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封面人物〡鄒美紅:匆匆幾筆日記,希望孩子們能明白什麼是大家與小家

2020-02-13     中國婦女報

製圖:吳瑛 侯曉然

「今天隔離病房收治了一名6歲的小男孩,他的眼神中充滿了恐懼和無助,一個勁地哭著喊著要回家,要找媽媽……在這個寒冷的冬季,我厚厚的雙層外科手套有些冰冷,我不知道手心的溫度能不能傳遞給他,但我仍然一把緊緊抱住他,大聲告訴他:寶貝,別怕,阿姨在這裡保護你!」這段文位元組選自抗擊新冠肺炎一線醫務工作者鄒美紅的一篇日記。

鄒美紅是南昌大學一附院呼吸科一病區護士長。南昌大學一附院是新冠肺炎醫療救治江西省級定點醫院。截至2月8日24時,江西省累計報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病例740例,全省疫情防控進入關鍵階段。

從大年三十主動提出「不計報酬,不論生死,請戰上一線」,到年初五緊急奔赴抗擊新冠肺炎一線,這些天鄒美紅一直在忙於救治病人。按規定,她們下班也不能回家,只能待在酒店休息,鄒美紅的日記也只是在休息時匆匆寫上幾筆。

「說是日記也是家書。其實下班後太累了,也沒太多精力寫,就是一些間斷的個人感想。」鄒美紅還說,她的這些文字更多的是想給正上高二的兒子和兩歲多的女兒記錄下一些關於媽媽的故事,「我愛他們,我希望他們以我為榮,更希望他們能明白什麼是大家與小家,什麼是責任與擔當,什麼是愛與被愛」。

「我負責一線堅守,請你們替我團圓」,這是鄒美紅在2月8日元宵節日記里寫的一句話。既是寫給她的小家,也是寫給千千萬萬個「大家」。

我們轉發鄒美紅的部分日記,看一看抗擊新冠肺炎一線醫務工作者在工作之餘的真實記錄和真情實感——

1月24日

大年三十

這是我的請戰書——

尊敬的院領導、護理部:

突發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牽動著每一位護理人員的心。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一個有著豐富臨床經驗的護士和一名護理管理者,我必須體現出責任和擔當。在此,我自願報名,申請加入醫院各項治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護理工作,自願放棄休假,不計報酬,不論生死,請戰上一線。

請戰人:鄒美紅

1月29日

大年初五

一大早突然接到醫院通知:今天8點到象湖(南昌大學一附院象湖院區)報到!接到電話的我非常激動,面對這次嚴重疫情,身為一名醫務工作者十分想去前線奉獻自己的力量。

簡單收拾行李,和家人匆忙告別,囑咐好老公一定要照顧好兩歲多的小女兒,就立刻出發,趕往象湖院區。

同時報到的護士姐妹共25人,我們一起在全新組建的隔離病房工作。大家帶著行李來到二樓疫情防控指揮中心參加上崗培訓。護理部、信息處、院感處分別就病房工作環境、護士工作站新系統的使用、院感防護等內容進行培訓,重點培訓了如何嚴格落實標準預防,醫務人員自我防護及新冠肺炎病人的救治相關內容。沒多想,告訴自己一定要規範操作流程,做好自身防護,才能救治更多的患者。

稍做休息,午飯簡單扒了兩口米飯,提前一小時不喝水,上過廁所後,穿好防護服、帶上N95口罩、鞋套、護目鏡等,在全副武裝後開始全身心投入到救治一線。

即將進入病房,鄒美紅與同事們相互打氣鼓勵

穿著厚重的防護服來到隔離病房,畢竟第一次直接面對患者,心裡還是比較緊張,有點怕。但一想到我是一名共產黨員,一名白衣天使,想到肩上的責任和擔當,我鼓勵自己和團隊克服恐懼,加強防護,一切以病人為中心,現在是國家、醫院、病人最需要我們的時候,特殊時刻特殊使命,加油奮戰吧!

2月3日

早上8點鐘下了夜班後回到賓館,已是9點半,又臨時接到電話,45床病情突然發生變化要趕緊上呼吸機。其他科室的護士不熟悉呼吸機的使用,作為一名呼吸專科的醫務工作者,我責無旁貸,火速返回醫院穿好防護服來到病人床旁。病人開始有牴觸情緒不肯用,我耐心地勸導患者積極配合治療,樹立信心。患者終於在我的護理下戴上了呼吸機治療,進而有效緩解了胸悶氣喘等症狀。

雖然已經做好了充分的心理準備,疫情的嚴峻還是超出了我的想像。醫院所有的同仁一直處於超負荷運作狀態,幾乎每一個人都到達了極限,但是還在咬牙堅持。

今天也是我進入隔離病房參與倒班工作的第6天。可能是工作緊張壓力大,已經有好幾個晚上沒有睡好覺,頭有點兒疼,又接連拉了2天肚子,我有點兒慌神,心想不會這麼快自己就染上了吧,趕緊吃了一包思密達(藥物名)。同時我不斷給自己加油,一想起那些病人無助渴望的眼神,我感受到身上的擔子很重。

把自己的心態調整到最佳狀態,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我們必勝!

