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治蝶翅畫,自然性靈的藝術表達

2019-12-17   運城之窗網


長治展館

以「深度融合、創新發展」為主題的第四屆山西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2019年12月5日-10日在中國(太原)煤炭交易中心成功舉辦。長治市30餘家文化企業、100餘種文創產品精彩亮相,集中展示近年來長治市文化產業融合創新、改革發展的新成果新風貌。長治展館緊扣「深度融合、創新發展」思路,以「大美太行,天下脊樑」為主題,總體設計突出長治文化元素,突出文化科技、文化創意、文化旅遊等新業態,體現了傳統與現代交融、文化與產業共生。參展內容既有文化旅遊景區、工藝美術、動漫影視等文化企業項目,也有太行泥塑、八義彩陶、長治堆錦等種類繁多的文創產品,還有武鄉琴書、沁源秧歌、沁縣三弦書等獨具地方特色的文藝表演,多維度展現了長治市文化產業融合創新發展的豐碩成果。特別是展出的蝶翅畫,讓人感受到一種基於自然資源創新創意創作的大美藝術,一抹風華,靈透恆遠。

長治館內景

蝶翅畫是中國獨有的畫種,早在明朝時期就已出現,屬於一種工藝美術品。它以天然蝴蝶翅膀為材料,全手工剪貼而成,魯迅先生曾贊其為「缺門、獨門、冷門的文化瑰寶」。

長治館一角

長治展區的蝶翅畫由山西省工藝美術大師李建軍創作。蝴蝶的生命很短暫,他把這些人工養殖並已自然死亡的蝴蝶利用起來,以蝶翅畫的方式將短暫的生命化為永恆,賦予蝴蝶新生命,讓藝術同自然和諧相融。

說起蝶翅畫的藝術創作淵源,據介紹,1999年李建軍一次雲南之行開啟了他的蝶翅畫之路。當時他去雲南旅遊,當地有很多人工養殖蝴蝶園,他看到有人在清掃已經死亡的蝴蝶感到可惜,就把這些蝴蝶低價購買帶回來,開始創作蝶翅畫。

創作蝶翅畫是非常繁複的,裱紙、烘乾、防腐、色彩搭配……製作一幅蝶翅畫作品需要近10道工序。每獨立製作一幅作品,如果一天工作8小時,需少則半月、多則近一個月的時間。特別是製作蝶翅畫的難度就在於蝶翅上面有磷粉,磷粉和膠很難融洽到一起。由於蝶翅特別脆弱且手不能直接接觸蝴蝶,一開始做畫時毀掉很多蝶翅,後來就使用眉夾,輕輕地夾住蝶翅的邊緣來粘貼。

李建軍比較擅長畫人物圖,代表作有《貴妃》,這幅作品以戲曲人物楊貴妃為原型,採用十幾種蝴蝶手工粘貼而成,耗時20多天。它的特點就是從正面看和側面看都不一樣,呈現不同的光彩效果。文博會現場展出的除《貴妃》外,還有《凝香》《唐宮美女》等幾幅作品,古代仕女,顧盼生姿,風華卓秀,柔情流韻,感人至深。

貴妃


貴妃


凝香


唐宮美人

蝶翅畫不僅成為長治館的亮點之一,也是第四屆山西文博會的亮點之一。而且據介紹,這一獨特技藝之作還走出國門,深受歡迎。2007年,李建軍前往澳大利亞,這是他第一次帶他的蝶翅畫作品走出國門,受到廣泛關注。在此之後,李建軍也經常參加各類文化交流活動,截至目前,已去過泰國、美國、瑞士、義大利等多個國家和地區。蝶翅畫成為山西乃至中國文化藝術魅力符號之一,彰顯著別樣的生命和影響。

(胡春良 文/圖)

欣賞更多原創運城生活圖文,敬請關注「運城之窗網」頭條號。

責任編輯:張國平

備案編號:運城網信A0023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