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再次延長,家長如何督促憋在家的小學生專心學習

2020-02-02     亦君說書

今年的寒假餘額一再充值,充到我都不知道小孩在家待幾天了。寒假本來的使命是放鬆一下,好好過個年,留個幾天沒玩夠的再玩一玩,多出來的時間收收心。

結果現在有把寒假過成暑假的趨勢。更難熬的是,這個假期必須全程悶在家裡,不能帶娃出去放風。天天跟熊孩子在一起,大眼瞪小眼,家長眼看就要瘋。

對於本來就喜歡雞娃的父母,可能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可是對於大部分平時用8小時工作來「放鬆」、「充電」,下班回來才有力氣跟孩子鬥智斗勇2小時的父母來說,怎麼督促孩子學習就成了個難題。

難題一:多餘的精力發泄不出去

對於很多低齡的小學生來說,最大的問題是不能出門玩,精力消耗不掉,沒辦法專注地學習。

這時期不建議孩子出門溜達,人少的地方倒是不怕飛沫傳播,但是孩子小,管不住手,東摸西摸,再摸摸鼻子,揉揉眼。這些都防不勝防。

建議讓孩子在家運動,如果房子夠大,可以在屋裡跳個繩。相信白天跳樓下鄰居不會投訴的。如果地方不夠大,可以帶小朋友跳跳小蘋果,各種節奏明快的舞蹈都行。男孩子可以跟著 tfboy 跳舞。

孩子跟大人不一樣,多餘的精力不消耗,他很難集中精力去學習

難題二:作息不規律

本身過年,假期又長,很多父母也不知不覺放縱了。尤其是帶孩子的父母,每天得等孩子睡了才有自由時間,常常會睡過頭。還有平時不做飯的兩口子,為了省一頓早飯,乾脆讓孩子睡到中午才起的。

作息不規律是學習的大忌。11點起,起來多半要忙做午飯,啥都顧不上了。時間一晃就天黑了,父母太懶散,孩子也跟著沒有自制力的。

要想讓孩子好好學習,作息規範是必須。平時上學6-7點起,那麼假期稍微放鬆一點,7-8點,最晚不超過9點起。早上的精力是最充沛的,學習效率也高。可以把孩子不喜歡,比較難的內容放到早上做。

下午可以讓孩子適當運動,做做家務,勞逸結合。畢竟是放假在家,已經把孩子關在屋子裡不讓出去了,學習時間太長,反而會引起逆反,學習效果變得更差。

難題三:父母的情緒影響孩子的心情

這個特殊時期,大家都在家裡歇著,加上各種消息紛至沓來,成人也難免焦慮。這種焦慮不安的情緒肯定會影響到孩子的。即便父母三緘其口,孩子還是會感受到父母的焦慮。

孩子會表現地很煩躁,脾氣也不好。表現在學習上,就是他作業本攤好,但是東扭西扭,半天寫不了幾個字。

建議父母其中一人,有工作的在家辦公,或者找本書看。像我就每天固定時間寫作,孩子在一邊寫他的作業。不要刻意監督他,也不要讓他來打擾你。這段時間就是你工作,孩子學習的時間。互相約定不要干擾。

當然你不要一會工作,一會刷微信,一會看小視頻。自己都定不下來,小孩怎麼能專注地學習。每天也不要多,有個1-3個小時專注學習時間也就夠了。

兩個妙招讓孩子專心學習

1、布置好學習環境

24小時在家,很多父母也會讓孩子玩手機,看電視,玩ipad。學習的時候所有不相干物品都要拿走。桌上除了作業沒有其他東西。

環境能幫助孩子專心。不要給他手機讓他查作業。如果確實有需要查找的內容,建議在學習的最後時間專門拿出10-15分鐘集中查。

心理學家研究結果表明,如果把手機鎖起來,增加獲取的難度,人們就更不容易在工作學習的時候拿手機。同樣的,孩子在學習的時候,不要給他分心的機會。

2、必要時可以搬出班主任鎮宅

如果父母唬不住小朋友,可以適當搬出班主任。現在有微信了,讓孩子每天發一點學習的內容給老師打卡。如果怕打擾老師,可以搞一個小號,改成班主任的頭像和暱稱。

目的就是讓孩子敬畏。如果是自己建的號,可以多表揚孩子,讓他學習動力更充足。

最後,這個特殊時期,祝小朋友們可以在家好好學習。開學以後翻身當學霸。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WmUBHABjYh_GJGVSD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