真實死亡人數,可能比NHS公布的數字要高出24%。

為啥會高出這麼多呢?

這是因為從數據來看,截至3月20日,在英格蘭和威爾斯地區,在死亡診斷書上有「新冠肺炎」字樣的患者共有210人,但NHS同期記錄的死亡人數只有170例。

而在蘇格蘭和北愛爾蘭地區,截至3月20日,NHS統計的新冠死亡病例為8人,但真實數字可能是10人。

如下圖所示,2019年12月28日至2020年3月20日,英國已登記的死亡人數數據

如下圖所示,截至3月20日的一周內,英格蘭和威爾斯各地區的死亡人數

而從年齡段來看,截至3月20日,15歲以上的人群均出現了新冠死亡病例,而85歲以上的老人是最常見的受害者。

一些專家認為,從ONS的數據來看,目前,大家只關注到了那些在醫院重症病房的新冠死亡患者,卻忽視了一些在養老院或家中死於新冠的人

而且,由於英國並沒有進行大規模檢測,很可能還會遺漏一部分人群,所以實際情況與統計數據一定會出現差異。

當然,不排除數據的統計口徑不同,也會對目前的情況有不同的判斷......

但無論如何,英國政府目前採取的「社交疏遠」措施的效果還是顯而易見的!疫情增長放緩便是最好的證明。

之前我們也說過,政府目前的措施主要還是為了阻斷病毒的「傳播」,想要真正徹底戰勝病毒,就只能等待疫苗研製成功了,然而,新冠疫苗的研發還需一段很長的時間,專家也普遍認為最快也要12至18個月。

所以,很多科研團隊也希望能夠從現有的疫苗中找到有效的替代品,最近,就有一項研究表明,人們在嬰兒時期接種的卡介苗也許能夠用於新冠肺炎的治療。

英國試驗用卡介苗對抗抗新冠

在人類的疫苗研發史中,卡介苗的誕生絕對是一件值得銘記的重要事件。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人類對於奪走無數人性命的結核病都束手無策。

直到大約100年前,法國的兩位細菌學家艾伯特·卡爾梅特(Albert Calmette)和卡米爾·介林(CamiIIe Guerin)受到牛痘啟發,經過十幾年漫長的試驗,一起研製了卡介苗。

這種疫苗是由減毒牛型結核桿菌懸浮液製成的活菌苗,也是唯一用於結核病預防的疫苗。

在上世紀50年代左右,卡介苗被引入到了英國,開始給10-14歲的兒童注射。

一直到2005年左右,由於公共衛生水平的不斷提高,結核病出現的幾率大幅下降,英國便停止了大規模的卡介苗接種。

而是將接種對象局限在了那些風險較大的人群,比如嬰兒,或者有較大幾率接觸到結核患者的兒童。

雖然,卡介苗不再進行大規模接種,但最近一些科學家們卻發現,卡介苗似乎可以用於新冠肺炎的治療。

那麼,這樣一款專用於結核病的疫苗為何被專家寄予了厚望呢?

這還得從疫苗的作用機理說起。

一般來說,當病毒、細菌等病原體進入人體後,人體就會的免疫系統就會組成一個「作戰小隊」,抵抗病原體的侵入。

最先參與「抗戰」的就是非特異性免疫系統,也叫做天然免疫系統,主要參與的細胞有巨噬細胞、自然殺傷細胞等,這種免疫系統是人體與生俱來的,但作戰能力有限。

如果天然免疫系統作戰失敗,人體就會啟動特異性免疫系統,這種免疫只針對一種病原體,並非人類天生就有,而是需要後期的產生。

特異性免疫系統會在作戰時產生T細胞和B細胞這樣的淋巴細胞,這些淋巴細胞在與病原體交鋒時,能夠記住它們的樣子,形成抗體,這樣等到下次人體再次被病毒或細菌攻擊時,無需組織過程,這些抗體就能迅速響應,殺死入侵者。