2月5日

凌晨5點

我的小寶貝,媽媽的小心肝:你好!媽媽已經一個多禮拜沒有見到你了,晚上不能躺在媽媽的懷裡聽媽媽講小紅帽、大灰狼的故事了,也不能給你洗澡澡洗臉臉了……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後,媽媽作為一名有著26年呼吸科臨床護理經驗的護士,主動請戰到疫情一線工作,把你和讀高二的哥哥都留給爸爸照顧,希望你長大後能理解媽媽。

媽媽是護士,在疫情肆虐的時候,媽媽必須站出來。舍小家為大家,一切以病人為中心,這是媽媽的使命和召喚!和你還有哥哥視頻的時候,哥哥說,媽媽加油,你是家裡的英雄;你說長大了也要像媽媽一樣當個白衣天使給爺爺奶奶看病打針針……我放下電話已是淚流滿面。2月14日就是你三周歲的生日了,媽媽不能為你親自點上蠟燭唱生日快樂歌了……

雖然這次任務比想像的嚴峻,形勢不容樂觀,病人多,工作量大,風險大,醫院所有的叔叔阿姨們一直處於超負荷運作狀態,幾乎每一個人都到達了極限。但請相信你的媽媽一定能克服困難,再苦再累也會儘自己最大的努力,不辜負醫院的囑託和家人的期盼,堅決打贏這場防疫戰。等疫情結束,春暖花開,我就飛奔去找你,我的小心肝!

2月8日

元宵節

今天是元宵佳節,醫院給一線醫護人員每人發了一碗熱氣騰騰的湯圓,心裡瞬間溫暖。以往都是全家人在一起吃湯圓,而今年卻是在醫院吃的。湯圓象徵著團團圓圓,在這個特殊的時候,我負責一線堅守,請你們替我團圓。真的希望疫情早點過去,希望每一個小家都能團圓。

今天隔離病房收治了一名6歲的小男孩,他的眼神中充滿了恐懼和無助,一個勁地哭著喊著要回家,要找媽媽……在這個寒冷的冬季,我厚厚的雙層外科手套有些冰冷,我不知道手心的溫度能不能傳遞給他,但我仍然一把緊緊抱住他,大聲告訴他:寶貝,別怕,阿姨在這裡保護你!

每天白天8點到16點的班是最忙碌的,忙著給病人打針,發藥,量體溫,吸氧,發飯,病人吃完了以後,我們還要按院感防控要求搞衛生收垃圾。

「護士長,我眼睛看不清,5床病人的針我打不到;36床血氣摸不到;41床病人好怕痛,不肯做咽試紙採樣……」同事的求助聲不時響起,我挨個把這些事做完。說不害怕是假話,但我告訴自己要堅強,沉著應戰。

帶著雙層手套,護目鏡,有時根本就看不清,只能靠摸。如果病人怕痛稍不留神動一下,針頭就很容易扎到自己,特別是給41床患者咽試紙採樣,病人比較緊張也很嬌弱,我輕扶著她的頭,當棉棒伸進她的鼻子的時候,她拚命對著我的臉咳嗽……此刻,我無心顧及其他,一心想著如何幫病人順利完成採樣,讓病人早日康復出院。

鄒美紅正在工作中

我真希望自己有分身術,一個班下來,已是汗濕幾身,鼻子眼睛臉都腫得不行,不能直視。下班回到住處和女兒視頻,女兒隔著螢幕用小嘴親我說:媽媽,我好想你,你快抱抱我……

寶貝,媽媽也好想你。

(本文原題為《給孩子記錄一些關於媽媽的故事》,來自《中國婦女報》2020年2月13日4版)

戰疫封面人物〡堅守防疫一線直到生命盡頭,徐輝:做到萬無一失!

專家:心理戰「疫」中,別忘了她們也需要關愛

有用!周邊疫情信息查詢工具來了,還有密切接觸者測量儀

來源/中國婦女報(ID:fnb198410)

作者/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記者 劉旭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G9MjQHABgx9BqZZIsSIp.html





















雷神山67天

2020-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