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仁義鄉被命名為「四川省法治示範鄉鎮」
在2018年「宜賓市法治示範鄉鎮」的
榮譽上再上新台階
那麼仁義鄉是如何做的呢?
01
率先垂範引領
兩年來,鄉機關領導幹部帶頭學習憲法法律知識,共開展專題學法25次,憲法宣誓活動4次,法律大討論活動12次,組織法律考試4次,法律業務知識培訓6次,在黨風廉政、精準扶貧、安全生產、信訪維穩、掃黑除惡等工作中始終秉持依法執政和依法行政,做好「法治頭雁」。
仁義鄉國土法培訓會
仁義鄉廉潔自律暨談心談話會
學習傳達《憲法修正案》
仁義鄉掃黑除惡工作專題研討會
珙縣人民檢察院送法下鄉
02
法治教育促學
注重青少年的法治教育。鄉依法治理辦聯合司法所、孝兒法庭,在仁義鄉中心校建立了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開展全校性的模擬法庭,讓學生在參與中不斷厚植法律意識和法治思維。兩年來,共開展「法律進學校」專題活動14次,法治文藝節目9個,邀請社會法律人士、教育人士開設法律融合道德、心理的特色課程12個,圍繞身邊典型案例開展以身說法6次,形成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濃厚氛圍。
法律進校園宣傳活動
法治伴我共成長、法治漫畫閱讀課
法治融入節日 開學第一課 講憲法(九年級一班)
法治融入節日 開學第一課 講憲法(三年級一班)
模擬法庭
鄉黨委關心慰問學生
03
紅色法治文化助力
創新打好仁義三張牌,形成特有的紅色法治文化。
打好「仁義」 牌。先後建成新街村紅色文化廣場、桂香村綠色文化廣場和羅家村法治文化生態園3個,以仁、義、禮滋養法治精神。
打好「紅色」牌。在開展紀念袁海揚等烈士活動時加入法治宣傳,以革命烈士的愛國精神促使「尊崇法律」深入人心。
打好「蠶桑」牌。利用鄉繭站和桂香村桑枝食用菌基地,向1000餘名養蠶戶提供法律諮詢和政策指導,有力保障特色產業的繁榮發展和貧困人群的脫貧致富。
法治宣傳花牌
紅色文化廣場
仁、義、禮
自治、法治、德治宣傳牌
掃黑除惡宣傳走進田間地間
及時的法律諮詢和政策指導助力蠶桑產業繁榮發展
04
法治強村惠民
「自治、法治、德治,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初步形成:
7個村規民約影響改變著農戶的生產生活、行為舉止和文明風尚。農民文化理事會因地制宜創作的《爬海拳》《說財神》等法治文藝節目深受群眾喜愛。8個調委會78名調解員積極發揮作用,近兩年共排查各類矛盾糾紛190件,調處185件,調處成功180件。
建立完成1個鄉級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和7個村級公共法律服務工作室,每村6塊「一村一法律顧問」公示牌覆蓋到村公所、活動廣場、主要幹道等人多顯眼的地方,最大限度地提高群眾的知曉率。
融合7個「一村一法律顧問」微信群線上宣傳和42塊公示牌線下宣傳,整合提升2名法律顧問、1名法律服務工作者和100餘名法律明白人資源,為當地的群眾提供專業、普惠、便民的法律諮詢、法律援助等公共法律服務。
法治文藝匯演
新街村法治文化長廊
一村一法律顧問公示牌
護航農民工依法討薪,保障合法權益
榮譽的背後是所有工作人員的辛勤付出
為你們點贊!
來 源 ▏ 珙縣融媒體中心
本刊主編 ▏ 陳傑
責任編輯 ▏ 何佳倪 郭艷
編 輯 ▏李瑤
要細品,可收藏。要繼續,請關注。
有幫助,請點贊。有疑問,請留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