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在哪個年代,總有人不會安安穩穩的待在一個地方。有那麼一群人,他們渴望詩與遠方,浪跡天涯。或許也有很多人會有這樣的想法,只是離開自己的舒適區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王朔的文章《漫長的告別》,講了他的一位好友小島決定去浪跡天涯的故事。第一次告別聚會,小島暢談未來,高聲歌唱,一眾好友相陪。過不久,再次告別聚會,眾人再次送上祝福。
又過了不久,小島還是沒走,每一次他都有不同的理由。處理家裡的事情,工作沒有交接好,沒決定好去哪裡,等等。一次又一次的聚會,朋友們開導他,別去遠方了,過好眼前的生活吧。
真正的告別,恰是無言。在某日清晨,小島踏上了開往遠方的火車。當你決定了一件事情之後,是否很快就付諸行動了呢?有理想,有抱負,重要的是面對生活更是落實到實際。
01 你有「說走就走」的勇氣嗎?
讀這篇文章,我們看到小島在真正的告別來臨之前,他是那麼的猶豫不決。我們對這樣的行為是鄙夷的。但小島這樣的人,恰恰就是我們生活中平凡的大多數。
明明有了想法,喊著響亮的口號,卻「光打雷不下雨」。我身邊有個朋友,和小島相反。朋友W是個女生,非常自立。畢業後從北方來到陌生的南方一個人打拚。
前不久,W回到老家,見了幾個朋友,聚會之後,她下個月就要去國外了。她對自己的未來有清晰的規劃,學習繪畫和設計,學習外語口語等等。我非常佩服這樣說走就走的人。
與「說走就走」相反的是「猶豫不決」。我們有了做某件事情的想法,猶猶豫豫。再等等,不著急。為自己的拖延找無數的藉口。仔細想想,這樣對自己的人生太不負責任了。我們耽誤的是自己的人生。
02 處事時,不要太在意不切實際的形式
王朔這篇文章中的小島,因為要去遠方,所以一次又一次的舉辦告別聚會。這樣的聚會,第一次,大家會是真情實感的難過,會有慷慨激昂的祝福。告別聚會辦了不少,人卻遲遲沒走。
朋友們也會疲累,也會產生不同的想法。有些事情,不一定需要太繁瑣的儀式感。和三五朋友告別,無非就是聚聚會吃個飯,相互鼓勵。人要活得真實,我們的友誼若是不牢固,怎麼經得住分別的考驗?
做事情時,要學會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你的目標是什麼,你打算要怎麼去完成。制定好自己的計劃。為了達到目標,付出實際行動去完成。而不是在乎花里胡哨的形式。
難道你要為了畫一幅草原的畫,就去內蒙古大草原寫生嗎?難道你要畫一隻北極熊,就到北極去嗎?其實「心在哪裡,風景就在那裡。」有些時候不要在意形式,實際點更好。
03 真正的告別往往都寂靜無聲
文章中的小島一次又一次的告別儀式,朋友們的情緒也從傷感到無奈。在經過漫長的告別之後,小島終於遠行。在分別時,我們當然都會希望告別來得晚一些。
分別之後,會讓彼此有太多的想念。你獨自踏上遠行之路。離開原本的舒適區,離開自己的父母和知己朋友。離別太過傷感,不過你是為了自己的夢想。
你有沒有發現,有些人的改變是在不經意之間的。越是不聲不響的人,往往會在一段時間之後,會讓你有驚訝的改變。有的人在沉默一段時間之後,換了一份高收入的工作。
有的人在一段時間之後,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真愛,墜入愛河,喜結連理。還有的人原本很胖,很不自信,整體在沉默的辦公室。一段時間後,遊走四方,變得美麗自信。
04 做出決定,就要當機立斷付諸行動
「去哪兒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去那裡幹什麼。」我認為這句話非常的正確,值得我們思考。世界這麼大,如今你可以去任何地方,但是你認真的想過,到達目的地之後要做什麼嗎?
與其喊著口號招搖過市,還不如腳踏實地的,用這段時間來規劃未來。每個人都會各種各樣的目標。比如今年瘦十斤,每天喊著減肥的是你,到頭來反而漲了十多斤,別人會怎麼看你呢?
朋友們會對你有個印象,「他是做不到的」。說減肥,不付出汗水,不運動,怎麼減得下來?說要去遠方,可每日找各種藉口,這輩子也到不了遠方。
我們做出決定之後,就要當機立斷付諸行動,就要為之付出努力。每個人心中都有詩和遠方,看看眼前的生活,你整理好自己的生活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