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懷疑這部高分台劇在開車,但是我沒有證據

2019-07-15   有部電影凌辰

最近,有不少小夥伴在後台留言,讓我聊下近期熱播的一部高分台劇。

據說它題材大膽、設定高能,擼起來還特別上頭,所以我禁不住好奇,抽空去感受了一下——《我們不能是朋友》。




這部劇目前更新過半,豆瓣上的評分維持在8.0,標記看過的人數超過兩萬。

從這些數據來看,可以說它有熱度、有好評,是部值得關注的高分作品。




但再一眼評論區,就會發現它的口碑兩極分化嚴重,給差評的網友也不在少數。




而很多人之所以對這部劇不滿,主要有兩大原因。

一方面是因為都9102年了,它還在玩「霸道總裁愛上我」這套陳年老梗——



男主角霸氣側漏的登場


劇中的男主褚克桓,是金融圈的王牌交易員,動動手指就有上千萬進帳。

在性格上,他也和大多數偶像劇中的霸道總裁如出一轍,既高貴冷艷又強勢毒舌,仿佛一張嘴就要教你做人。




比如劇集一開場,男主就在對著鏡頭分享「毒雞湯」——

他把談戀愛比作投資,認為有些人之所以選擇劈腿,不過是想要「分散投資風險」。







同時,他還認為證券交易的成敗在心態,諷刺那些掉了10塊錢都拚命撿的人,註定要當一輩子的窮光蛋。




但不巧的是,劇中的女主周惟惟,就是他瞧不起的這類「窮光蛋」。

女主是一家科技公司的項目經理,收入其實並不算差。

不過她為了攢錢,日子過得摳摳搜搜,一天三頓飯吃下來,花不到150塊新台幣(相當於33元人民幣)。






這是因為,女主和男友制定了「65歲退休計劃」。

在這個計劃里,兩人把這輩子的生活都安排得明明白白,不光買房結婚、生兒育女這些大事全要跟著計劃走,而且每年攢下多少存款,也有明確目標。




所以,她每天精打細算,能吃便當就不進餐廳,能坐公交就不打車。

別說弄掉十塊錢,就連一張打車發票,她也不敢亂丟。




可以說,男女主兩人從性格到三觀,都處在極端的對立面。

但是,當男主因為撿到女主的手帳而與她相識後,不光啪啪打臉愛上了這個「窮光蛋」,還為了撩妹一度PUA大神上身,在違法亂紀的邊緣來回踩線。




這部分情節也正是網友們口誅筆伐,指責它「三觀不正」的一大原因。




比如,在送還手帳時,明知女主是為表謝意才請喝咖啡,男主卻故意曲解,暗示女主是想和他發生關係;







遭到拒絕與警告後,他非但不收手,還變身跟蹤狂,陰魂不散地死纏爛打。

無論女主一個人在街邊KTV唱歌,還是與同事們聚會吃飯,走哪都能與男主「不期而遇」。




不僅如此,男主製造偶遇的騷操作,也是讓人看了分分鐘想報警——

比如,他知道女主和男友在四處看房,便故意把房產低價出售,等女主上門後,又是突然把她抱上窗台,嚇得她瘋狂尖叫,撲進懷裡;




