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言君:接鍋者,杜鋒也

2019-11-01     狂言Doggy



男籃完成了人事變動,李楠卸任,杜鋒上任,這看起來非常類似於「既然紅隊主帥不行,那就換藍隊掌門試試」,也算是把國家隊一分為二的好處體現了出來。當然話說回來了,擺在杜鋒面前的,可不是美差,而是一口黝黑髮亮的鍋。


可能有人要問,執教國家隊那可是無上榮耀,點解成了一口鍋?原因很簡單,經歷世界盃的慘敗後,無論任何角度來看,男籃都處於絕對的低谷。舉個最通俗的例子便是————


相當於籃球比賽打到第四節,抬頭瞅眼比分,整整差了20,此時教練拍拍你的肩膀,讓你上去試試。其實本來沒你啥事兒,隊友前三節輸的屁滾尿流,和我有啥關係?但若是你上了,最後還是輸了,多半也會被套上「沒啥卵用」的牌坊,一起挨罵。如你所見,這便是杜鋒接手男籃,成為國家隊主帥的大背景。



上任後的第一項任務是啥?備戰七個月後24支球隊參加的奧運會落選賽,說是落選賽實則強隊雲集,堪稱地獄模式。什麼塞族立陶宛克羅埃西亞,東歐三兄貴再加個希臘,光用聽的便不寒而慄。至於晉級規則,24支球隊將被分成4個小組,每組只有頭名才能獲得奧運會入場券。不用再講下去了,對於男籃來說,力爭奧運會落選賽上避免反向第一,才是合理選項。


奧運落選賽後的重要任務又有哪些?2023年籃球世界盃與2024年巴黎奧運會,2023年籃球世界盃將由菲律賓、印尼與日本聯合舉辦,這意味著男籃在分組抽籤方面不會再有任何便宜可占。畢竟這回你機關算盡,把東道主的優勢發揮到淋漓盡致,四年後對家必然以牙還牙。屆時豪華套餐分分鐘安排上,保不齊小組賽便欲仙欲死。


好了,請回答以下問題:四年後天時地利人和俱失的情況下,男籃靠啥在世界盃上成為拿到亞洲龍頭棍,進而爭取到直通奧運會的機會?



這真不是觸霉頭或烏鴉嘴,而是大機率事件。落選賽肯定完犢子大夥心裡門兒清,哪怕輸掉底褲都沒人會怪杜鋒,可三年後,乃至四年後的兩項大賽,卻猶如兩把達摩克利斯之劍高懸頭頂。一來好了傷疤忘了痛,是時候對戰績提出點兒要求了;二來競技體育終歸唯成敗論,成了你就是英雄,敗了你就是狗熊。


回想世界盃前,李楠整活整的多好,一副意氣風發的樣子。世界盃後呢?光「楠」這漢字,便遣詞造句發明出一堆新成語。表面看李楠挺冤,畢竟要沒在線改國籍那檔子事,男籃就出線了,命運就不一樣了。而不是像現在這樣被掛上央視,順帶把坤坤洗白。


可話又說回來了,即使小組昂首出線拿到東京入場券,男籃青黃不接這最根本的問題,依舊清晰可見。這裡的青黃不接並不是男籃沒有年輕球員,而是年輕球員無論質量還是擔當,都不如老一輩。一個令人極度唏噓的現象是,十年前我們還有姚明,五年前我們有巔峰期的阿聯,那麼三、四年後呢,到了大哥老邁年高不堪驅馳的年代,我們還能指望誰?



擼盒飯的球盲都懂,杜鋒沒道理不懂,長期在一線執教,從業經驗豐富的他可能會比你我更門兒清。他能不清楚新一代的斤兩?他能不明白目前男籃所面臨的局面?都說CBA要肩負起造血與培養新人的功能,但問題在於天才並不是地里的韭菜,割了一茬還有一茬。至於老生常談諸如狠抓青訓,普及校園籃球云云,也是動輒八年十年的漫長工程。直白的講吧,遠水救不了近火。


因此可以想像的是,但凡三年或四年後出點兒啥意外,杜鋒勢必會被集火,被噴到生活不能自理。大家都是人,誰不是爹媽生的,誰願意被當成活標靶,被輪一遍又一遍啊?



所以杜鋒要精明點兒,就不該接這鍋,誰愛接誰接唄。畢竟杜鋒目前既不缺江湖地位,也不需要靠執教國家隊來鍍金,人廣東主帥坐的穩穩噹噹,上賽季還成功帶隊奪冠。退一步講,有休賽期選人點將,每天吆喝訓練這閒功夫,陪陪家人或充充電不好嗎?至於什麼組織點名要求之類的,拜託,現在都9012年了,辦事方式早不是領導說你行不行也行,讓你上必須得上了。真要領導包辦一切,甭管春哥願不願意,早該被推上前台擔任國家隊主帥了,畢竟放眼國內主帥,他才是最有氣場,最Hold住的那個。


因此話就摞這兒了,無論未來男籃在杜鋒麾下打出怎樣的表現,你都得對他敢於接鍋的行為表示欽佩,敬他是條漢子。



世界盃結束後,許多人都對中國籃球的前景表達悲觀。畢竟很多時候機會只有一次,抓住了就騰飛,抓不住便隕落。只是在肉眼可見的下滑區間,仍有人願意站出來,希冀通過自己的力量來挽救頹勢。


我無意大吹法螺,不厭其煩給大夥洗腦,來證明杜鋒有多崇高有多偉大,但如今毅然接手男籃主帥的杜鋒,與富家翁不當偏要上任籃協主席推行改革的姚明,以及昔日臨危受命帶領男籃走出泥潭重回亞洲之巔的宮魯鳴,他們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於方方面面,為他們所追求,所鍾愛的事業,去奉獻點什麼。



而正是這些人,構建起中國籃球真正的脊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GDh0J24BMH2_cNUg1CD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