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臨床營養網(lcyycc)
作者介紹
寒露寒露,遍地冷露,今日寒露,推薦膳食沙參百合燉雞。
今日推薦心語:
『 寒 露 』
秋分後十五日
斗指辛
為寒露
言露冷而將欲凝結也
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氣
秋季的第五個節氣
今日寒露
(圖片來源:www.pexels.com)
一候 鴻雁來賓|形容此時鴻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隊列大舉南遷。
二候 雀入大水為蛤|形容深秋天寒,雀鳥都不見了,似乎變成了水中的條紋及顏色與雀鳥很相似的蛤蜊。
三候 菊有黃華|形容寒露以後,隨著冷氣到來,一派秋收景象,天氣常是晝暖夜涼,晴空萬里,一派深秋涼燥景象,此時菊花已普遍開放。
(圖片來源:www.pexels.com)
寒露 · 食養
《管子》云:「秋者陰氣始下,故萬物收」。秋季天朗氣清,萬物都有序地進入凋零時期,人也要順應自然,養收斂之氣。早睡早起,使志安寧,應秋之氣,讓肺氣得以舒展。
寒露時節起,雨水漸少,天氣乾燥。此時人們的汗液蒸發較快,因而常出現皮膚乾燥,皺紋增多,口乾咽燥,乾咳少痰,甚至會毛髮脫落和大便秘結等現象。所以此時,應在平衡飲食五味的基礎上,根據個人的具體情況,適當多食甘、淡,滋潤的食品,既可補脾胃,又能養肺潤腸,還可防治咽干口燥等症。例如芝麻、糯米、粳米、蜂蜜、乳製品等。應少食辛辣之品,如辣椒、生薑、蔥、蒜類,避免因過食辛辣傷人體陰精。
秋季暑熱己過,燥氣當令,呼吸道和腸道容易被秋燥侵擾,兒童更易「上燥」,老人更易「下燥」。「上燥」的表現有咳嗽、流鼻血、喉嚨干啞等,「下燥」則表現為便秘、痔瘡、大便出血等。應對「上燥」要多喝水,也可用蘆根、霜桑葉等煮水喝,房間還可裝個加濕器,增加濕度。應對「下燥」,應少吃煎炸、熱性食物,可多吃些槐花、蜂蜜、香蕉等通便潤腸之品。
冠心病屬於中醫「胸痹」、「心痛」範疇,據研究顯示患者冬春季節較多,夏秋季節也有部分節氣發病較多,在季節交替的節氣發病較多且死亡率較高,例如霜降、大寒、冬至(結果摘自文獻:84697例冠心病患者入院及死亡時間和節氣關係的分析)。分析其原因考慮與氣候特徵有關,寒冷季節可引起交感神經興奮,兒茶酚胺分泌增多,血壓增高,心率增快,周圍血管阻力增大,易引致冠心病的發生。建議飲食養生上注意用餐時間不要太晚、晚間適量飲水。
(圖片來源:www.pexels.com)
推薦膳食:沙參百合燉雞
1. 材料準備
主要食材:雞半隻,瘦肉50g,鹽、生薑等適量。
2. 製作方法
將母雞清理乾淨後切成小塊,與清洗好的百合、北沙參、枸杞、紅棗、肉片、生薑一同放入燉盅,大火燉開後改小火繼續燉60~90 分鐘,最後調入適量食鹽即可食用。
膳食點評
《黃帝內經》提出「藥以祛之,食以隨之」,本菜品取北沙參養陰潤肺、益胃生津的功效,搭配清熱潤肺的百合,再借各類食材自身的味道,「藥借食力,食助藥威」,相輔相成。沙參百合燉雞是適宜深秋寒露節氣食養選擇的菜品之一。
《中國臨床營養網》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