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個年齡階段,身體的靈活性、協調性以及各個器官承受性等都不盡相同,因此每個年齡段都有不同的「黃金鍛鍊方案」。在此,健康教育專家為您奉上一份「運動年齡表」。
運動年齡表
3到7歲幼兒期
3到5歲的學齡前兒童大肌肉發展較快,身體協調性較之嬰兒期有所增加,更適合戶外運動。比如騎自行車,能有效鍛鍊孩子手、眼、腳的協調性,提昇平衡力。
5到7歲的孩子屬於相對緩慢發育階段,尤其是心血管發育比運動系統的發育還遲緩,這個時期要儘量選擇體力消耗不劇烈的運動,如游泳。
兒童可以通過游泳練習控制身體的能力,調節心肺功能,同時也可以整合一些發育的反射,這對於兒童的身體和學習都有好處。
8到12歲孩童期
此階段的孩子力量、速度、耐力以及靈敏性都有了一定的基礎,但骨骼相對較脆弱,因此要避免強烈的運動衝擊,並注意運動時長。建議這一階段的孩子可以參加以下活動:
打桌球:鍛鍊身體的靈敏性,減輕眼部疲勞、預防近視。
打羽毛球:放鬆頸椎脊椎,增加心肺功能。
打網球:增強身體的協調性。
學跳舞:提高身體的柔韌度。
12到18歲黃金期
此階段是人的生長發育階段,要注重骨骼生長及骨密度形成,同時也是心肺適能發育的敏感期,在鍛鍊時要儘量避開承重過大的運動。
桌球和羽毛球運動可以繼續進行,籃球、足球、排球等球類運動也可以列入運動日程。
另外除了運動,此階段要注意均衡飲食,有必要時可以增加鈣質、維生素等的補充。
18到25歲成熟期
這個階段,人的身體功能處於鼎盛時期,心律、肺活量、骨骼的靈敏度、穩定性及彈性等各方面均達到最佳點。
這個年齡段的年輕人可進行高強度的運動,培養鍛鍊習慣,提高身體綜合素質,為身體健康打下堅實基礎。
建議每周進行3次訓練,最好有氧和力量訓練結合,如健美操、瑜伽結合推舉等。
26到45歲發胖期
這一階段是人生活和事業發展的關鍵期,通常壓力會較大,很多人平時都疏於鍛鍊,肥胖率的發生也變高。
因此,這一時間段要防止身體里脂肪的堆積,減緩壓力。男性依舊要注重肌肉力量的訓練,如推舉,但要控制好強度,不要過於勉強自己;這段時間女性也要適當進行中低強度的有氧訓練加力量性鍛鍊,如瑜伽、慢跑、游泳等。
46到65歲「衰老」期
這個階段人的體力和肌肉量開始下降,運動主要以對抗骨質疏鬆、肌肉鬆弛為主,要以安全、簡便為原則。
推薦健步走,以改善血液循環、降低體脂率;靜蹲、舉啞鈴等力量鍛鍊以增強或維持肌肉力量。
65歲以後老年期
多數人在65歲以後身體機能都處於低水平,此階段主要以提高生活質量、預防跌倒、提升心肺功能為主。
建議做輕柔的有氧運動,並配合適量的力量訓練堅實肌肉、強化骨骼,並注意飲食的均衡,適當多補充優質蛋白質、鈣質等營養素。
運動時間表
人體活動受「生物鐘」控制,按生物鐘規律來安排運動時間能事半功倍。
接下來大家再來看這份「運動時間表」。
上午——增強活力
晨練有利於提高神經興奮性,能保持人體活力。但早上人體體溫較低,關節和肌肉較僵硬,所以適宜從事一些強度較小的運動。鍛鍊之前最好先喝杯溫水。
下午——強化體力
下午是人強化體力較好的時機,肌肉承受能力較其他時間高一些。另外,下午鍛鍊還有助於改善睡眠狀況。
傍晚——體能峰值
傍晚時,人體運動能力達到高峰,肌肉和關節更加靈活,心跳頻率和血壓也穩定。適合進行力量訓練,並且運動時的受傷幾率也會小很多。
但要注意的是,睡前3至4小時內運動強度不宜過大,以免神經系統過度興奮導致失眠。
來源:北京晚報 「共產黨員」公眾號
編輯:蔣嬋雯 審核:楊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GczVgG4BMH2_cNUg5CS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