疫苗的注射也是模擬人體被病原體的感染過程,不過,疫苗是將經過「特殊處理」的,致病性較低的病原體注入人體內,並刺激人體釋放出相應的抗體,而當接種人在未來接觸到真正的病原體時,免疫系統早就有了相應的抗體,能夠殺死他們。

處於研發中的新冠肺炎疫苗,防止結核病的卡介苗都是這樣的機理。

不過,看到這,很多人肯定會發出疑問,結核病是由結核桿菌感染引起的慢性傳染病,而新冠肺炎卻是由新冠病毒引起的,雖然這兩種傳染病都會造成肺部損傷,但其病原體真的是相差十萬八千里,為何科學家們偏偏選中了卡介苗作為新冠疫苗的替代品呢?

這是因為,雖然卡介苗也是上述作用機理。但是在接種卡介苗的過程中,除了刺激淋巴細胞產生結核桿菌抗體外,卡介苗還會長時間刺激人體天然免疫系統,增強巨噬細胞的活性,從而在接種後較長的時間內,提升機體的整體免疫力,降低人體被各種病原體感染的風險。

近年來的幾項研究也發現,卡介苗接種可有效預防結核病以外的傳染病。

2016年發表在《英國醫學雜誌》(BMJ)上的一項研究發現,與未接種卡介苗的嬰兒相比,接種卡介苗的嬰兒在出生後第一年死於其他傳染病的可能性要低30%。

而40多年來,英國醫療體系NHS也一直在將卡介苗用於治療膀胱原位癌和預防術後復發中。

鑒於此,荷蘭內梅亨大學、英國埃克塞特大學、希臘雅典大學和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的科學家們,都不約而同的將目光投向了卡介苗,試圖揭秘卡介苗在抗擊新冠病毒方面的價值。

科學家們會招募一些志願者,並將志願者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通過給他們注射卡介苗或安慰劑,觀察卡介苗是否會降低感染率。

倫敦帝國理工學院實驗醫學教授彼得·奧彭肖(Peter Openshaw)表示:

「卡介苗可能有效,因為它似乎會觸發一種被稱為訓練免疫的機制,即讓整個免疫系統處於戒備狀態。

在接種疫苗後的幾周或幾個月里,人們免疫系統的警覺性仍會很高,這也意味著人們被感染的可能性會降低。」

如果這些試驗成功,對於抗擊新冠肺炎無疑是天大的好消息,而且,卡介苗相對廉價,普通人也可以買得起。

不過,目前這一切還在試驗中,具體還需要更多的臨床驗證。

除此之外,各國的疫苗研發競賽目前也正在爭分奪秒的進行中,各研發團隊也是頻頻爆出好消息。

【新冠疫苗最快明年1月投入使用】

據英國媒體報道,預計在明年1月初,英國NHS的工作人員和一些弱勢群體就可以接種新冠疫苗了。

這款疫苗是由波士頓生物技術公司Moderna研發的,已經在本月初開始進行人體測試。

該公司的研發主要由世界流行病預防創新聯盟(CEPI)資助,這個組織是在2017年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成立的,成立的初衷主要是為了給製藥公司和大學牽線搭橋,讓他們聯合起來,共同研究並消滅傳染性疾病,同時,為他們尋找資金,提供支持。

目前,世界上有8個新冠疫苗研發團隊都受到了CEPI的資助。

在新冠疫情期間,CEPI也收到了很多國家的資金援助。

在上周的G20峰會中,英國政府就宣布,要為CEPI提供2.1億英鎊的投資,以推動疫苗的研發,而這也是全球各國向研發新冠疫苗的關鍵國際組織提供的最大的一筆捐款。

而且,CEPI一直與英國聯繫緊密,在倫敦還設有辦事處,再加上英國政府已經「大掏腰包」,很多人認為,如果CEPI支持的團隊將疫苗研發成功,英國將會擁有一定的優先採購權。

不僅如此,英國每年還向世衛組織(WHO)和全球疫苗與免疫聯盟(GAVI)提供3億英鎊的資金,這也為英國率先獲得疫苗建立了一定的保障。

來自CEPI的梅勒妮·薩維爾教授(Melanie Saville)表示:

