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長江日報、人民日報、中青網教育、中國新聞周刊
編輯 | 學術君
近日,延邊大學發布了一條《研究生退學決定公告》,對該校136名研究生送達退學決定書,原因是「超過最長學習年限」其中,博士14名,碩士122名。
《公告》稱,延邊大學2019-2020學年第一學期研究生學籍管理工作中發現很多研究生存在學習年限屆滿未畢業或結業的情況。根據「關於進一步明確研究生畢業暨學位授予申請年限的決定」(延大學位[2019]6)及《延邊大學研究生管理暫行規定》第二十三條規定,136名研究生(其中,博士14名,碩士122名)超過最長學習年限,因此予以退學處理。
延邊大學位於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首府延吉市,是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
記者從人文社會科學學院辦公室了解到,「這麼大規模清退學生,還是第一次。」
有學生入學近15年都沒畢業
26日,長江日報-長江網記者從被退學學生名單中看到,最早入學的為2005年,入學近15年都沒沒畢業。
還有一位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學習世界史的博士被退學,2006年入學,今年53歲。
一次性處理好歷史遺留問題
《研究生退學決定公告》中提到,延邊大學2019-2020學年第一學期研究生學籍管理工作中發現很多研究生存在學習年限屆滿未畢業或結業的情況。
工作人員在接受記者電話採訪時表示:「有很多學生都是沒有辦理退學手續,就擅自離校。沒有向學校報備,半道兒就不念了,消失了……這其實是一個歷史遺留問題,我們今年一次性把歷史遺留問題一起處理了,這些問題其實早就該處理了。」
掛在網上的基本都是聯繫不上的
記者詢問學生聯繫方式時,工作人員說:「這個我們也不知道。如果我們可以聯繫到這些學生的話,我們就會跟他們聯繫,讓他們過來辦手續了。」「此前,各學院和學科都聯繫過一些超過最長學習年限的學生,讓學生自己到學校來申請辦理手續。現在掛在網上的基本都是聯繫不上,或者學生不願意來的。」
在《研究生退學決定公告》中,也提到:對於超過學習年限的研究生,學校通過學院和學科通知學生辦理退學,但仍有部分研究生沒有辦理相關手續。因此,研究生院決定對上述學生採用公告方式送達退學決定書。公告期為60天,自2019年11月21日起至2020年1月20日止,公告期滿視為送達本人。
其他高校也執行過此類的管理措施
其實,不僅是延邊大學,今年不少高校都出手整治,清退了一批研究生。
復旦大學對12名研究生做出退學處理,學校給出退學處理的原因均為「學習年限屆滿仍未達到畢業或結業要求」;廣州大學對72名研究生作出了退學處理,名單顯示,這72名研究生中,有5名博士生,67名碩士生;合肥工業大學對46名碩士研究生予以退學處理;中南林業科技大學29名博士研究生、22名碩士研究生、284名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進入清退名單;吉林農業大學對34名研究生予以學業預警;西南交通大學擬對不合要求的2012級博士研究生和2014級碩士研究生進行退學處理;西南大學將對不合要求的研究生學籍開展集中清理;大連理工大學啟動2019年在學博士生清退、勸退和學籍預警工作;東北師範大學開展2019年度研究生清退工作;東華理工大學對研究生進行學籍清查工作;仲愷農業工程學院開展研究生清退預警工作……這些研究生面臨退學風險,有一個共同原因:在學校規定的最長學習年限內未完成學業。
對待此類事件該有的態度
廣州大學曾經強調,對研究生進行退學處理,不需要去拔高它,也不需要過分去渲染它,這只是很正常的一個管理規定的執行。
大學嚴出,從去年的本科生蔓延到今年的研究生,大勢勢不可擋。不少理工科研究生表示讀得很痛苦,學校加了發表 SCI 論文的要求,科研門檻水漲船高。人文社科也一樣,大環境是越來越嚴格。
狠抓學位論文和學位授予管理,2019 年 2 月 26 日教育部辦公廳發布《關於進一步規範和加強研究生培養管理的通知》,如此要求到。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高校勢必要從嚴要求研究生,對延期學生進行清退。
不過,熊丙奇指出,從嚴要求研究生,不能僅僅只是清退延期學生。之所以延期,更重要的原因是學校、導師不夠重視對研究生培養的過程管理和過程評價。
有研究生抱怨道," 我論文老早發給了導師,至今沒有給我修改意見 …… 我預計 5 月答辯,但是一直被拖,現在 6 月能不能答辯都是問題。"
因此,從嚴要求研究生,更需要健全導師制。也就是說,導師不能再當甩手掌柜了。
圖源:千庫網
" 重點抓住學位論文開題、中期考核、評閱、答辯、學位評定等關鍵環節,嚴格執行學位授予全方位全流程管理。" 教育部《關於進一步規範和加強研究生培養管理的通知》一語中的。
不過,眼下大學對教師的評價,強調的是發表的論文,申請的課題、項目經費,導師與學生的關係越來越像是老闆和員工,熊丙奇跟記者說," 這種行政主導的評價其實非常粗曠。"
從根本上來說,重點是要改革學校的治理結構。熊丙奇總結," 要去適應現代大學制度,其實就是 16 個字,『自主辦學、學術自治、教授治校、學生自治』,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本文來源:長江日報、人民日報、中青網教育、中國新聞周刊。
轉載本文請聯繫原作者獲取授權,同時請註明本文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