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
廣東全省烈日炎炎,
每天出門必汗濕。
雖然熱,
但其實為期40天的三伏天
已經在昨天結束了
回顧今年三伏天
南報菌只想說一個字:熱!!!
什麼是出伏?
2019年的三伏天為7月12日-8月20日,為期40天。今年三伏天期間,全省平均最高氣溫達33.7℃,比常年同期偏高0.6℃。而且全省平均高溫日數達到13.6天,比常年偏多4.3天。
偏熱、偏多,
這個夏天熱得真實!
出伏了,
到23號處暑也要到了。
處暑字面意思是炎熱的夏天要結束了。
夏天……要結束了?
emmmm…
截至今天上午10點20分,
我省發布73個高溫黃色預警,
9個高溫橙色預警。
對不起
在我大廣東,暑熱結束?
不存在的!
我們目前仍處在盛夏時節
還得繼續接受「紅燒」與「清蒸」交替烤驗
明後兩天大部分地市
仍然是高溫伴隨局部雷雨
22日—23日,粵西市縣多雲有(雷)陣雨,局部暴雨,珠三角南部市縣多雲有分散(雷)陣雨,其餘市縣晴到多雲,局部有(雷)陣雨。最高氣溫:中北部和粵東部分市縣34℃~36℃,局部37℃,其餘市縣30℃~33℃。
24日,全省晴到多雲,局部有(雷)陣雨。最高氣溫:南部沿海市縣32℃~34℃,其餘市縣35℃~38℃,局部39℃。
這個時節,防暑降溫依舊不能鬆懈
要想涼快,可寄希望於空調、冰淇淋
以及颱風……
今年第11號颱風「白鹿」生成
21日14時,菲律賓以東的熱帶擾動發展為今年第11號颱風「白鹿」(熱帶風暴級)。
22日08時,「白鹿」中心位於台灣省花蓮市東南方向約1230公里的西太平洋洋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風力8級(18米/秒)。
那麼問題來了
颱風「白鹿」會不會登陸廣東?
能不能給廣東帶來降雨、降溫呢?
答案是:不確定,待觀望。
從目前的模式預報來看
「白鹿」的發展條件有利有弊
利:海溫條件好
垂直風切條件也較有利
通俗地說就是能夠吸收充足的能量
吃得飽才能長得好
不利:西南季風捲入較弱
越赤道氣流捲入一般
颱風北邊偏東氣流不強
這樣子「白鹿」水汽供應一般
不利於它長個長壯
所以它未來的強度不會太強
預計,「白鹿」將以15到20公里的時速向西北方向移動,強度逐漸加強,可能於24日穿過台灣島後趨向福建沿海;也可能從台灣南部近海擦過,趨向粵閩交界。
「白鹿」的路徑
及其對廣東24日以後的風雨影響
存在一定不確定性,
需保持關注!
今年第11號颱風「白鹿」昨天(21日)下午緊貼著我國48小時颱風警戒線生成,隨後「白鹿」的中心便迅速向西跨入48小時警戒線內。生成一天以來,「白鹿」並沒有像之前預期那樣朝著西北方向移動,而是徑直朝著偏西方向走了300公里。直到今天下午開始,「白鹿」的移動路徑才開始折向西北方向。
「白鹿」生成後走過的路徑和中央氣象檯曆次發布的路徑預測。
由於副熱帶高壓十分強盛,副高脊線牢牢盤踞在長江中下游流域。相較於強勢的副高而言,「白鹿」就顯得弱小很多(8月22日下午14時,它的強度勉強到達20米/秒,熱帶風暴級)。未來幾天,「白鹿」將被北側副高死死壓制,在台灣東部海域轉向的可能性已不存在,它的路徑可能會一步步向西調整。
颱風「白鹿」前世為超強「風王」
颱風「白鹿」的前身
是2013年第30號超強颱風「海燕」
它是有氣象記錄以來全球最強的熱帶氣旋之一
被稱為西北太平洋的「風王」
2013年11月重創菲律賓
狂風暴雨+海水倒灌造成當地6000多人死亡
由於「海燕」給菲律賓造成了嚴重損失,
颱風委員會第46次屆會上,
菲律賓提出將「海燕」除名。
在次年颱風委員會上,
中國提出用「白鹿」作為「海燕」的替補名。
颱風「白鹿」雖然不如「海燕」那麼強悍
但依舊不能掉以輕心!
來源 |廣東天氣、南方+、@中國氣象局、@廣州天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