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國文
來源:國學生活(ID:gxsh789)
對父母越好的人,福報越大,恩惠越多。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家庭能夠興旺發達,可是一個家如何才能興旺呢?
俗話說:
「一個家庭,每個人的角色不同,就要遵守不同的道,缺道的家庭,必定走向衰敗。
男人無志,家道不興;女人不柔,把財趕走;老人缺道,一家遭殃;兒女無道,香火不旺。」
一個家庭越來越興旺,多半是守住了以下這三種「道」,生活在這樣的家庭里,也會一生順遂,幸福美滿。
孝道:立家之本
古聖先賢說,父母是我們的第一大福田。
種瓜得瓜,對父母越好的人,福報越大,恩惠越多。
《勸孝歌》有云:「忤逆不孝矣,三世果報然。」
相反,不孝順父母的人,會使災難臨身。
上海某事業單位,一位安徽母親來找兒子,原因是兒子很久沒回家了,想看看他過得好不好,結果這位兒子在單位稱母親是保姆並趕她走。
不孝順自己父母的人沒有做人的基本涵養。
孝,品德之基礎。
孝,道德之根本。
孝,做人之核心。
生活中,有的人表面上對父母好,內心早已權衡了其中的利益關係,惦記著父母的遺產。
當孝順置於利益之上,所謂真情就變得不堪一擊。
小心翼翼地討好父母,背地裡卻萬般嫌棄,這樣的行為與不孝無異。
要想晚年幸福,如今一定要做好榜樣,孝順父母。
《省心錄》有云:「孝子親則子孝,欽於人則眾欽。」
對父母好的人,才配得上大的福報,德與位相配,則受福無愧。
曾國藩在家書中談及治家之道,也認為家庭興旺要「貴體孝道」。
一個家庭的興旺,離不開孝道的代代流傳。
恪守孝道,就是掌握了立家之本。
夫妻道:興家之魂
一個家庭男女各居其位,家庭才會和諧溫馨,子女才會健康成長,事業才能鼎盛興隆,這就是夫妻之道。
男人是天,天行健,自強不息,所以男人要剛強,有擔當。
女人是地,地勢坤,厚德載物,所以女人要包容,要溫柔。
古人云:夫妻同心,其利斷金。
夫妻和睦,相互協助,哪怕日子開始差一點,慢慢也會變得越來越好。
夫妻是最深遠的修行,家是極好的道場,而妻子則是一個家庭的風水,也是丈夫的財星。
如果女人能夠得到丈夫的尊重,快樂受寵,丈夫的財運事業運都會越來越好,這叫妻財。
而妻子要柔,隨遇而安,隨貧隨富,可高可低,如水能養育萬物,又不與萬物相爭,助夫成德,亦能旺夫。
夫如山,妻似水,夫妻恩愛和諧,家庭自然風生水起,蓬勃興旺。
所以家庭幸福的源頭就在於守住「夫妻道。」
兒孫道:傳承之根
玉不琢,不成器,父母不教育孩子,縱使是良質美玉,孩子也不會成長,家庭也會衰敗。
給兒孫最好的家產不是金錢,而是教育。
而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把一種精神傳承給他,給孩子最大的財富,就是孩子這個「人」。
傳遞給他一種樂觀、積極向上、百折不撓的精神,勝過任何物質上的東西!
精神是一種可以流傳的東西,可以作為傳家寶代代流傳下來。
回首那些興盛了幾百年的大家族,無一不是有自己的家風、家訓,有自己家族的精神,這才是最珍貴的東西。
以曾國藩為代表的曾氏家族,在兩百多年以來,有成就的多達兩百多人,堪稱中國家族史上的奇觀。
在曾國藩的家訓中,「窮」是「善身」之道。
在寫給大兒子曾紀澤的家書中,曾國藩說:
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無一不與寒士相同,庶幾可以成大器。
意思就是,越是富家子弟,越是官宦子弟,越能勤儉自律,越能在物質生活上主動跟貧寒之士一樣,這樣的孩子將來才有可能成大器。
曾國藩還告誡族人:
「子侄除讀書外,教之掃屋、抹桌凳、收糞、鋤草,是極好之事,切不可以為有損架子而不為也。」
給兒孫再好的教育,都不如讓他親自去感受一下成人世界的「不容易」!
"君子之澤,五世而斬",再多的金錢也會敗光,父輩留給兒孫過多的金錢,只能養出好逸惡勞的孩子,愛子不當,實為殺子。
真正愛子孫,不是為他們遮擋一切風雨,而是教會他們如何面對克服風雨,讓他們去流汗、流淚,學會在無人撐傘的雨中奔跑!
守住了「兒孫道」,家族定能長盛不衰,越來越興旺。
古話說:「有道才有德,無道便無德,有德才有福,無德便無福。」
一個家庭的興旺,一定是守住了「孝道、夫妻道,子孫道。」
孝道,是立家之本;夫妻道,是興家之魂;子孫道,是傳承之根。
家族的興盛,就是將這三種「道」傳承下去的過程。
國文,來源:國學生活(ID:gxsh789),國學智慧,美好生活,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千萬國學愛好者的聚集地,讀者經授權發布,轉載請聯繫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