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愁是什麼?不同的人對它都有著不同的解釋。在席慕蓉眼裡,鄉愁是一種模糊的悵惘;在三毛的筆下,鄉愁是夢中的橄欖樹……不同年齡段對鄉愁也是有不同的理解。課堂上,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長大了,鄉愁是我在網絡的這頭而故鄉和家人在網絡的那頭……鄉愁說不清,道不明,但會在每個人的心中氤氳而生。
在溫州多年的我,以前回一趟老家,要花上一些時間,有時候工作忙了就沒空回去。不過現在好了,溫州到泰順的高速即將開通!下班之後就能說走就走了!在泰順,有這個麼一個有著近800年的歷史,古樸幽雅,來過便難忘……這裡是泰順徐嶴底古村。
徐嶴底始於宋代,現存古建築大多建於清代,有祠堂、忠訓廟、紅粬工坊、文元院、舉人府等等……他說,在村里長大的孩子,總對矮房子、稻田、巷道有著別樣的感情。走在徐嶴底古村,看到這裡的每一處景色,總能讓兒時的記憶回歸,仿佛家鄉就在遊子眼前,總能讓那時的記憶溫暖冬天的心。
在徐嶴底長大的他們說,鄉愁是……
鄉愁是村裡的古建築。在徐嶴底古村裡,有中文元院、舉人府、吳氏宗祠等保存完好的古建築。每一座老宅不僅是我們從小長大的地方,還是歷史和時光的見證者。
兒時對那些飛檐翹角不以為然,覺得很平常。走出村子後才知道,這些傳統雕刻手藝是珍貴的,這些斑駁古老的巷道里記錄著我們成長的故事。
鄉愁是裊裊炊煙。在大城市拼搏的我們,常常忙到忘記吃飯,還哪裡還有機會見到炊煙裊裊的模樣?好友琴說,我都快忘記炊煙裊裊的樣子了,好想念小時候,村子裡升起炊煙的時候……不久前,我帶著琴一起來到了徐嶴底,在傍晚時炊煙裊裊升起……她說那一刻,只想靜靜的看著,重溫故鄉溫暖。
是啊,現在的都市人基本是見不到炊煙裊裊的樣子了,除非遠離城市,去尋覓一處真正古樸淳靜的鄉村,才有可能見到那記憶中的畫面。在徐嶴底古村就還有這樣的畫面!每當我看到這炊煙繚繞時,這踏實感也就回來了!
小的時候,常常玩到忘記時間,但是只要一聞到飯菜香,一看到每家每戶都升起炊煙的樣子,那我就知道是回家吃飯的點啦!我媽總說我,在吃飯這點上還是蠻聰明,無論怎麼都不會忘記吃飯,每次還能踩點到家。這不知道是在誇我還是損我,想想有點好笑。
鄉愁是烏衣紅粬釀製的紅酒。徐嶴底曾為浙南閩北一帶最大的紅粬生產貿易區,烏衣紅粬有著近300年的歷史,在民間還有「筱村粬,翁山竹」的諺語呢!這紅粬說的就是烏衣紅粬了。在我們泰順,無論炒菜還是煮麵,都會加點酒來增香提味。
到了冬天,都熱著喝,一杯下肚,別提有多暖身暖心了!每次回泰順過年之後,爸媽總會讓我帶上兩大缸的自家釀的紅粬酒回溫州。每一次吃到這缸里的紅粬酒,那心頭都是暖暖的,是家鄉的味道,是媽媽的味道。
現在,這烏衣紅粬的製作技藝已列入非遺。在鼎盛時期,這裡還曾擁有百來條的粬窯。這傳承千年的手藝,是徐嶴底古村的驕傲自豪。現在在村裡有倆兄弟還沿襲著這份古老的手藝,一個做紅粬,一個釀酒,如果你來,可以去聽聽他們的故事。
鄉愁是蜿蜒的小路。還記得兒時的夏天,穿著背心褲衩汗流浹背在雙心路上,追逐打鬧的我們笑的格外開心。村裡面巷道縱橫,有的很短有的很長。走在小路上,沒有車輛的過往,有的是靜默的老房;沒有等待的紅綠燈,有的是閒坐路口的老人,偶爾還會跟你打招呼;沒有漂亮的綠化帶,有的是從磚瓦間長出來的綠植,不知守候村子幾個春秋了?
溫州到泰順的高速開通在即,這個幽雅古樸的古村,值得打卡!喚起鄉愁之處,寄託鄉愁之處,看見鄉愁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