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教育」等利用疫情詐騙新套路出爐

2020-03-10   新余網警巡查執法

在全國上下勠力同心抗擊疫情之時

個別不法分子還在不斷翻新著詐騙手段

我們應如何有效識破這些「新套路」呢?

虛假捐款詐騙

不法分子搭建虛假的捐款網站,以慈善機構的名義發送欺詐簡訊,誘導公眾點擊簡訊中的釣魚網站或木馬病毒連結,造成受騙者資金損失。對於網絡上的各類捐款信息,務必先向有關機構核實,以明辨真偽。


案例:2月21日,21歲的犯罪嫌疑人蔡某在網上註冊了名為「武漢市慈善會」的微信公眾號,並使用其下載、修改的武漢市慈善總會會徽對微信公眾號進行修飾、偽裝,後陸續有多名群眾通過網絡搜索到該公眾號並進行關注,部分群眾通過該公眾號的對話功能諮詢捐款事宜。蔡某在微信對話中欺騙諮詢群眾說公眾號的捐款功能還在完善中,暫時無法直接捐款,並誤導群眾通過掃描其本人提供的微信支付二維碼進行捐款。

直播教育詐騙

不法分子通過班級QQ群、微信群等軟體假冒學校教師或班主任身份,以延期開學和組織開展線上教學為由發布詐騙信息,要求學生家長通過微信、支付寶繳納各項費用,致使多位家長上當受騙。

學校一般不會在群內發送二維碼,一般也不會要求家長通過網絡轉帳的方式支付學費。因此,家長在收到任何掃碼交學費的消息時,應直接與班主任或校方核實真偽,避免受到財產損失。


案例:2月13日,犯罪嫌疑人李某某使用QQ進入某小學英語複習群,並將自己的QQ暱稱、頭像更換成與任課教師相同的樣式,隨後在群內冒充任課教師發布「受疫情影響,需要參加網絡輔導課並繳納輔導費」的虛假消息,要求每位家長掃描微信二維碼付款1300元,兩名被害人信以為真,分別向嫌疑人轉帳1300元,共計2600元。當地公安機關偵查時發現,該嫌疑人帳戶有大量的資金流入,且帳戶所進資金中關聯30餘名被害人,共計15000餘元。

虛假充值詐騙

疫情期間,遊戲在線率高,為騙取玩家錢財,不法分子打著「超低價」、「充值優惠」的旗號,對虛假詐騙連結進行包裝,然後通過群聊、遊戲聊天系統等途徑發布,待有玩家點擊填寫後盜取資金。

不要輕易點擊非官方渠道發布的遊戲連結,更不要輕易把自己的帳號密碼等信息告訴他人或在陌生網站上填寫,如需轉帳匯款,務必先要核實對方身份。


案例:2月1日,張某報警稱其收到一條手機簡訊,內容是玩遊戲充值300送300,網址333dyc.com,張某點擊連結後下載了一名叫99棋牌的軟體並註冊了帳戶。點擊充值後,軟體對話框彈出一個支付二維碼,張某通過支付寶掃碼,銀行卡轉帳支付了300元。隨後其又讓妻子幫忙充值轉帳,累計轉帳3000元。現張某的遊戲帳戶被封,充值的錢也無法提出。

推銷特效藥詐騙

不法分子假冒政府部門、防治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部門、藥物研究(醫療)機構等,以撥打電話、發送簡訊等方式進行推銷,謊稱有防疫的「特效藥」,誘導受害者前往釣魚連接購買,從而獲取個人銀行信息進行盜取資金。

國家相關機構針對疫情研發的所有藥品均會在權威媒體公布。至於面對打著「推銷藥品」旗號的不法分子,大家千萬不能輕信。


案例:1月28日,陳先生被以「新型冠狀病毒特效藥」為名,在福州車站廣場被邱某騙走了9000元,事後察覺被騙,聯繫邱某,對方已經關機,於是報案。民警發現陳先生所購得的所謂「新型冠狀病毒特效藥」,用一個透明塑料袋裝著,呈綠色,共計42顆,成分不明。經審訊,邱某交代售賣給陳先生的藥片只是普通的保健藥品,並對騙取他人錢財的違法犯罪事實供認不諱。

體檢詐騙

不法分子主要在火車站、汽車站等人員流動地方作案,他們不斷地尋找著外來人員,謊稱由於目前肺炎病例增加,必須經過檢查才能乘坐公共運輸工具,並且要求繳納「體檢費」。

目前常規體溫檢測都是免費的,切勿相信一切所需繳納「體驗費」的項目,如在外時出行受阻,可及時與該處工作人員取得聯繫。


來源:宿遷網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