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前三季《中餐廳》走的是異域風情+明星風采,那麼第四季《中餐廳》無疑換了另一種套路,突出展現中華民族悠久文明+拆掉明星人設。
從嘉賓陣容上來看,黃曉明+趙麗穎組成的CP非常討喜,並不是說兩人一定要談情說愛,而是兩人都很有路人緣。黃曉明在《乘風破浪的姐姐》被稱為「曉明歷險記」,被調侃的同時更多展現出的是他暖男的「人設」,在追趕「周潤發」標杆的道路上,曉明哥可以說在作品和口碑上已經達到了內地一哥的程度,無論是對前輩、平輩還是晚輩都相當有人格魅力。
趙麗穎生完孩子之後參加了綜藝和電視劇的拍攝,《中餐廳4》中我們看到了與之前基本上沒有差別的穎寶,這不僅是對粉絲的回饋,更是想要進一步展現出穎寶獨具特色的個人魅力和真實親民的性格特點。
在這樣的搭配下,男明星選擇了張亮,他是第一季中的主廚,與林述巍組成了雙主廚陣容,這種安排一方面看中的是張亮的顏值和做菜水平,另一方面則極大減輕了黃曉明和趙麗穎的營業負擔。
沒收錢包對於《中餐廳》已經毫無意義,在國外,由於明星知名度大打折扣,為籌集資金購買原料造成極大困難,但在國內,誰還帶現金?所以當採訪幾位時,每個人說出來的話都是「沒有現金」,張亮翻了半天說「我錢包里有十塊,早知道多帶點了」。
節目的預期也相當低,給出2000元,在長江之旅的過程中只要完成2萬元的目標即可,第一天賣完原料之後,趙麗穎非常擔心,兩千元已經超支了(不是說好的只有兩千嗎,怎麼個人微信還能付?),表示必須要掙到100%-200%才行。
結果林大廚說,「你說的太保守了,準確的說,今天買的東西至少能夠創造8000元的收益」,如果按照這樣的節奏來結算的話,他們再去採購兩次就能輕鬆完成2萬元的目標了,顯然在目標任務設定上節目組有意降低難度,更為重要的是為湖北多做貢獻。
在人員定位上,黃曉明理所當然成為店長,趙麗穎則是財務總監,1999年出生的「小透明」李浩菲更多的是幫廚的身份,兩個主廚則專注在菜品上。
第一集中,新搭的團隊需要互相磨合,黃曉明可以說是萬金油,對每個成員都很熟悉,在炎炎夏日,第一個先到,在沒有人幫忙的情況下要從幾百階的台階上將自己行李運到輪船上,運完自己的還不算完,還參與到所有其他人員的行李託運過程中,依然是我們熟悉的「貼心大哥哥」。
節目的矛盾衝突在幾人組隊的過程中就顯現出來,首先是林大廚和張亮的角色重疊。俗話說「一山不容二虎」,五星級酒店主廚出身的林大廚表現的非常自我,面對張亮的「明星身份」,他直接開始了現場指導工作,引來了張良的「極大反感」,他說了「你趕緊去換衣服吧」。
在上一季中,財務總監秦海璐和林大廚的矛盾最多,聚焦的點無非是花費較多,但從本季林大廚的作風來看,顯然他還沒有習慣兩個主廚的設置,依然覺得自己做飯是最專業的,張亮如何處理和與林大廚的關係很有看點,兩人到底是齊心協力還是各打算盤,我相信比「披荊斬棘的哥哥」更具看點。
張亮的性格大大咧咧,很多時候並不想正面產生衝突,但他做飯好吃大家是公認的,他不像林大廚一本正經,從一個細節就能看出明顯的差別,做飯時,他把一鍋魚燉的很爛,告訴曉明哥「這是做的菜」,讓他嘗一嘗,但其實這只是吊的魚湯,愛開玩笑讓張亮特別的親民。
趙麗穎在性格上沒有秦海璐的「張揚」,秦海璐對事不對人,趙麗穎初回綜藝,顯然還需要慢慢找回感覺,一個典型特徵就是:焦慮,躲避,哭泣。這種逼迫自己的做法並不是很好的處理問題方式,但在團隊成員並不非常信任的情況下,還是很好理解的。
趙麗穎好幾次想和黃曉明溝通,但沒有很好的時機,在這一季,趙麗穎如何突破自我,充分融入到團隊之中,和每一個重返職場的媽媽一樣,需要突破心理和身份的雙重考核。
在這一季中,每個人在磨合過程中都要找到自己的定位和方向,重要的也不是建立人設,而成為了拆除人設,展現真實的自我。趙麗穎對待工作的認真態度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但想做事和能做事還隔著很遠的距離,從她和李浩菲在剝蒜時的態度就能發現。
趙麗穎很想提前做好菜單,目的就是幫助黃曉明分擔責任,但在餐廳管理上她還算是一個「新人」,所以她有點畏手畏腳,「林大廚說晚點會做出來,咱也不會做,咱也不敢問,咱也不敢說」。
在前期,團隊信任感的建立必須建立在遇到困難的基礎上,因此營業的第一天很關鍵,能幫助他們找到問題的癥結,當然,洗碗端菜、招呼客人等工作也是一種定位,在任務不困難的情況下,趙麗穎是否能甘心只是「管好帳」,不去管其他的問題,這是一個很好的看點。
與其他明星拆人設的過程不同,李浩菲因為太不知名,所以她在逐步的建立人設,從她發現趙麗穎不見了,主動去聊天、化解問題來看,這個小姑娘還是很有主見,作為趙麗穎的助手,她首先在為趙麗穎建立信心,然後在工作中逐步尋找方法,對於這位軟妹子,雖然之前不太關注,但從她的態度來說,未來的成長空間還真是挺大的。
黃曉明這次估計也很難說出「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這樣的明言明語了,在祖國大地上,沒有異國他鄉的擔憂,不需要為生計煩惱,更多地是展現祖國的大好河山以及美食文化,因此他在參觀三峽大壩時做的詩可以概括為本季的一個論調「中餐五人,披荊斬棘,借我國威,揚我美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OLgs3MBeElxlkka6oS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