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顆「雞心」被科學家割下,養在無菌玻璃瓶里,16年來不斷增大

2019-12-18     河北好書

1913年,有一天,在紐約,在那一所煤油大王洛氏基金所興建的研究院裡,有一位戴著白金眼鏡的生理學者,葛禮博士,手裡拿著一把消毒過的解剖刀,將活活的一隻童雞的心取出。他用輕快的手術,割下一小塊鮮紅的心肌肉,投入豐美的滋養汁中,放在一個明凈的玻璃杯裡面。

葛禮博士立刻下了一道緊急戒嚴令,長期不許細菌飛進去搗亂,並且從那天起,時時灌入新鮮的滋養汁,不使那塊心肌肉的細胞有一刻餓。

自那天起,那小小一塊肉胚,過了24個鐘頭,就長大了一倍,一直活了很多年。

1929年,我在紐約城,參觀洛氏研究院,也曾親見過這活寶貝,那時候已經活了16年了,仍在繼續增長。

本來,在雞身內的心肉,只活到一年,就不再長大了。而且,雞蛋一成了雞形,那心肉細胞的分身率,就開始退減了。而今這個養在雞身以外的心肉細胞,竟然已超過了死亡的境界,而達到永生之域了。至少,在人工培養之中,還沒有接到它停止分身的消息啊!

葛禮博士這個驚人的實驗證實了細胞的偉大。

小編說:上面這些文字,是中國著名科學家、科普作家和社會活動家高士其(1905年-1988年)寫下的。青年時期,高士其在芝加哥大學醫學研究院攻讀細菌學,一次在研究腦炎病毒的過程中,瓶子破裂,高士其不幸被病毒感染了,從此留下了終生不治的殘疾,後來全身癱瘓。

高士其

即便是這樣,在半個世紀的時間裡,高士其仍然寫下了數百萬字的科學小品、科學童話故事和多種形式的科普文章。高士其作為科學與智慧的象徵,曾被億萬青少年親切地稱為「高士其爺爺」。

文/摘編自《細菌世界歷險記》(高士其 著 花山文藝出版社出版)

編輯/賈立芳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G7twH28BMH2_cNUglRWB.html