又是一言不合就索吻,強行與女主「當盆友」。




還有一次更過分,男主利用人脈關係,把女主騙去了一個趴體。

然後又安排「開車遊戲」,強迫輸掉遊戲的女主陪自己共度一夜。

女主逃跑時慌不擇路,跑進了旁邊的字母圈房間,結果直接被男主銬在了床上……




估計不少人看到這裡,耳邊已經響起了《五十度灰》的BGM。

不過男主並沒有為所欲為,只是十分霸(裝)總(X)地告訴女主,自己不會強人所難……




其實看到這兒,我們不難發現,與其說這是部三觀不正的惡俗劇,不如說這是部把「霸道小言」套路玩得飛起的爽劇。

這也是一部分網友在看完之後打出高分的原因。




對於喜歡台灣偶像劇的觀眾來說,這部劇要顏值有顏值、要爆點有爆點,劇情節奏也很快,看得人心情舒暢。




而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負責戳爆少女心的男女主角,劇中的配角也很圈粉。

比如女主的閨蜜韓可菲,就被編劇設置成了一個「女版褚克桓」,在角色的三觀爭議上,巧妙實現了「男女平等」。




與傻白甜的女主相反,韓可菲作為一枚老司機,不僅撩遍業內小鮮肉,還動不動就上演飆車現場。





最近走紅社交網絡的那個「買可樂」梗,就出自她的票圈金句——





在劇中,韓可菲與男主的下屬顏百洋,既是炮友又是一對冤家情侶。

這兩人的愛情線,仿佛拿錯男女劇本——

男方本著「我要負責任」的態度,上車前總忍不住告白求交往;




而女方在一開始卻只想走腎不走心,對炮友的磨磨唧唧大為不滿,甚至當場翻臉,怪對方是「解嗨王」。




不過,這樣的設定之所以被觀眾認為是「拿反劇本」,在某種程度上也反映出了現實中,人們對於男女兩性在情感觀念上的刻板印象吧。




說到這裡也不得不提,這部《我們不能是朋友》雖為爽劇,但它同時也延續了台劇近年來關照現實的特點,在愛情偶像劇的外殼下,探討了當下年輕人的婚戀觀與擇偶觀。

表面看,劇中的男女主都在背叛伴侶,但劈腿的背後又各有各的隱情。




女主這邊,有個相戀三年的男友。

這個男友對自己的人生有非常完整的規劃,而志同道合的女友,就是他規劃中的一部分。

他每天給女主洗腦,讓她一塊節衣縮食、能省則省。

正因如此,女主才過上了開頭那種摳摳搜搜的日子。




而且兩人除了花錢之外,生活中很多項目都要「按計劃行事」,就連每周飆車時間,都有明確規定……




最讓人受不了的是,男友為了自己節省,喜歡占別人便宜。

比如去街邊小吃店吃飯時,他聽說店內提供免費的蛤蜊湯,硬是一點點撈走了湯里所有的蛤蜊,讓女友羞愧得當場就想遁走。




而他當初之所以會追求女主,也是因為第一次約會時,女主提出了AA制。

他覺得這樣很好,兩個人相處就不應該「占對方便宜」,但卻絲毫沒有意識到,捆綁女主一塊完成自己的人生夢想,又何嘗不是一種占便宜的行為呢?





而男主這邊,也有個相戀十年的女友。

這個女友是典型的控制狂人設,不僅常年以「褚太」自居,對男主事無巨細都要干涉,甚至還買通同事來監視他的一舉一動。




最讓男主崩潰的是,女友做任何決定都會以「為你好」為名義,無論是賣掉男主的房子,還是打掉他的孩子。






可以說,男女主角的情感生活都是表面完好無缺,實則岌岌可危。

所以在兩人互生好感之後,也會不可避免地面臨是要維護現狀還是趕緊分手、及時止損的問題。

而說到這樣的「婚前劈腿」題材,咱們前不久才聊過幾部類似的作品——

比如講述女主放棄富二代男友,愛上藥劑師+單親爸爸的韓劇《春夜》;




比如講述准人妻出軌15歲小鮮肉,並重新找回人生選擇權的日劇《戀之運》。




這類看起來「三觀不正」的作品,之所以能贏得觀眾的認可,就是因為它們將多面的人性和複雜的社會如實展現,用這種方式去探討道德、婚姻、兩性與社會的現實問題,引發觀眾自身的思考。




更重要的是,在如今離婚率不斷攀升的現狀下,這些作品能夠引發共鳴,也反映出了當下年輕人對於婚姻擇偶的審慎態度。

正如每年高考後都必將迎來離婚潮,我們都知道婚姻大事並非兒戲,因為它不光牽扯到兩個家庭的幸福和諧,更影響到下一代孩子的成長健康。




因此,儘管催婚現象十分普遍,我們在選擇伴侶時也必須從心出發。勉強自己、得過且過的逃避態度並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把矛盾越埋越深,最後委屈自己也傷害到身邊的人。

只有在確認願與對方共度一生的前提下走入婚姻,才是真正對自己負責、也對家庭和社會負責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