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戰爭中,他沒有領兵打仗,戰後卻是美軍司令最想見的人

原標題:抗美援朝戰爭中,他沒有領兵打仗,戰後卻是美軍司令最想見的人

李聚奎將軍,是一位久經考驗的共產主義戰士,經歷紅軍、八路軍、解放軍三個不同時期,每一次他都充當急先鋒,有「將聖」之稱。

尤其是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李聚奎沒有領兵打仗,但卻創造一種特殊運輸線,白天讓在天上的美軍看上去是一條鐵路與是斷的橋樑,還到了晚上可以行走,一條真正的炸不斷的鋼鐵運輸線。

乃至等抗美援朝結束後,他成為美軍司令最想見的人。

俗話說得好,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說明一場戰役下後,後勤保障工作是多麼重要,當志願軍過江作戰初期,經歷了第一次、第二次戰役後,我軍首長對出國作戰的困難也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那就是後勤,像解放戰爭是在國內打仗,作戰物資是就地籌措,可以取之於民、取之於敵。而這次是要

把戰物資從國內運到外國就非難,當時我口軍還沒有掌握制空權,萬一在運輸途中被敵機轟炸了怎麼辦!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當時擔任後勤部部長李聚奎,可是較勁腦汁創造性的找到了應對方法。

白天讓在天上的美軍看上去是一條鐵路與是斷的橋樑,還到了晚上可以行走,一條真正的炸不斷的鋼鐵運輸線。

不光如此李聚奎還有一項功勞,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因為在與敵人作戰,部隊白天也不能生火做飯,如果做飯很容易暴露目標,於是李聚奎發明了一種炒麵,這炒麵的特點是食用方便,易於保存,這正符合目前志願軍作戰的需要,於是他建議後勤部楊立三部長,用炒麵來做志願軍指戰員的野戰方便食品。

這些混合的糧食經炒熟、磨碎後,再加入0.5%的食鹽,就成了易於保存、運輸和食用的野戰方便食品,且又食用方便,頗受指戰員的歡迎。

彭司令員和志願軍總部的其他首長看過後也都十分高興,當時分管後勤工作的洪學智副司令員曾動情地說:如果沒有炒麵,就解決不了部隊最低限度的生活保障,乃至等抗美援朝結束後,他成為美軍司令最想見的人。

戰爭結束後的李聚奎回國,當時解放軍史料編輯人員採訪他。結果他淡淡地說,請多寫那些犧牲的戰士們,不要寫我。為了信仰,他們血灑征途中,我算幸運者,沒啥寫的。

結束語:當你陷入困境時,千萬不要對著別人哭訴,更不需要解釋和傾訴。因為,懂你的人,都在你的身邊。不懂你的人,講給他們聽也沒用。所以,沒人能懂你的眼淚,也不需要解釋,只要讓自己對著世界微笑。微笑是最有力量的:讓愛你的人放心,讓恨你的人失落。祝朋友們開心快樂每一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6fO63cB8MnI47IjTK5I.html
















漫話六朝青瓷

2021-10-06







朱溫的崛起

2021-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