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困難,相信不少朋友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吧。這就是平常不規律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引起的。多數人以為大便困難不嚴重,結果反覆發作導致病情惡化。那麼有哪些原因會導致大便困難呢?下面武漢痔瘡醫院專家為大家講解:
大便困難的根本原因有哪些?
1、拖延大便時間。一些人把大便當作無關緊要,可早可遲的事,忽視定時排便的習慣,使直腸壁上的神經細胞對糞便進入直腸後產生的壓力感受反應變遲鈍,使糞便在直腸內停留時間延長而不引起排便感覺,形成習慣性排便困難。
2、飲食因素。一些人飲食過少,食品過精過細,食物中的纖維素和水分不足,對腸道不能形成一定量的刺激,腸蠕動緩慢,不能及時將食物殘渣推向直腸,在腸內停留時間延長,水分過多吸收而使糞便乾燥。
3、排便動力不足。排便時不僅需要肛門括約肌的舒張,提肛肌向上向外牽拉,而且還需要膈肌下降、腹肌收縮、屏氣用力來推動糞便排出。年老體弱、久病臥床、產後等,可因膈肌、腹肌、肛門括約肌收縮力減弱,腹壓降低而使排便動力不足,使糞便排不幹凈,糞塊殘留,發生大便困難。
4、藥物影響。服用碳酸鈣、阿托品、嗎啡等,及鉛、汞、磷等金屬中毒都可引起排便困難。長期濫用瀉藥,使腸壁神經感受細胞的應激性降低,即使腸內有足量糞便,也不能產生正常蠕動及排便反射,因而導致頑固性排便困難。
5、大腸病變。如過敏性結腸炎、大腸憩室炎、先天性巨結腸等疾病可引起大腸痙攣、運動失常,使糞便通過不暢而發生排便困難。
6、器質性受阻。腸管內發生狹窄或腸管外受到壓迫時,如腸管良性和惡性腫瘤、慢性炎症所引起的腸腔狹窄變小、巨結腸症引起的直腸痙攣狹窄、手術後並發的腸粘連、部分性腸梗阻等,或腹腔內巨大腫瘤,如卵巢囊腫、子宮肌瘤,以及妊娠、腹水壓迫大腸等,可控糞便通過受到障礙,在腸管內停留時間過長,形成排便困難。
7、精神因素。精神上受到強烈刺激、驚恐、情緒緊張、憂愁焦慮或注意力高度集中某一工作等會使便意消失,形成排便困難。另外還有神經系統障礙、內分泌紊亂、維生素缺乏等亦可引起排便困難。
大便困難的症狀有什麼?
1、大便乾燥:大便過於乾結、堅硬,排便次數減少,排出困難或不盡。
2、有殘便感:大便並不幹結,卻總是要大便,常常在大便後仍有殘便感。
3、排便時間長:上廁所不能馬上大便,而要蹲著等上幾分鐘甚至十幾分鐘才能解下來。
4、常有排便感:常有頻繁的排便感,每次卻只有少量黏液排出,也就是中醫所稱熱結旁流,往往被誤認為是腹瀉,不停地用抗生素或止瀉藥,結果卻越治越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mBN3nIBd4Bm1__YIsI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