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牡丹江籍烈士聶忠一,靜待親人四平烈士陵園祭掃

2020-04-23   頭條尋人

近期,退役軍人事務部下發通知,要求各地持續開展「為烈士尋親」活動,為犧牲並長眠他鄉的烈士尋找家人,讓烈士的後代得以祭奠,挖掘整理烈士們的光榮事跡,將紅色精神、革命傳統傳承下去。

為響應以上通知要求,吉林省四平市烈士陵園和今日頭條合作開展為烈士尋親活動。經四平市烈士陵園與及頭條尋人工作人員的整理核實,將為第一批450名在解放和建設四平犧牲的烈士尋找親人。頭條尋人「尋找烈士後人」公益項目將利用地理位置精準彈窗技術,陸續把這些烈士的信息彈窗到烈士的家鄉,幫助尋找烈士家鄉的親屬後人。

四平是一座英雄之城,四戰四平期間毛主席曾電令東北民主聯軍「化四平街為馬德里」,因此四平也被稱之為「東方馬德里」。四平市烈士陵園管理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次和今日頭條合作開展烈士尋親活動,既是為了讓這些長眠在四平的烈士們得到親人的祭奠,也是為了更好的弘揚英烈們的愛國主義精神,傳承紅色基因。這是四平烈士陵園這座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基的使命和職責。

本次要為下面這位犧牲烈士尋找親人:

姓名:聶忠一

籍貫:黑龍江省寧安市(牡丹江市下轄縣級市)

生卒年月:1922-1948

入伍時間:1946年

所屬部隊:原東北人民解放軍某部



四平市烈士陵園地處四平市北郊,位於哈大公路四平入口處,占地近20萬平方米。在解放戰爭時期,我軍與國民黨軍於1946年3月—1948年3月,曾四次大戰於四平。在歷時兩年的四次作戰中,敵我雙方共調遣部隊達40萬人次之多,均投入了精銳部隊,作戰之激烈、殘酷是解放東北戰場上少見的。

據不完全統計,四平作戰,我軍共計傷亡四萬餘人,其中犧牲近兩萬人,約占東北解放戰爭中犧牲烈士總數的五分之二。在犧牲者中,有師長1人,團級幹部72人,營級幹部180餘人,更多的犧牲者是普通的年輕戰士。

為紀念在四平解放和建設中犧牲的烈士,四平市政府於1951年在這裡建立了革命烈士公墓,1974年成立烈士陵園。自成立以來先後被列為國家級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全國百家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和全國百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之一。

四平烈士陵園

四平市烈士陵園管理中心擔負著烈士紀念建築物和配套設施建設維護與環境美化;烈士骨灰保存,烈士遺物和革命史料陳列、革命史料的搜集與編號、烈士文物檔案建立與文物保管;為革命烈士紀念活動提供平台,發揮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作用;配合主管部門做好前來祭掃的烈士遺屬的接待工作等職能。

四戰四平烈士紀念碑

從1987年起,四平烈士陵園重新規劃,民政部、省民政廳、四平市政府和社會各界多方籌措資金,歷經多年對陵園進行改造和建設。目前園內主要建有四戰四平烈士紀念碑、無名烈士合葬墓、烈士英名錄碑廊、單體烈士墓和紅軍墓區等紀念設施。

四平烈士陵園烈士墓



緬懷先烈功績,告慰先烈英靈,傳承紅色基因,講好紅色故事;頭條尋人發起「尋找烈士後人」項目,與四平烈士陵園合作,共同為烈士尋找親人。在以往的成功案例中,媒體接力尋找烈士後人,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頭條尋人誠邀全國各地媒體一起參與到「尋找烈士後人媒體志願服務團 」中來。

如有烈士後人相關線索,或希望共同參與尋找烈士後人的媒體,歡迎聯繫頭條尋人(郵箱: xunren@toutiao.com)或四平市烈士陵園管理中心(電話:0434-3582146 郵箱:99442128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