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以來,楊峪河鎮任家村依託當地有利的自然資源優勢,在村上建起了1600畝的良種核桃園,青皮核桃年產量可達1200噸左右。如今,核桃產業已經成為任家村群眾脫貧致富的支柱產業。
近日,記者在楊峪河鎮任家村的核桃產業基地里採訪時看到,雖然核桃採摘已經接近尾聲,但加工廠區里的脫皮機依然在忙碌的進行著作業,一袋袋青皮核桃被倒進脫皮機後,不一會兒就退掉了青色的「外衣」,一顆顆脫了皮的核桃被裝進袋子裡,等待著銷售。
核桃加工廠負責人 秦吉華:這是咱們合作社買的核桃脫皮機,大約就是10分鐘能脫一槽子,一槽子大約就是800斤左右,一小時至少能脫四槽子,一天下來能脫個10噸左右。
近年來,隨著任家村核桃規模的不斷擴大,傳統的手工剝皮技術已經無法滿足生產需求,機械化加工便應運而生,脫皮機的投入使用極大地提高了任家村核桃的加工效率。
核桃加工廠負責人 秦吉華:這個脫皮機的效率是特別高的,由於機械化的採用,大大的節省了人們的勞動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了群眾的收入。
據了解,脫貧攻堅以來,任家村依託當地有利的自然資源優勢,在村上大力發展核桃產業。為進一步提高核桃產量,減少病蟲害現象。村上還組織成立了核桃科管隊,定期對核桃樹進行科管維護。同時,還積極聯繫市區林業部門組織的核桃病蟲害防治專業隊,開展核桃病蟲害防治作業。今年,全村青皮核桃產量已經達到1200噸左右,村上30多戶群眾依靠核桃產業實現增收致富。
任家村村委會主任 王建行:我們任家村核桃園總共有1600多畝,也是我們任家村的主導產業,也是群眾脫貧致富的支柱產業,園區通過土地流傳等形式發展核桃產業,園區通過土地流傳了900多畝,帶動了30多戶群眾在園區進行務工,其中貧困戶16人,每人每年在園區的務工收入能達到五六千元,群眾土地流轉每人每年能收入1200元,群眾可通過核桃產業每年收入達到六七千元,核桃產業確實對我村的脫貧攻堅起到了支撐作用。(商州區廣播電視台 張 琨)
責任編輯:薛冰 編審:劉勇鴻
商州區廣播電視台
投稿郵箱:shangzhoutv@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