「如果一切進展順利,我們預期明年1月就會有一種可以廣泛使用的疫苗。

並且,有必要讓那些最需要它的人優先使用,比如,NHS工作人員,老人、兒童等弱勢群體。」

薩維爾教授還認為,在疫苗正式獲得使用許可之前,可以根據「緊急協議」推出疫苗,這也可以節約一定的時間。

不過,在疫苗正式批准使用前,往往需要進行大量的臨床試驗,所以,研發團隊也需要仔細跟蹤臨床試驗中的志願者,以確保疫苗的安全。

在疫苗正式推出前,薩維爾教授呼籲大家繼續遵循政府的建議,做好「社交疏遠」措施,因為這是延緩病毒傳播的最有效的方式,也相當於為疫苗研發爭取了更多的時間。

在抗擊新冠疫情方面,不僅疫苗的研發讓人們看到了曙光,英國版方艙醫院的建成也是指日可待!

英國速度:

7家醫院同時開工,首家即將建成!

隨著確診人數的激增,英國很多醫院都面臨著巨大的床位壓力。

為了緩解這一情況,在上周二,英國也立即啟動了「方艙醫院」的建設。

在全國不同地方,先後有7家「方艙醫院」開工。

這些醫院的選址已經曝光(如下圖),分別是倫敦Excel國際會展中心,伯明罕國家展覽中心(NEC),卡迪夫千禧球場,曼徹斯特中央會展中心,威爾斯拉內利Parc y Scarlets體育場,格拉斯哥蘇格蘭會展會議中心(SEC Centre),以及格里諾克IBM中心。

如今,最先開工的倫敦Excel國際會展中心已經快要建成了。

這座名為南丁格爾的臨時醫院建成後將擁有2個大型病房,每個病房能容納2,000名重症患者,首批先開放500個床位。

目前,床位基本已經安裝完成,進入到了收尾階段。

工人們正在對設備進行調試,確保儀器能夠正常運作。

每個床位雖然面積不大,但醫療設備卻配備的十分齊全。

之前曝光的場館最東側的太平間也已經建成(如下圖紅色位置)。

建成後這樣,看起來有點「毛骨悚然」的感覺。

這樣一個太平間還需要配備大型冷卻裝置。

在場館外圍,修建工作也仍在繼續,工人們正在搭建護欄。

已經有不少救護車準備就位

包括防護面罩在內的醫療物資也被陸續運送而來。

據悉,南丁格爾醫院將於本周投入使用,主要治療那些死亡風險較低的患者,比如沒有其它潛在健康疾病,或者比較年輕的患者。

而其他年齡較大,或死亡風險較高的患者,將繼續留在倫敦的NHS醫院接受治療。

除了倫敦Excel國際會展中心,威爾斯拉內利Parc y Scarlets體育場,也將被改建成一個有500個床位的醫院。

工人們也正在加班加點進行工作,場館已經被分割成很多小型區域。

工人們正在安裝電源插座和電纜,

以及水池,下水管道等設備,

地面和牆壁也會鋪上具有防水和抗菌性能的材料,

預計Parcy Scarlets體育場將在兩周內投入使用。

如今,曼徹斯特中央會展中心也正在進行方艙醫院建設,預計新醫院將提供1,000個床位。

近期,一些工人時常在這裡出入,運送貨物。

軍隊的人也出現在了這裡。

與此同時,英國其他地區的「方艙醫院」建設工作也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

格拉斯哥蘇格蘭會展會議中心未來將提供300個床位,卡迪夫千禧球場將提供2,000個床位,伯明罕國家展覽中心首期將提供500個床位,後期計劃增加至2,000個......

疫情當前,大家注意保護好自己和家人!更多消息,敬請期待房產君的追蹤報道。

我們是英國房產圈,一個靠譜,有料,不忽悠的英國房地產公眾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rKEMnEBiuFnsJQVE9V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