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糖尿病和「吃」少不了關係。
臨床上,很多人得糖尿病都是因為「管不住嘴」。這真是吃時一時歡,得病淚汪汪。
為了讓廣大糖友可以更好地控制血糖,改善病情,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提幾點小建議,快快學習下吧~
眾所周知,國人的主食一般以精白米麵為主。
但大家不知道的是,精白米麵因為加工程度高,在精製的過程中去掉了穀物的皮層和谷胚以及糊粉層,僅留下澱粉和少量穀類蛋白。它可謂是一種快速釋放能量的碳水化合物,血糖指數更是達到了72。
哈佛大學一項研究表明:一個人吃精白米越多,患2型糖尿病的機率就越高。
因此,當糖友在吃主食時,有且必要加點雜糧,如糙米、黑米、紫米、蕎麥、燕麥等。如此粗細搭配吃,可以大大減緩我們的消化速度,延緩小腸對葡萄糖的吸收。這樣一來既有利於減緩餐後血糖急劇升高,又有利於減輕胰島負擔以及保持血糖水平。
很多人吃飯時都會習慣先一口飯接著一口菜。
這種先飯後菜的進餐順序對糖友們來說,要打一個大大的叉。
一般來說,蔬菜、菇類及海藻類食物血糖指數都比較低。當進食後不但易有飽腹感,而且因為其含有大量膳食纖維,進入腸胃後體積會迅速膨脹,黏性增強,會延長後吃進的碳水化合物的分解時間,從而延緩糖分在小腸的吸收,有利於餐後血糖的控制。
因此,建議糖友用餐的順序要調整為:蔬菜、菇類及海藻類食物蛋、肉、豆和奶製品主食喝湯。
不少糖友吃完飯,都會習慣坐到沙發上玩手機、看電視。殊不知,這樣的習慣特別容易導致餐後血糖的異常升高。久而久之,還會誘發腹型肥胖。
而飯後散散步,走一走,其實對血糖有著良好的控制作用。
這是因為飯後行走,人體的下肢肌肉因為處於收縮運動狀態,會加快細胞的新陳代謝,使得能量消耗變多,這樣一來,有利於身體更有效地處理攝入的大量碳水化合物,從而更好地調控餐後血糖。
當然,因為糖友們的糖尿病類型不同,血糖水平等都會存在差異,以上的3個小建議最終還是要以身體實際為準來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