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城市報》整版報道神木 新神木到底神奇在哪兒?

2019-10-30     文博傳媒網

地處秦晉蒙三省接壤地帶的神木市是陝西省面積最大的縣級市,也是一座建在煤田上的城市。得天獨厚的煤炭資源帶給了神木強勁的發展活力,使其發展成為了我國重要的煤化工基地。

伴隨著生態文明建設工作的不斷推進,神木市積極尋求轉型,開啟了走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與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相統一的發展新路。短短數年,這座曾經的「烏金之城」搖身變成一座「花園之城」。

產業升級實現了環保和發展的共贏,文旅融合實現了歷史和自然的無縫對接,宜居城市實現了市民對美好生活的殷切嚮往,也讓神木獲得了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全國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試點等頭銜。而這一切的取得,離不開神木市委、市政府堅決貫徹生態優先發展理念和文旅融合發展思路。

10月16—1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巡禮之神木·融媒體行大型採訪活動走進神木,在三天的採訪中,記者深入感觸這座「煤城」在轉型過程中的蛻變。

石峁遺址

刷新華夏史前文明認知

位於神木市高家堡鎮的石峁遺址建於4300年前,城內面積超過400萬平方米,是目前中國已知規模最大的龍山時代晚期至夏代早期城址。石峁城址以皇城台為核心,內城牆和外城牆呈半包圍狀將皇城台環抱。

記者觀察發現,石峁遺址的城牆全部由石塊砌成,邊角相當平整,讓人不禁對4000多年前的「建築師」們的建築水平肅然起敬。

在皇城台第二、三級石牆牆體上分布著許多孔洞,洞內插著一根根圓形木頭,有的已成朽木。講解員介紹,這些木頭類似於現今建築物中的鋼筋,先民將整棵松木以樹冠朝外方向鑲嵌在牆體中,可以起到鞏固撐拉的作用,以保持城牆的穩固和經久耐用。

據介紹,石峁遺址的發掘,將中國文明史向前大幅推進,將馬面、角樓等城防設施的歷史向前推進了2000年,為研究中國文明起源提供了全新的研究範本,對進一步理解東亞及東北亞地區早期國家的起源與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當前,神木市正以石峁遺址申遺為契機,進一步加強對石峁遺址的研究、保護、利用,力爭將石峁遺址打造成展示5000年中華文明的標杆範本。

文旅融合助推可持續發展

隨後,記者一行來到了中國最大的沙漠淡水湖紅鹼淖景區。一望無際的湖面碧波蕩漾,不時有遊人乘快艇飛馳而過,掀起陣陣浪花。湖的另一邊則是一片沙漠,各種玩沙項目一應俱全。

「這兩年,景區的遊客越來越多,我們的收入也不斷增加了。」在沙漠裡經營沙灘摩托車的於師傅告訴記者。

據了解,紅鹼淖是全球最大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遺鷗的棲息地。每年4月至8月,多達2萬隻遺鷗會來這裡繁衍生息,占全球總量90%。「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構成了紅鹼淖風景名勝區獨特的自然風光,成為海內外遊客嚮往的人間天堂。

風光奇特的二郎山、國家級黃河生態旅遊區、神木煤炭地質公園等,讓神木旅遊的發展底氣十足,但最為人所熟知的還是根據路遙《平凡的世界》改編的同名電視劇取景地——高家堡。

作為陝北四大名堡之一的神木高家堡始建於明正統四年,距今已有近600年歷史。走進老街,滄桑的城樓,鱗次櫛比的四合院,宛若穿越回了那個古老的年代。神木市高家堡鎮文化站原站長喬世明說:「電視劇真實再現了原西縣革委會、車站、國營食堂、貿易經理部等場景,取完景後我們保留了當時的布景,吸引了很多人來參觀,高家堡也算得上是個『網紅堡子』了。」

看到古鎮旅遊經濟迅猛發展的勢頭,許多常年外出打工者紛紛回鄉、重操舊業,使祖宗留下來的手藝得以傳承,更讓遊客們品嘗到了陝北地地道道的特色小吃。

「我以前在外地打工,最近村裡遊客多了,就回來開了一家店,等生意好了,我讓孩子們也回來一起干。」在街上開小賣鋪的高大叔說。

神木市博物館裡「麟州城與楊家將」專題展講述著神木與楊家將文化的密切聯繫。神木市在唐宋時期稱麟州,是楊家將的故里,古城遺址及出土文物無不顯示著濃厚的邊塞印記。神木市博物館講解員介紹,楊家三代曾在此鎮守麟州、戍邊衛疆、抗擊遼敵,留下了無數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楊家將文化在神木地區廣泛流傳,已成為神木對外宣傳的一張文化名片。

「十三五」期間,神木市共投入16.8億元用於石峁遺址、高家堡、紅鹼淖、二郎山、神木老城等重點文化旅遊資源的開發建設。走文旅發展之路,既是對現有資源的有效保護,更是神木發展的戰略定位。

從旅遊產品開發、基礎設施建設、組織保障,到營銷推廣、行業管理等方面,神木市為全域旅遊發展做好了頂層設計,已高標準編制了《神木市全域旅遊實施規劃》《神木市全域旅遊三年行動計劃》和《石峁(高家堡)片區旅遊總體規劃》等專項規劃。

「為了實現科學轉型,神木市曾多次邀請專家『把脈』,並最終確定了發展文旅產業的轉型思路。這條路既能實現可持續發展,也滿足了當地百姓建設美好家園的需求。」神木市文化和旅遊文物廣電局一位工作人員介紹,「現在看來,這條路是走對了,環境越來越好,遊客越來越多,老百姓幸福感更強了。」

市民共享文化發展成果

據了解,自2016年被列為陝西省第三批旅遊示範縣創建單位以來,神木市將創建省級旅遊示範縣和國家全域旅遊示範縣確定為「十三五」的四大戰略發展之一。同時,神木市還成立了由市委書記、市長任組長,相關市級領導任副組長,有關部門、鎮街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創建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全市旅遊示範縣創建工作;相繼出台了《關於加快發展全域旅遊紮實創建陝西省旅遊示範縣和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的實施意見》《神木市創建陝西省旅遊示範縣實施方案》《神木市全域旅遊實施規劃》和《神木市全域旅遊三年行動計劃》。

近年來,神木市積極促進文化與旅遊深度融合發展,實現文化旅遊產業提速升級,市場知名度和影響力不斷提升。2018年,神木市共計接待遊客695.63萬人次,同比增長28%,實現旅遊綜合收益70.44億元,同比增長26%。

讓文化產業落地,讓市民共享文化發展成果。目前,神木市已建成功能齊全的體育中心、國家一級圖書館和館藏量最大的縣級博物館。其中,神木體育中心占地100畝,由體育場和體育館兩大部分組成,可承辦國家級、省級部分專項體育賽事及市級運動會。神木圖書館建築面積1.2萬平方米,免費為市民開放,現有館藏文獻(含電子文獻)575958冊,每年接待讀者達40萬人次、文獻年流通總量14萬冊次。

文化旅遊的蓬勃發展讓神木面貌煥然一新,這座擁有千年歷史文化的「煤都」在中國西部城市群落中變得更加光彩照人。

來源:城市網西部之窗口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侵權請聯繫後台刪除

文 | 博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GSP4HG4BMH2_cNUgTvW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