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很多家長可能都會有這麼一個疑問:我家孩子明明經常讀書,白天讀,晚上讀,可是為什麼理解能力還是這麼差?而在"全球教育強國"中名列前茅的韓國給出了一個答案-五行閱讀法。
此方法為韓國著名的家庭學習導師鄭炯權所創,他教導孩子們的"五行閱讀法"是韓國學生的學習指南。今天,讓我們來看看所謂的 "五行閱讀法",希望每位家長都能成為孩子的閱讀導師。
什麼是"五行閱讀法"?
每個孩子的學習的基礎非常重要,尤其是閱讀能力。
隨著年齡的增長,有良好閱讀習慣的學生不僅擁有越來越多的背景知識,而且能夠有效地將各種知識結合起來,從不同角度進行思考和推理。通常,這種孩子的學習成績會名列前茅。從這個角度看,閱讀能力的培養是提高學習能力的有效途徑。
當然,閱讀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從四五歲左右開始,基本形成於小學階段。如果兒童的閱讀能力在兒童階段得不到發展,隨著長大,可能會發現自己的學習能力跟不上身邊的孩子,久而久之會影響學習成績。
相反,如果孩子有閱讀能力,就會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孩子的學習也可能不再讓家長頭疼。在為孩子創造一個舒適的學習環境的同時,家長應該每天花點時間引導孩子學習。閱讀不僅僅是盲目的"閱讀",而是一種有策略的"閱讀"。
如果孩子能夠掌握"五行閱讀法",深入體驗閱讀過程,就將快速有效的完成閱讀工作。
閱讀之"金"----熟悉孩子的閱讀經驗
在對孩子進行學習指導的時候,首先要做的便是測評他們的閱讀能力,原因是想要有好的學習能力,首先便離不開良好的閱讀能力。
在各種書店之中,經常可以看到這樣一個溫馨的場景:媽媽或者爸爸牽著孩子的手,在書架前安靜地選書。但可能不太盡如人意的是,爸爸媽媽總是以自己的標準為孩子們選書,自己覺得有用就幫孩子買,自己覺得沒用就拒絕給孩子買。可能雖然孩子會勉強接受,但無形之中媽媽卻成為了扼殺孩子閱讀興趣發展的"劊子手"。
因此,作為家長肯定要重視給孩子選書的過程。並且家長有必要把握選書的"度",不能完全坐視不理任由孩子買各種各樣的書,也不能全憑自己意願給孩子買書
那麼,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呢?請先從了解孩子的閱讀經歷開始,應清楚孩子目前的閱讀狀態。孩子的閱讀量多少,喜歡讀什麼書,感受最深的是什麼等等問題都屬於閱讀狀態的範疇。
閱讀自然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適合孩子閱讀狀態的才是最好的。不要強迫或者急於說服孩子勉強讀書,這樣才能找到更為適合孩子的有效的讀書指導方法。
可以讓孩子從現在起每天閱讀時間應保持在10 -30分鐘。並且讓孩子以合適的閱讀方法讀合適的書,這樣對孩子來說效率才是最高的。
閱讀之"木"----親子共讀
當孩子很小還不具備足夠的詞彙儲備,當他們獨立閱讀十分吃力的時候,對這個階段的孩子來說,想要讓孩子有效閱讀最好的辦法就是親子共讀,在讀的過程中輔以小小的互動,可以幫助他們成功地從親子共讀過渡到拼讀以及自主閱讀階段。這項親子活動最為關鍵的一點是,不要半途而廢。
通常情況下,我們要堅持到小學,如果孩子還是沒有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那麼,即使升入初中,也可以繼續共讀。如果早早的就放棄了與孩子一起挑戰閱讀起來比較困難的書籍,孩子也很可能只會選擇讀起來相對容易的書,甚至逐漸放棄閱讀。
除此之外,共讀還有一點好處,即訓練孩子的聽力,使孩子養成傾聽的習慣,進而提升注意力。
閱讀之"水"----反覆閱讀
假如給一大堆書讓孩子去讀,即使孩子每本書都讀過,效果如何?也許結果還是不盡如人意。與這種家長相比,有一種家長的行為更令人擔憂,這種家長如果看到孩子在反覆讀一本書,他們就會批評孩子,覺得他們在浪費時間。
其實家長可能不是很清楚,反覆閱讀才是正確的閱讀方法。在學習的過程中,反覆讀一本書比只讀幾本書要好。這樣做在理解層面和提高關注度方面都更有效。
如果你的孩子一遍又一遍地讀同一本書,他實際上是在練習閱讀大師的"秘笈":閱讀和練習。如果你想讓孩子愛上讀書,那麼首先要給孩子們創造一個良好的讀書環境與條件,比如把書放在孩子們容易得到的每個角落,創造一個孩子們可以隨時隨地閱讀的環境。
我相信你的孩子會成為一個讀書迷。如果你的孩子對閱讀不"感冒",建議你選擇一本孩子喜歡、內容容易理解的書,讓他反覆閱讀。
閱讀之"火"----精讀
追溯到最初的那個問題:"我孩子的閱讀量很大,為什麼他們的理解力還是很差?"
其實,這是由於沒有養成精讀的習慣造成的。閱讀不僅是數量和速度的積累,更是對內容的理解和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
家長不應被孩子一直在讀書的錯覺所迷惑,要觀察孩子是否真正的有效閱讀了,是否真正的對所閱讀的內容有了想像與理解。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固然重要,但不能只注重興趣的培養,提高閱讀能力才是最終的目標。
什麼樣的孩子適合精讀-一個養成了良好閱讀習慣並使閱讀成為一種生活方式的孩子。對於那些不喜歡讀書的孩子,強迫他們讀書是不可取的。它應該建立在兒童有閱讀動機的前提下。
同時,選擇自己喜歡閱讀的書籍,在閱讀過程中給予大力支持。鼓勵孩子們查字典,確認他們在閱讀過程中不懂的單詞的確切意思。讀完後,讓孩子和你分享他認為書中最好的東西。讀或寫是個不錯的選擇。
讀書,速度固然重要,但精讀後所得的閱歷卻能撥動心弦。
閱讀之"土"----讀書筆記
兒童印象中的閱讀筆記通常被認為是一種刻板的閱讀要求,這也是兒童不願意閱讀的原因之一。其實,閱讀筆記本的主體並沒有那麼複雜,它不是作業的代名詞,也不是壓在孩子閱讀面前一座無法逾越的高山。
做"讀書筆記"的方法很簡單。首先,確立自己喜歡的主題,然後,選擇與之相關的書籍,開展一系列的閱讀活動。比如讓孩子選擇他自己最感興趣的主題,並選擇與此主題相關的每一種類型的書來閱讀。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不錯的方法,就是讓孩子把他讀過的書聚集起來,簡要而系統地整理成自己的"閱讀記錄"。
最後一點便是讓孩子儘早開始閱讀與未來目標相關的書籍,擁有自己的讀書筆記與閱讀心得體會,孩子若能吸收利用,自然會激發孩子的學習動機,培養孩子的的思考能力。
我是奶果媽媽育兒師,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