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寧市第一醫療集團重症監護室護士俞鳳琴(右一)。
「媽媽,你什麼時候回來啊!」
「寶寶,媽媽消滅完『怪獸』就回來了,你在家要好好學習,要聽爸爸和爺爺奶奶的話哦,不許調皮。」
每天從重症監護室出來,回到居住的酒店,俞鳳琴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撥通家裡的電話,向家人報平安,和7歲的兒子互訴思念,還不忘檢查兒子的作業,有時候,還在重症監護室時,兒子乖巧地會將寫好的作業拍上一段小視頻,傳給俞鳳琴。
今年32歲的俞鳳琴是西寧市第一人民醫院重症監護室護士,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我省組織全省16家醫療機構135名醫護人員,成立了首批援助湖北醫療隊,並與1月28日出發馳援湖北武漢,俞鳳琴就是其中之一。
「剛接到要去武漢救援的通知,我就主動報名了,家人也非常支持我的決定,這對於我來說是職業生涯中一次難得的歷練,更是一項光榮的使命。」擁有12年黨齡的俞鳳琴,困境艱險前,展現出了一名共產黨員的擔當。
新冠肺炎是「怪獸」,這是俞鳳琴與兒子之間的小秘密。當時,俞鳳琴決定參加首批援助湖北醫療隊時,全家人都知情,惟獨沒有告訴兒子,當天要出發收拾行李時,兒子意識到俞鳳琴要出遠門,便詢問媽媽要去哪、幹什麼、什麼時候回來。
對於懵懂的兒子,俞鳳琴對兒子解釋,「媽媽要去打『怪獸』,等把『怪獸』消滅完了,媽媽就回來了。」
兒子的眼中,俞鳳琴是勇敢的「奧特曼」,但在全省各族幹部群眾眼中,我省援助湖北醫療隊的所有醫生護士,他們敢於「逆行」,他們都是「奧特曼」。
1月28日晚上,俞鳳琴到達了武漢市新洲區,被安排到新洲區人民醫院重症監護室,並進行了分組,俞鳳琴所在的小組共有5個人,其中有呼吸治療師、醫生、護士,每組分配1至2名當地醫生護士,以便和患者更有效地溝通。
俞鳳琴所在的重症監護室,相對於其他科室,壓力更大,這裡收治的都是新冠肺炎重症患者,雖然以前也在重症監護室工作,但這裡的病區環境和外部壓力更大。
「每天拖著笨重的防護服,病區內都是緩慢挪動,怕走得太快帶起灰塵,引起患者肺部的不適。」重症監護室病區內,每一個細節都非常關鍵,俞鳳琴將這些細節烙在了內心深處。
壓力還來自於患者,每當在病區內看到與病魔堅強鬥爭的患者,俞鳳琴內心總會有種莫名的感動,也深感肩上的責任重大。
有一次在病區,俞鳳琴看到了一名40多歲的男性患者,帶著氧氣面罩躺在病床上,眼角流露著對生的渴望,俞鳳琴上前為患者打氣鼓勵,「千萬不要放棄,只要堅持下去就有希望,春天馬上就來了。」患者眼角濕潤了,伸出了無力的雙手,握住了俞鳳琴的手。
這樣的感動,每時每刻都在上演,這也更加堅定了俞鳳琴的信念,「我們一定會全力以赴,給患者生的希望、生活的希望。」
從精心呵護救治,到心理輔導,對於俞鳳琴來說,這份信念不僅僅能治病救人,更能幫助患者走出病魔的心理陰影。
2月14日,俞鳳琴是上午的班,下班後,脫掉防護服,全身消毒完成後,已經是一點半了,坐上回酒店的車,看著街道兩旁盛開的鮮花,俞鳳琴喃喃自語,「武漢的春天來了」
作者:張多鈞 孫海玲 咸文靜 喬延昌 來源:青海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