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約2.3億年前,人類還沒有誕生的時候,地球上曾經出現過一個物種。它們有著龐大的身軀,矯健的四肢和長長的尾巴,天空、陸地還有海洋都是它們的家園。它們,就是恐龍。
恐龍生活在中生代時期,經歷了三疊紀、侏羅紀直到白堊紀,它們在地球上生活了1.6億年之久。恐龍最鼎盛的時期是在白堊紀,在全球各地都有恐龍的足跡,與現在的人類一樣,可以說是當時地球上當之無愧的霸主。
到了6500萬年前白堊紀結束的時候,恐龍忽然全部消失了。恐龍消失也成為了生物進化史上的一個謎,至今無人能解。現在早已沒有了恐龍的蹤跡,我們只能通過恐龍留下的化石來了解它們的一切。我國早在1700多年前就發現過恐龍化石,只不過由於當時知識水平的落後,無法對這些體型巨大的動物骨骼化石作出正確解釋。晉代時期四川武城縣就發現過恐龍化石,一度被人們認為是傳說中的龍留下的骨頭。在四川自貢有一座中國唯一的恐龍化石埋藏遺址博物館,與美國國立恐龍公園、加拿大恐龍公園合稱為世界三大恐龍博物館。
恐龍是如何從地球上消失的,在科學界一直爭論不休,科學家們提出了種種猜測。例如氣候變遷說、物種鬥爭說、冰河時代說、被子植物中毒說、物種老化說、自相殘殺說、生物鹼學說等等。而被廣泛接受的觀點是隕石撞擊說,一顆小行星撞擊了地球,從而引起了地球上發生了一系列的自然災害,導致了恐龍的滅絕。
有一天,恐龍們還在地球樂園上無憂無慮的玩耍。忽然天空中划過一道刺眼白光,那時一顆直徑超過10公里的巨石從天而降。它以每秒40公里的速度撞上地球,形成一個巨大的坑洞。天空中瀰漫著鋪天蓋地的灰塵、極地冰雪融化、火山頻繁爆發、氣溫鄹降、大雨磅礴,蒼茫大地一時間寂靜無聲。在如此可怕的災難中,一個恐龍稱霸的時代結束了。
隕石撞擊說被廣泛接受的原因是科學家在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島發現了一個巨大隕石坑,在這個巨大的隕石坑中存在著大量的「銥」元素。「銥」大量存在於太空之中,地球上相當稀少,科學家認為這些「銥」元素就是當初那顆隕石帶來的。而在尤卡坦半島的另一頭「青藏高原」,是因為隕石的衝擊力太大,導致在隕石撞出一個坑的同時,在地球的另一側形成隆起,成就了如今的地球屋脊。
還有人提出了腦洞打開的想法,認為是外星人帶走的地球上的恐龍。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星際恐龍》這部美國動畫片,講的就是外星科學狂人乘時空飛船來到地球,將恐龍改造成生物兵的故事。還有中國網友認為,恐龍是因為長得太醜找不到媳婦,沒有後代才導致滅絕的。
可能有人會有這樣的疑問,與其這樣為恐龍滅絕的原因爭論不休,為什麼不克隆一隻恐龍出來,不是更能了解恐龍滅絕的真正原因嗎?
的確,早在1996年人類已經利用基因技術克隆出了一隻多利羊出來了。實際上,克隆技術在1952年已經出現,克隆對象是一隻北方豹蛙。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克隆技術更為成熟,但科學家卻沒有這樣做。
這是因為在化石中的DNA活性極地。一般來說DNA的活性最多保持數百萬年,恐龍的滅絕時間早已超過了這個數字,所以在恐龍化石中的DNA幾乎沒有活性,達不到克隆的條件。即使克隆出恐龍,恐龍也不一定能適應現在地球的環境,現在地球的氧氣遠低於恐龍時代,支持不了恐龍這種龐大生物的生存需要。並不是所有科學家都願意去嘗試克隆恐龍,讓一種本不該存在的物種復活,從生態學上來說是在破壞自然規律,難以想像會對這個世界造成何種影響。人類不是造物主,承擔不了那些未知的影響。
也有人認為恐龍沒有真正滅絕,滅絕的只是生活在陸地上的恐龍,而生活在天空和海洋中的恐龍倖存了下來。
世界著名古生物學家奧斯楚姆教授提出,鳥類可能起源於一種類似馳龍的小型獸腳類恐龍。1862年發現的始祖鳥化石與美頜龍化石極其相似,這表示恐龍和鳥類可能是近親。在中國發現的「中華龍鳥」和「孔子鳥」也被認為是恐龍和鳥類的紐帶。總之,天空中的恐龍進化成現在的鳥類這一說法得到了古生物學界的廣泛承認。
也有古生物學家提出,生活在海洋中的一些恐龍同樣躲過了那場災難倖存了下來。倖存下來的恐龍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步進化成了現在的樣子。在澳大利亞就生存者較原始的哺乳動物鴨嘴獸;1938年人們在非洲東南部的馬達加斯加群島附近海域捕獲到了一條怪魚,被認為是早已在6000萬年前滅絕的魚類祖先。
恐龍統治地球1.6億年,最後還是滅絕了。作為現在同樣統治地球的我們,能夠在地球上存在多久呢?人類科技發展到今天並還在不斷發展之中,已經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預防和阻止諸如隕石撞擊地球等外在因素所帶來的災難。因此許多科學家認為,導致人類滅絕的最後原因只可能來自人類本身。人類的發展是一個對大自然不斷索取的過程,但地球的資源畢竟有限,一旦地球上的資源都消耗殆盡,等待我們的也只有滅亡。
您認為人類會如同恐龍一樣滅亡嗎?如果會,又會發生在什麼時候呢?可以將您的看法在評論區中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