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明白,改革開放40年以來,中國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而最大的變化,也是對老百姓來說最主要的變化,當然是老百姓的生活變好了,腰包變鼓了。
尤其是在今天,我們到每一個城市,看上去都是繁花似錦的模樣,高檔消費場所都人滿為患,而國外的所有奢侈品,高檔消費,都隨處可見中國人的影子。
那麼,中國人到底多有錢呢?
我們先來看幾個數據。
根據《2018全球財富報告》顯示,中國家庭總財富已超過50萬億,緊跟美國之後,位居全球第二。報告反映出中國房地產市場依然強勁,非金融形式的家庭資產比例從2017年的61%上升到2018年的62%。截至2018年中期,成年人的人均實物資產為3.26萬美元。在債務指標上平均只有4690美元,相當於總資產的9%。
這個報告展示了幾個信息,一是中國的家庭資產已經躍居全球第二;二是資產中以房地產為主;三是中國家庭負債其實並不高。
再來看國內的一份報告,根據廣發銀行聯合西南財經大學發表的《2018中國城市家庭財富健康報告》顯示的相關數據:
1、我國城市家庭的戶均總資產規模161.7萬元,戶均可投資資產規模55.7萬元;
2、中國前1/5有錢的家庭,平均資產總規模為454.5萬元;
3、家庭總資產配置中,房產占比高達77.7%,金融資產配置僅占11.8%;
4、家庭總資產配置中,股票占比不到1%;
這份報告顯示的情況可能更加接近我們所感知到的情況,大概總結一下,幾個點,一是現在城市家庭平均來說都是百萬富翁以上級別了;二是貧富差距還很大,不均衡的現象依然嚴重;三是房產占比較大;四是金融資產占比過低。
大家注意到沒,上面兩份報告,雖然各有側重,但都提到了一個共同的問題,那就是家庭資產中房產占比過高。
不過,第一份報告中的提法是非金融資產,占比為62%,而第二份報告則更直接,就是房產占比達到77.7%。
那麼,中國家庭到底有多少錢呢?或許大家都覺得這個數據不夠準確,根據央行公布的相關數據,2018年,我國住戶存款餘額72.44萬億元。
根據《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18)》顯示,截至2017年末,我國住戶部門債務餘額為40.5萬億元,根據央行數據顯示,2018年全年,住戶部門貸款增加7.36萬億元,如果簡單的相加,我們可以大致得出,2018年底住戶部門貸款餘額大約為47.86萬億元。
如果將存款減去貸款,也就是說,中國住戶部門的凈存款為24.58萬億元。
那麼,我們現在有多少房子?SOHO 中國董事長潘石屹曾說過一個數字,那就是當下中國的房子總市值65萬億美元,相當於450多萬億人民幣。
這樣比較一下,住戶部門的凈存款占房產總值的5.46%。
這背後折射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那就是,老百姓的資產,無論是存款還是現金,在過去這些年,都增加了不少,但是,都變成了房子。
那麼,以後的房子還能賣給誰呢?總不能全部靠銀行貸款來買房吧?
即便到銀行貸款,也得支付三成的首付比例。
這背後的真相,其實就是在高房價面前,居民的購買力是在持續下降的,那麼,未來的房子還能賣給誰呢?
同話財經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來源並保留本站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