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媒體對於失聯出走的報道日漸增多,在這些失聯出走的人群中,有很大一部分人是因為情緒問題所導致。這不,近日又有一名人大畢業女生奪門而出後失聯,之後再無音訊。
11月21日晚上,失聯者的姐夫向荔枝新聞確認,失聯女生已經去世,具體死亡原因目前尚不清楚。
人大畢業女生患抑鬱失聯,不幸離世
據媒體11月21日報道,11月20日晚,王女士發布了一則找妹妹的尋人啟事。
據王女士介紹,妹妹小敏本科、研究生均在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就讀,今年七月份畢業以後,在一家金融公司上班。因為工作壓力大,小敏情緒不好。
11月17 日,經醫生初步診斷,小敏為焦慮、抑鬱。
11月19日,心情沒有好轉的小敏給王女士打電話,王女士立馬趕到小敏住處,姐妹倆下樓溜達了十分鐘。等回來以後,小敏又讓姐姐陪她出去散步,誰知就在王女士穿鞋的時候,小敏一句話沒說奪門而出。等王女士追出去以後,人已經不見了。於是王女士趕緊報警。
據荔枝新聞11月21日晚上最新消息,小敏的姐姐王女士稱人找到了,但情況不好。隨後,小敏的姐夫確認,失聯女生已經去世。
對於小敏的遭遇,有網友表示,現代社會,每個群體都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壓力。對於小敏所面對的壓力,網友表示理解。但是,用出走來逃避壓力,只會讓問題越來越多。
花一樣的年齡,剛剛開始綻放,卻遭遇如此不幸,真是讓人痛惜不已。
抑鬱失聯事件頻發,徵兆你知多少
「抑鬱」,是目前社會比較關注的話題。隨著生活工作節奏的加快,各方面的壓力倍增,患抑鬱或者有抑鬱傾向的人群在逐年增多。搜索新聞報道,因為抑鬱而失聯出走,甚至自殺的案例,也多得舉不勝舉。
2018年12月22日,哈爾濱34歲的王女士獨自出走失聯。王女士因為臉長斑,覺得不好看,做過幾次祛斑不見效果。她感到很自卑,慢慢地就不願意和人交流,患上抑鬱症。有一次喝農藥自殺未遂,被家人救下。
2018年11月,方女士女兒小謝,早在十年前就患有重度抑鬱症,長期服用藥物治療,生活起居都由方女士照料。11月8日下午,因為小謝抗拒服藥,方女士一時心急,數落了小謝幾句,沒曾想小謝情緒失控,從家裡跑了出去,整整失聯了5天。
有數據顯示,全球罹患抑鬱症的人已超過3億,約占全球人口的4.3%。也就是說,每25個人當中,就有1個是抑鬱症患者。那麼,一個人患抑鬱前,會有哪些徵兆呢?
1、幾乎每一天都心情壓抑,經常坐立不安和焦慮煩躁,有時還會伴隨著哭泣,臉上表情麻木,對周圍的人和事都沒有反應。
2、長時間感到胸悶心慌,去醫院也查不出病變;
3、對於日常的生活和工作沒有興趣、沒有動力,注意力難以集中,幹什麼事都提不起勁兒;
4、長時間失眠或者早醒。儘管沒有干繁重的活,但全身感到乏力;
5、沒有安全感,感到自己沒用,否定自我價值。
6、經常會有自殺的念頭。
壓力無處不在的今天,該如何釋放
生活中,相信很多人都聽過,甚至見過抑鬱的事例,深知其可怕之處。
那麼,當一個人出現上述那些焦慮徵兆時,除了要在心裡引起足夠重視,也要懂得用適當的方式去調整心態。具體來說,該怎麼做呢?
1、心理上的調節:學會放鬆。每天可以在固定的時間,放上輕快的音樂做個全身放鬆練習。
2、培養自信。每天可以對著鏡子,用積極的語言來進行自我暗示,增加自己對工作生活的信心。
3、要走出去,多和大自然接觸,多和別人交流,不要一個人悶在房間裡。
4、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每天作息有規律。睡前做一些安靜的事,例如聽音樂,寫字,畫畫。切忌喝濃茶、咖啡,做劇烈運動。
5、加強運動,積極鍛鍊,獲得一種情緒上的平衡。例如:跑步、打球。
6、必要的時候,找專業的心理醫生進行干預和心理疏導。
「抑鬱症患者」的確是人群當中,比較特殊的一個群體,在此我們也呼籲,對身邊這樣的人,應該多給予關愛和包容,在平時的工作生活中多多鼓勵他們。願這些「抑鬱症」群體能引起更多人的關注,也希望能引起相關部門對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